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母机大脑:沈阳机床智能数控系统i5,落日余晖。。

科技   2024-10-11 12:26   广东  


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由原沈阳第一机床厂、中捷友谊厂、沈阳第三机床厂共同发起成立。公司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和发展的机床骨干企业,于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0410),是中国机床行业早期上市公司之一。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台车床、钻床、镗床、国产数控机床都诞生在这里。

公司于2019年加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从“地方队”变为“国家队”。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基于国家战略需要和自身发展基础,把做强做优机床产业放在集团发展战略的首位,扛起振兴我国机床产业的大旗。



自己的机床,展会都不展示自己的系统,开多么大的玩笑!

2007年,沈阳机床关锡友找到当年同济大学的校友朱志浩教授(一直主攻运动控制技术研究),研发自主数控系统

2012,横空出世自主知识产权的“飞阳”智能数控系统i5(5年研发已耗资11.5亿元)。

国人很期待沈阳系统,出来后,一团糟。本来,沈阳机床要是吸收华中科技大学的力量也不至于那么结果,工科来不得半点虚假。

三年理论,三年系统开发,三年硬件,才能进入软件系统。没有弱电基础和系统基础,开发软件就是一个玩具。

我们好好思考沈阳机床厂为什么会倒闭,就是吃了别人下的迷魂汤。没有高度,就会少思考很多。没有广度,又会少看到很多。再没有深度,就会少发现很多。没有了高度广度深度,就没有了延展性。这个就会少做到很多。沈阳机床厂,就是在没有高度的时候,考虑广度的事情。在没有深度的话,做了缺少广度的事情。中国虽大,同台竞争的对手是整个欧美技术群。当时,只考虑战术性的问题,没考虑战略性的问题。不懂得进退取舍。如果沈阳机床厂,一开始考虑多工位机床,现在的结果就不一样了。从技术突破的角度考虑,就是不知道把量交给谁,质交给谁。从技术布局的角度考虑,就是不知道怎么把技术分解开进行突破提升。本质上就是沈阳机床厂技术分解的模式分错了。没想过怎么以软促硬,以硬促软。

沈阳机床i5系统本来可以做得很好。就是因为各种问题,不得不不断降低系统的理论高度,来适应硬件的拉跨。不同的加工方向,代表不同的机床硬件组合方案。国内那种认为一台机床通打一切零件的观念,早就过时了。千万不要妄图以一种零件适配所有机床,这是仙侠,不是武侠。国内就是,这个轴承,可以用在这类机床上,也能用到其他机床上。这是错误的。通用零件往往代表通用水平,不代表专业水平。事实上,不管机床零件还是产品零件,一旦超过某种尺寸大小,必然需要某种尺寸精度。链条太封闭,会造成技术腐败。沈阳就是这么垮的!太多问题,没人解决!

一开始精雕也是用的沈阳那种模式。后来就改了。直接直招毕业生,亲自培养,传带有序。也就十年,就形成良性循环了。这种模式有点日本的样子,但是要比日本更加灵活。。

东北的工业结构也是沈阳破产的一个诱因,i5也就失去了资金扶持,开发终止。。。

有些事,没办法,国内后发劣势很明显。唯一的优势,就是成本低和损耗相对少一些。

沈阳机床“飞阳”智能数控系统i5,现如今你去展会,都看不到,联动展示,样册都可能看不到。。

i5系统,从只闻其声却不能谋面,硬生生把自己塑造成风清扬式人物的做事风格。I5总是那么几个人一直吹捧,或许他真的牛逼,但是我现在还没有看到,至少我随便搜索一下发那科还是大把的。

想要评价沈阳机床智能数控系统i5,无论军工还是民企,很少见到沈阳机床配置自主的I5系统,较多的是配置日本的发那科系统。一个好的系统在车间里需要经过实际产品加工以及工人实际操作个几年才行,最后加工成品会说明一切,稳定性及好坏一切自有分晓。光在办公室听汇报,拿着说明书看参数然后就评价机床这么复杂的行业是不对的。造出来不代表能用,能用不代表能用好,能用好不代表能长期用好。

沈阳机床厂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企业的管理不达标。人才陈旧,系统知识成就,管理陈旧,不然不可能I5做成这个样子。本身可以把数控系统和硬件,高度适配,也可以拆分售卖。

国内有一些伪专家,一群流氓不停制造谎言的过程就是软件开发。实际上在国内高管眼里只有研发人员,在公司里面算人,其余不算(话虽难听,但却是实情)。这就是中国硬件不行的问题。智能化必然会失控。因为软件世界就是一个谎言的世界。基础不牢,让一个便宜去看世界必然是虚无的。硬件一开始的开发,软件二进制从属于硬件数学逻辑。如果这个逻辑推理有问题,那么这个软件驱动就有问题。现在不一样了。软件独立于硬件开发。软件用无数的谎言来支撑一个真理。然后用这个真理来驱动硬件。这就是现在硬件无序扩张的根本原因,智能就是虚伪的概念。沈阳机床厂的失败就在这里!

硬件逻辑有缺陷,只能撇开硬件搞软件。凡是硬件逻辑很严谨的,开发软件都是很厉害的。看看北京精雕和大连科德,发展势头很好。

沈阳机床没有做大做强有一半就是因为数控系统的缺失造成的,北京精雕本来十年前就能突出来,也是因为软件系统的匹配问题。

十年前,本来中国没有这么大的差距。问题就在于国内软件,系统,芯片,数控系统的全方位缺失,造成的一个死循环。没有国产软件,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就不能形成行业整合能力。没有数控系统和软件就不能拉动硬件制造和升级。没有cae软件,国内的材料开发就受制于人。整体的机床业萎缩有进一步挖空芯片的制造业,芯片搞不出来,还谈什么系统。再加上一帮行政官僚与学术官僚形成互不干涉的默契。这种隐患不断积累。要不是美国无法独立完成智能化,说不定中美贸易战永远不会这么剧烈。

别跟我谈钱。有技术技术强,到哪都能赚到钱。国内填鸭式投资正是一种唯资本论调的体现。很多行业不是洒洒水就能长起来的。这恰恰说明这些领导层战略性的盲区很大。

什么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论点,只是一种语言运用。根本就是在隔靴搔痒。

三瓜两枣的功能,跟不上用户的实际需求。软件栓不住用户的!中国人很实际的!懂得及时止损!别说软件硬件,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栓得住中国用户!死猪不怕开水烫。几十年改开,磨炼了中国用户,中国用户发现,并没有什么值得驻足的地方。欧美的机床限制,恰恰促使中国用户,更肯定了一点。这个世界没什么值得中国用户停留驻足的东西。一群只会在ppt上商业互吹的,更不可能值得中国用户的关注。不是中国缺乏诚信,而是这个世界缺乏诚信。

山涧果子
累了,伏于纸上,只为更好地休息。我也不解,凭啥要将手掌很疼告诉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