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休学躺平,三位妈妈的三个状态解析

文摘   育儿   2024-07-31 20:00   上海  

△关注公众号,打造一个让人长出来的地方

作者:郑 寰;排版:兔 子


郑寰老师说:

我经常收到一些家长的提问,透过家长的描述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长内在状态的不同,这也反映了家庭和孩子所处的阶段:



 第一位妈妈:已经开窍了



这位妈妈讲述的时候,会用欣赏的语气讲孩子。她会说孩子一直以来都挺优秀的,提到孩子最近的表现,她会看到孩子很多做到的部分。比如:会一起出去吃饭了,会自己做菜了,会把衣服自己洗掉了,和以前相比有很多进步。

现在孩子做什么事情,妈妈不会像以前一样一直催促。所以结果是:孩子和她一路上有说有笑的,也和妈妈说,自己想回去学习。为什么这个孩子和妈妈的关系会有转变呢?因为妈妈学会了欣赏和跟随,学会了允许和放下。这是非常好的开始调整的状态。



第二位妈妈:对孩子全部都是负面评价


第二位妈妈来问我的时候,说了一堆孩子的问题。只看这个开场,我就觉得她自己应该是被困住了。比如“读书的时候不读书还能干嘛”,“努力不是马上有回报的,要一点点累计,这次没有,下次肯定会有的”。用讲道理来对待孩子的妈妈,通常是无力的妈妈,因为她没有办法,才会用“道理”。

她说:“读书是很苦,可每个人不都在经历吗?现在轻松了,以后怎么办 ?”我告诉她,上学不是学习的唯一路径,上学之外还有很多方法。我从来没有和孩子说过这样的话。

关于读书的话题,我会对孩子说:
第一,读书是很开心的事情,爸爸妈妈都是终生学习者。我们都很热爱学习;
第二,幸福不在未来,而在现在。如果今天都不能让自己开心幸福,不要提未来的幸福;
第三,不读书,还有很多路可以走,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可以。


妈妈说:“ 她从来没有长久地坚持过一样东西!”言语中透露着对孩子的失望,也有很多自己的无奈。孩子没有如自己所愿的去读书学习,又没有“长久坚持”地去做任何一件事,这些证据都印证着妈妈的想法,同时她又对此无能为力。

那要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第一:孩子的兴趣是会转移的,孩子会在探索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
第二:当妈妈很无力的时候,总是让孩子觉得没办法的时候,孩子也容易变得无力;
第三:当爸爸妈妈总是用“评价”的眼光,而非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时候,孩子又如何“坚持”自己所爱呢?

这个家庭的主要问题在于,妈妈自己没有活出来,自己是被困住的,于是用困住自己的牢笼去困住孩子,她不知道出了牢笼还能怎样生活。现在孩子要撞开妈妈的牢笼,妈妈解放孩子的同时也是在解放自己。很显然,这是一位没有活出自己的妈妈。


第一,没有活出自己的父母是压抑的父母。

没有活出自己的父母,遇到问题的时候主要的处理方式是压抑。他们小时候被要求“乖”,被要求“照顾他人的需要”。于是他们脑子里最多的是“应该、不应该”,而不是“我是否喜欢、我是否想要”。

当孩子“任性”地要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他们长久被压抑的部分会被扰动——不可以啊!不行啊!恐惧就会出来。父母从小自己不被允许做自己,都要照顾和迎合别人,一旦儿女开始做自己,照顾自己的感受的时候,内心就会出来很多不允许和不安。

第二,他们会用压抑自己的方式压抑孩子。

“学生一定要上学啊,初中毕业能做什么呢?”这位妈妈的语言透露出很多的无力感和没办法。有力量做自己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思考:孩子确实上学困难,那如果孩子不上学,还有别的方法学习吗?如果孩子义务教育都无法完成,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她学习和成长吗?

