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 · 关注|“免签朋友圈”再扩容 中国“开放名片”更亮丽
时事
时事
2024-12-21 21:29
湖北
外国游客来中国“玩不够”怎么办?本周,中国用出台“China Travel”新政策回答了这个问题!随着中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开始深入探索体验真实、美丽的中国。“免签朋友圈”的持续扩容,展示了中国拥抱世界、开放包容的姿态,更预示着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大门一定会越开越大。就相关话题,《长江新闻号》连线了特约评论员刘杨。
长江新闻号:从去年7月起,中方就开始持续优化过境免签政策,不断扩大免签范围。那么,与前几轮调整相比,这次的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有哪些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刘杨:从直观感受来讲,这次免签政策和前几次调整相比,最大的相同点就是过境停留时间进一步延长,出入的口岸和停留活动的区域继续扩展。我们政策优化的方向和重点都保持了延续性和一致性。不过,这次调整也有和先前明显不一样的特色,那就是政策覆盖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一些中东部开放水平和基础较好的省市地区,这次还增加了一些经济发展潜力和旅游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另外我们看到这次新政里强调了跨区域通行的逐步开放,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外国人来华既免去了签证的程序,来中国也可以去更多的地方、办更多的事,体验更多的中国特色,来华“深度游”也更方便、更实际了。配套政策的优化同样非常重要。像一些首次来华的外国人可能会担心,尽管中国的移动支付这么普及,境外货币会不会遇到不方便支付的问题。目前我们的一些移动支付app平台已经开始支持境外银行卡和电子钱包的绑定了。同时,我们的文旅部门,包括涉外接待机构,以及一些网络运营平台,也伴随着过境免签政策的调整,同步进行多语言服务的优化。从这一点意义上来讲,这次过境免签政策的调整是一套更大范围、更宽区域、更深层次的“组合拳”,我认为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咱们国家这些年来,优化外国人来华政策的一个“大招”了。长江新闻号:得益于众多利好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对来华旅游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China Travel”“周五下班去中国”在国外社交媒体上更是持续火热。对于这样的现象您有何观察?刘杨:主持人提到的“兴趣”这个词非常重要。其实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民众对于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是非常好奇的,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向往的。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受到地理空间、交通方式,包括政策条令甚至舆论导向的限制,“中国游”一直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但是最近这些年我们看到,伴随着我们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不断拓展和深化,特别是我们今天讨论到的免签政策的大幅度调整优化,外国游客对“China Travel”热度的追捧,是完全可以马上就转换为落地成行的。这个背后彰显的是中国面向世界时,我们开放的决心、接纳的姿态和施政的睿智。第二点,主持人刚才也提到了“热”。之所以“中国游”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蔚然成风,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China Travel”,看到了一个和以往认知完全不一样的中国。我们常说“眼见为实”,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地区的民众,对中国的认知是长期受到一些对华不友好政府和媒体的误导的。毫无疑问,这种亲身旅行体验带来的巨大认知反差,完全值得这些来华外国游客们口碑相传,去告诉世界上更多的人这是一个怎样真实的中国。长江新闻号:过境免签政策吸引力和含金量的进一步提升,彰显出的其实是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这能够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注入怎样的新机遇和新动力?刘杨: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自己首先展现自信的开放姿态。我们用行动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它的推动效应是体现在两个方向上的。首先,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扩大自主、单边的开放,必然会促进我们国家文旅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和国家的软实力。中外人员交流往来更加频繁和密集,也会同时激励我们的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响应能力的同步提升。另一方面,持续地扩大开放,也必然有利于推动国际人文交流水平,拓展和改善全球贸易投资伙伴关系。这种不断完善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机制,也会吸引更多外贸投资和交流合作,从而给更多的国家带来合作共赢的发展机会。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既要用好全球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又要推动世界共同发展;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想这正是以中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去开辟全球合作共赢的新境界。湖北卫视《长江新闻号》!
编审 梁延 解炜 张六超
责编 王沁梓
剪辑 吕世通 黎梦莹
制作 吴天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