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东非为代表的“一带一路”沿线俨然成为了中国储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方向。然而,随着海外市场的深入拓展,企业们所遭遇的诸多问题与困境随之暴露。
近期一份题为《新能源企业“出海”系列之驶向中东》的报告更是直指当前中企从扬帆出海到落地生根还存在目的地选择不明确、海外投资进入模式选择困难、行动计划时间节点把控不到位、落地运营缺乏协同打通、供应链规划缺乏全局视角、合规风险愈发复杂和多样化、数字化管理风险告警不及时等诸多挑战。
穿透中东市场“土豪”与“奢华”的标签,中国储能企业海外投资现状究竟如何呢?一位行业从业者心酸地描述:“很多项目都是带‘血’的合同”。
《风暴眼》在当地的调研揭示,生意场上的“阿拉伯男子”并非是社交网络中广为流传的“有钱有闲”——挥一挥手数十亿美元的订单眼睛眨也不眨就签下。相反,真正的有钱人更善于“精打细算”。
比如,作为2030愿景目标实现的核心——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虽然掌握在以王储萨勒曼为首的王室手上,但运作实行的是职业经理人模式,这些职业经理人,大多接受西方教育,对法律、经济、贸易等非常精通。
沙特的光伏项目通常涉及大量的竞争性投标和谈判。中国储能企业在参与这些项目时,往往需要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竞争。
一次项目合同的签订,背后往往是漫长的拉锯战,鏖战现场也会充斥双方足够激烈的争执,字斟句酌更是必不可少。更有甚者,在拟定合同细节时,当地投资方往往不会给中方企业足够的时间斟酌细节。对方会迫使中国企业在4个小时内迅速看完300多页的合同条款,给出批注版的答复。显然使得中国企业在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难以争取到有利的合同条款。
图源:国际能源网
此外,据被访者爆料,有一次好不容易谈下了十几亿美元的合同,但是疫情期间项目放缓,影响正常交付节奏,沙特作为甲方却没有一点回旋,一直拖着尾款不支付。当时项目已经处于收尾阶段,撤出来了一万多人,还剩一两千人在现场施工。这一两千人的机票、防疫成本翻了数倍。
“现在的中东,早已不是小玩家的乐园。”这是《风暴眼》团队调研的得出的结论之一。
从国内“卷”到国外,显然也是一众储能企业的可悲现状。早前数据显示,出海巨头阳光电源的储能业务毛利率可以高达37.47%,与之相比,以国内大储业务为主的海博思创,2023年储能业务毛利率是20.02%。
然而到了2024年底,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储能企业进入中东市场,同行竞争日益激烈。海外市场也变得“精明”了。中东项目中标不再容易,与国内的困境相同:一个项目,大家都能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一些企业不得不采取低价策略进行竞争,这就导致了投资方话语权的增大,压价导致的利润下滑变得再正常不过。
而这不过是中企出海的代价与困境之一。
一、信息获取有限,投资风险加剧
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其他领域一样,储能企业在获取境外投资信息方面也存在局限性。尽管越来越多的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经验式的投资报告,但这些报告往往难以全面覆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政策变化以及市场风险等关键信息。
中东地区的政治局势一直较为动荡,存在较高的政治风险。这使得中国储能企业在进入这些国家时需要谨慎考虑政治因素的影响。例如,在伊朗和叙利亚等国家,由于政治局势紧张,中国储能企业的投资可能会受到政府的限制或干扰。此外,中东地区的恐怖主义威胁也使得中国储能企业的员工和财产安全面临较大风险。
《文化纵横》的调研数据显示,从考察内容看,多数中资企业以考察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为主,东道国政治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和人文风险等内容很少涉及。从考察时长上看,中资企业投资考察时间最大值为3年,最小值仅为1天。这为企业投资风险扩大化埋下隐患。
二、融资阻力大,资金成本高
三、基础设施不完备,运营成本高
对于储能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在当地设厂不能仅仅设一个厂,这样创造的就业岗位不够多,要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纯粹”的组装业务不能满足当地的胃口,成为东南亚式的“代工厂”根本不在列为石油大亨的考虑范围内。
然而现实境况是当地的基础设施往往会给出海储能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诸多不便。例如中东本土水、电紧缺的问题严峻异常,且由于中东地区多沙漠,气候条件恶劣,储能企业往往在选址和建设过程中就面临着诸多挑战,对于当地储能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来说,同样也是不小的挑战。
调研数据显示,大部分中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都曾受到东道国基础设施供应不足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在接受访问的前一年,除遭遇停水的次数较少之外,大部分中资企业都曾遇到过大规模停电、停网。
四、文化冲突与沟通障碍
显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存在着显著差异,对于宗教信仰普遍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与以无神论者为主要群体的中国来说,这种差异尤为巨大。
语言与文化障碍,很有可能会导致中国储能企业在与当地员工、合作伙伴和政府部门沟通时产生误解和冲突,进一步对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尤其驻外的中企工作人员,管理层往往都是擅长小语种或英文极好的年轻面孔,很可能对当地文化和习俗缺乏认知,从而导致与当地政府部门谈判合作时,处处“碰钉子”。
五、政策法规风险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储能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或者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可能限制中国储能企业的进入和发展。
此外,东道国政府的政策调整和监管要求也可能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一些国家可能突然调整税收政策、环保标准或劳动法规定等,导致企业成本增加或面临法律纠纷。
据调研,中资企业向东道国相关政府部门申请获得电力、用水、网络的过程极为漫长,受访中资企业需平均花费两至三个月的时间才能获批用电、用水和用网的许可,甚至有中资企业为缩短办理周期而付出额外的经济成本。
中资企业还需应对当地政府部门频繁的走访。OCEES数据显示,有五成的中资企业每年需要经历1次包括税务机构在内的当地政府部门的走访,有三成左右的中资企业一年内经历了多次当地政府部门的走访,甚至有少部分企业一年内经历多达12次的走访。
添加作者 交流探讨
1. 文化纵横 | https://mp.weixin.qq.com/s/HqqS4unmpwh7UiAXIrfDuw
2. 中国工业报 | https://mp.weixin.qq.com/s/4ojC2jwezmxWejNHuuFjpg
3. 启阳路4号 | https://mp.weixin.qq.com/s/L5E6-_duNnmSNa_Ox8HlKw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12月19日【山西太原工商业光储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