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新宠!

时事   2024-07-16 18:42   河南  
各位,我是太守。
那些杀不死特朗普的,都让特朗普变得更强!
13号的枪击事件没有击倒特朗普,反而让他直接站了起来。原本和拜登五五开的局面在枪击事件之后彻底扭转。民众对特朗普的支持率就像吃了春药,一飞冲天。有调查显示,特朗普的胜率高达70%,而对手老拜登的胜率则勉强维持在18%。
共和党人又惊又喜。惊的是子弹再差一丢丢就要红事变白事,喜的是七旬老汉一战封神,大胜在望。
所以,7月15日,在美国共和党人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布:
正式提名特朗普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参加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
果然,特朗普,你的福气在后头。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封神的特朗普也要选出自己的“鸡犬”。
在被确定为共和党候选人同时,特朗普高调宣布确定自己的竞选搭档,新宠:
詹姆斯·戴维·万斯(J.D.Vance)。
他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洋洋洒洒写了一二百字:
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并考虑了诸多其他才华横溢的候选人后,他已经决定最适合接任美国副总统职位的是俄亥俄州参议员万斯。
特朗普的这一决定还是震惊了许多人。
因为在外界看来,能够当特朗普搭档的人或许有很多,比如老成持重的卢比奥和深谋定国的伯格姆。再不济也可以考虑代表少数族裔的蒂姆·斯科特,还有被称为“忠诚副手”的彭斯。
唯独没有人想到会是万斯。
因为就在几年前,这个万斯还是特朗普“最强硬的敌人”,他几乎反对特朗普在重大事务中的一切方案和措施,甚至公开怒斥特朗普是一个虚伪的骗子。
但后来这个年轻人很快又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他变成了特朗普“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理念的坚定支持者和核心继承者。
这一点从他们竞争对手的评价里可以得到铁一般的证据。
当特朗普宣布万斯作为竞选搭档的时候,拜登竞选阵营第一时间跳出来炮轰万斯:
“在许多问题上,万斯是特朗普的克隆人,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有鉴于是,外界笃定将万斯称为:
特朗普的门徒!
为什么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万斯最终会脱颖而出被特朗普选中?
我们可以简略熟悉一下他的过往素描,或许能找到蛛丝马迹。
这个美国政坛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出生在俄核俄州的一个小城市,并在那里度过了并不愉快的童年时光,直到被他妈妈第三任丈夫领养才算稳定下来。
成年后的万斯选择了参军,并且代表美利坚在伊拉克进行了英勇的战斗。
退伍后又在俄核俄州立大学读书拿到政治学学士学位,随后进入耶鲁法学院攻读法律,并在2013年拿到法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文武双全的万斯选择进入了法律行业工作,但注定不是池中物的他决定跳出舒适区,转入到挑战更大的商业领域打拼,并积累了丰富的金融和科技经验。
从苦难童年到耶鲁毕业生再到商界金领,万斯从基层走来的经历让他对美国底层的工人阶级充满了朴素的同情。
2016年他写了一本书,名叫《乡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在这本书中,他深信经济民粹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重要性;坚决支持工人阶级,批评导致工作外包和工业美国衰退的经济政策;特别关注鸦片类药物危机,并将其归因于企业贪婪和政府失职。这些观点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了所谓的“国家保守主义”或“后自由主义”思想。
而他也凭借书中对底层民众的共情描述深深打动了底层黔首们的心。2022年,他被民众拥簇选为俄核俄州联邦参议员,正式步入美国政坛。
这样看,万斯的经历就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他被美国工人阶级选出来,又代表了生活每况愈下的美国工人阶级。
这一点是大资本家特朗普本身并不具备的背景优势。而选择万斯做搭档弥补劣势,说明特朗普特别想拿到美国中西部工人阶级选民的支持,赢下来密歇根、俄亥俄、宾夕法尼亚、威斯康辛等以白人、工人阶级为主的摇摆州。
当然,除此之外特朗普还透露了3点欣赏并选择万斯当搭档的原因:
长得帅,能上镜!
口才好,擅辩论!
高尔夫打得不赖!
当然,现在一切都才刚刚开始,最后谁会笑着入主白宫尚需数月才能尘埃落定。
但这个平步青云一飞冲天的年轻人万斯已经成功引起了世界注意,很多人已经开始预测他将成为2028年的总统候选人热门人选。
远的姑且不多说,至少从现在的情势来看,特朗普确实已经把MAGA接班人的“衣钵”递到了他手里。
但需要顺便说几句的是,万斯的上台并不见得对中国是件好事。
他视中国为美国最大的威胁,认为美国应该集中精力对付中国,而不是无所事事全球范围到处灭火。
他认为要对中国强硬,要采取更为激烈的政治和经济政策以保持美国在军事、外交上对中国的优势。比如,他坚决支持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
他还认定中国通过技术对美国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构成了威胁,支持对中国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加强严管,对中国科技企业进行孤立。
最后,再补充一点万斯的信息:
1984年,属鼠。
据说,和属狗的特朗普并不犯冲。

【作者:擎苍太守,法学博士。不唯书,不唯上,不违心,不刻意。闲暇之余品人间百态,嬉笑怒骂写世俗文章。请关注:新洞察

新洞察
更真实的视角,更有深度的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