青少年金融安全护航月 | 开学季,请收好这份校园防诈骗攻略

汽车   2024-08-30 17:01   北京  

青少年金融安全

护航月

[ 秋风送爽 权益护航 ]



前言:

学校是个小社会。当单纯的大学生,遇到狡猾的骗子,如何凭借一双慧眼,识破骗局呢?我们一一道来。



一、校园诈骗常见类型

及主要手段




1.注销“校园贷”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谎称学生开通过“校园贷”,接着以不符合当前政策为由,要求注销“校园贷”,骗取学生信任。最终诱骗学生在正规网贷网站贷款后转至其账户,从而骗取钱财。



2.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 


犯罪分子在社交平台发布买卖游戏装备、游戏账号的广告信息。诱导学生在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以“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等名义支付各种费用。当学生支付大额费用后,再联系对方时,发现自己已被拉黑。



3.虚假购物诈骗


犯罪分子在微信群、朋友圈、网络购物交易平台上发布低价出售物品的信息。当学生发现低价销售的物品,与其沟通聊天时,对方会要求学生添加QQ、微信私下转款、扫码交易。犯罪分子会先让学生转款但不发货,还会编造收取运费、货物被扣要交罚款、收取定金优先发货等理由,一步步诱骗学生转账汇款,随后将学生拉黑。



4.冒充老师借钱诈骗


犯罪分子借用深受学生敬仰的老师的名义,打来电话或使用微信,借口需要垫支经费,骗取学生钱财。



5.提供考题诈骗


犯罪分子针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拨打电话,称能提供考题和答案,不少考生急于求成,事先将好处费的首付款转入指定账户,后发现被骗。



6.办理信用卡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的广告,部分学生急需消费而有办理信用卡的需要,一旦学生与其联系,犯罪分子则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学生连续转款。



7.微信发布虚假爱心传递诈骗


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贫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引起善良网民转发,帖子内留的联系方式打过去不是收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



8.大学生兼职诈骗


很多大学生勤工俭学寻求兼职,但是有的网站或中介机构利用了这一点,骗大学生交押金、介绍费等,或者让大学生莫名其妙地注册到借款网站上。这种偷梁换柱的操作,让很多大学生都中招了。要注意,在找兼职过程中,如果遇到对方要求自己先交费用,一定要立刻拒绝,这种通常都是诈骗。



9.“代理退保”诈骗


近年来,“代理退保”现象呈现出高发趋势,从零散代理逐步转向公司化运作,地区范围日渐扩大。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平台、短信等方式发布“可办理全额退保”的信息,怂恿、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全额退保”并以此收取高额手续费,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一是诈骗话术具有诱惑性,假冒保险机构客服,以“产品升级”“赠送保障”等为由诱骗客户退保,并从客户处收取高额退保服务费;二是一些恶意代理投诉,从收取客户定金转为有偿邀约,表面通过利益诱惑教唆客户提交个人信息“维权”,实际将客户信息用于非法用途;三是打着为客户“修复征信”的幌子,收取高额佣金或发展“修复征信”下线,收取加盟费,实则进行诈骗。甚至有代理直接控制客户手机号、银行卡,阻断客户和银行机构或保险公司的联系,切断消费者正常维权通道。



二、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案例:借款8万元,还了14万元后,还欠100万元


云南某大学生小梅3年前先后从60多个网贷平台上共借款8万元后导致债台高筑,拼命连本带息还款14万余元后,至今还欠下近100万元巨债。债台高筑的小梅无法按期偿还近100万元的巨债,平台便对其手机内存储的所有联系电话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拨打,搞得她的亲戚好友叫苦不迭。类似于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那么我们该如何远离这样的非法金融活动呢?


一是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管住手,不要买买买。网购很便利,但消费要适度,要知道心疼父母的血汗钱,合理安排生活支出,不要超前消费或者过度消费,不要在吃穿用度上盲目攀比。要学会自律,才能拥有更幸福的人生。


二是借款找正规金融机构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经营场所悬挂金融许可证,正规的金融机构会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联系方式,同时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可登录当地工商部门网站确认机构注册情况。如果有陌生人打电话问你需不需要贷款,建议直接挂断。如果有借款需求,可去银行网点咨询、通过手机银行APP申请或拨打客服热线咨询。


三是通过办理助学贷款减轻经济负担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所在高校向银行申请办理助学贷款,这类贷款利率低、期限长,用于支付学费、住宿费和就读期间的基本生活费。


四是看好个人信息

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护好个人及家庭的信息不外泄,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借给他人使用,不将手机收到的动态验证码等信息告知他人。


五是珍惜信用

要养成好的信用习惯,维护好个人信用记录,按时足额还款,不恶意透支信用卡,不“以卡养卡”。如不按时归还借款,将影响个人征信,为今后的生活带来困扰。


六是发生问题理性维权

如果不幸遭遇了不良“校园贷”,落入高利贷圈套,一定要保持理智,寻求正确的救济渠道,不要“以贷养贷”,更不要采取极端的解决方式。要积极保留证据,保持与家长和学校的密切沟通,主动向公安、司法机关寻求帮助,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成长的脚步,不应被“青春债”绊倒。




华泰财产保险
华泰财险订阅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