有力量的人,没有路就自己开路。缺乏力量的人,则会说“没办法没办法”。把无力感投射出来,是外界决定了这件事只能这样、没有其他办法,而不是我无力、我没有办法。妈妈跟我聊的时候投给我,养育孩子的时候则投射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变得无力,一代又一代重复的压抑。

第三,他们恐惧,没走过的路太危险。

从小只能照顾别人感受、无法活出真我的人,就会缺乏自我力量,因此也很难去探索更多的领域,只能局限在小小的安全领域里。无论是外在世界,还是自己的内在世界,很多地方他们都没去过,也不敢轻易尝试。

对这样的父母来说,没去过意味着陌生,陌生就觉得不安全,从而也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孩子一旦去做、去尝试,他们就会非常恐慌。越是没有自我探索过的人,越是局限;越是局限的人,越是恐惧;越是恐惧的人,越是控制。控制的背后是恐惧,是一个人对于自己人生的压抑。

当孩子“反抗”父母的时候,他要改变的不是你对待他的方式,是要改变你对待你自己的方式。



第三位妈妈:别人家都这样


第三位妈妈和我说的最多的是:“我们虽然有很多不允许,但是别人家也这样。”“虽然我们小时候打孩子,但是别人家也这样。”其实不允许和打孩子不是根本问题,根本问题在于你觉得“别人家也这样”。

我问妈妈:“别人家也这样是什么意思?”她说:“别人家也有这样的行为孩子都正常的,我家的就不行了?

我说:别人有这样的行为孩子正常,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健康、正常,有些也是生病了,但是没说;有些被搞得自我都没有了,憋着活一辈子。这不见得是好事。
第二种:虽然人家可能打孩子,跟孩子说不可以,但是内心的爱的能力是很强的。存得多,偶尔取一点没关系。


当妈妈一直说别人家也这样,就好像她这样做是没错的。其实打孩子几次,也不见得就会伤了母子感情。在亲子关系中,有些事情拒绝,也不会让孩子就觉得你不爱他。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当父母不会反思,也无法承认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就会让孩子感到很绝望。

有反思能力的妈妈,她能听到孩子说的话,听到孩子的反馈,会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确实这些地方让对方难受了,怎么做对方会舒服一些。而不是说:别人都这样,别人怎么没事,怎么就你有事?你不在精神科的门诊里,你又怎么真的知道别人家没事呢?

孩子的幸福程度和父母的反思能力成正比。父母不反思,孩子就会很绝望。反而和你拒绝与否,打不打孩子关系不大!



三位妈妈谁恢复得快?


三位妈妈的状态不同,决定了三个孩子恢复活力、恢复健康的速度。那么第二位妈妈和第三位妈妈,哪个更难一些?从我的经验来说,第三位更难一些。第二位用的主要是压抑,但是第三位用的是否认。她说“别人都这样”,意味着她根本还没看到自己的养育存在问题。

压抑是“我不能要,我想要是得不到的,我要照顾别人”,虽然很无力,但是她对自己、对孩子发出的需求和渴望能够感受得到;否认是“我没问题啊”,换言之,你有这样那样的需求是有问题的,我是没有问题的。相比之下,谁离改变近一点,很明显。

但是也不一定,人是很神奇的,有一些看上去挺难的,进步起来非常快也是有的。有些情况看上去不难,但真正突破起来,却要经历很长时间。内在的成长与改变,似乎没有一个既定的速度,而在于“事在人为”!

加入青少年公益群


孩子们在10-20岁的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发展自我、认识自己的阶段,也面临很多挑战。叶敏捷医生和我们都希望给到这个阶段的家长一些支持和陪伴。具体的形式,我们预计希望逐步地把大家比较焦虑的问题、常见的问题帮助大家整理清楚,也给到大家一个可以一起成长、讨论的健康的群环境。

扫码加入“育己公益群:青春期安全绽放”(10-20岁)
👉入群联系:郑寰(微信zhenghuanyuji
👉群内常驻老师:郑寰、李倩
👉进群福利:
①群内日常讨论、回应
②每两周一次郑寰老师带领线上聚会(腾讯会议)
③叶院针对常见问题的答疑录制分享

叶敏捷心理
温州医科大学儿童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叶敏捷主任医师团队和您聊聊靠谱的心理健康!主攻:母婴关系咨询;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问题、厌学、拒学、茧居、网瘾、情绪障碍及自杀、自伤行为;亲子关系及家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个别与团体心理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