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交大电院分流结果出来了。众所周知,电院各个专业之间存在一个无形的“鄙视链”。俗称“三幻神”的计科、软工、信安,几乎是所有同学的op。
原因也很简单,分流是依据80%高考成绩(据说有一套超复杂的算法去平衡各地区差异)+20%分流考成绩算出来的综合排名,从往年的数据上来看,大部分排位较高的学长姐都涌向了这三个专业。
所以通常情况是,排名靠前的同学,本着不浪费分数的原则,也都去报CS、SE;排名靠后的同学也没啥选的余地,由着命运的安排能去哪就去哪。
了解到这小编想说:怎么到了大学选专业,还是高考那套筛选规则。高考填志愿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实现分数的最大化,咋分流选专业还得这样?
况且大家才刚开课一个月,照交大刚开学的放假频率,课都还没上几节课就开始分流,这些专业到底是在学啥好像也没法了解透彻。
学校的分流规则并一定适合每个人的探索节奏,但BeBeyond想说,这并不妨碍我们做主自己的大学生活,活出自己的想要的大学人生。
在跟着学校制定的培养方案亦步亦趋之际,我们也可以制定自己的培养方案嘛!
制定自己的培养方案
我们常常吐槽大学生活节奏快的变态:开学不久就要面临专业分流,还没上几节专业课就得动手做项目,没积攒什么科研经验就得定下毕设主题,到了大四,更是要在一堆未来选项中匆忙做出决定。
我们没法改变这种快节奏,那就得逼自己提前规划,制定自己的培养方案,早点弄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适合什么。
干说有点抽象,来举几个例子。
比如说即便分流进了“三幻神”,也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好学生”。
按部就班的完成所有课程、获得好成绩、顺利直博,这样就算结束了吗?想想总好像还差点啥,万一这世界上还有一片未曾探索的领域,能尽情发挥我的聪明才智呢?
所以还是要更仔细想想,我真喜欢这个专业吗?我擅长吗?我能做的特别好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发展空间?
就算认定了某个专业,也要努力找到哪个可以点燃自己热情的小方向。每门学科都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就拿CS为例,交大计算机科学中心划分了人工智能、网络、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架构与系统、量子信息与计算这5个研究方向,这些方向之间有什么不同?在这些研究领域里最顶尖的课题组都在干嘛?你更想往哪个方向上发展?
再拿电院同学都很看重的科研这件事来说,很多同学大三才开始真正搞科研,多半是为了那必须要拿到的三学分,考虑到之后读博或者是留学申请,一份不错的科研经历也能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所以经常只是被动地接受学院放出来的课题,也会本能地只从自己的本专业的入手,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更主动的出击。
其实从大一开始,你就可以主动联系感兴趣研究领域的教授,进他的实验室,并不是为了比拼谁更早(毕竟大一去大概率也就是在打杂),而是去感受科研氛围,亲身体验实验室的日常,从而积累自己对学科的感性认识,确认自己是否真的对科研充满热情。
最大的天坑
是呆在不适合自己的地方
分流结果让人欢喜让人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家都在考虑专业的就业前景,希望选一个看似好就业的专业,为自己或明或暗的未来增加一份安全感。但专业没有绝对的好坏,社会对专业的需求也总在动态变化。
世界变化太快了,我们没法预知现在的专业到了毕业时是否还热门如初,面对这样的不确定,能最大程度抵御外部风险的有效策略还是尽早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天赋和热情所在。毕竟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天坑是呆在不适合自己的地方,没人真想任劳任怨的当一辈子的牛马。
就拿现在处在电院“专业鄙视链”不上不下位置的微电子为例。前几年在经历了“卡脖子”事件后,微电子专业,尤其是IC设计领域,一下子在国内成了风口。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行业逐渐遇冷,连带着微电子的分流结果中位值也在逐年下降,2020 年后大量涌入该专业的同学纷纷叫苦不迭,人还没毕业,整个行业貌似都要“凉凉了”。
那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再去谈微电子专业热门或者天坑与否就变得不那么重要,我们应该了解的是IC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能在这个行业里做的特别好的人是什么样的以及我是否适合走这条路。毕竟最后书是自己读的,班也是自己上的,总不想辛辛苦苦读了那么多年书最后发现自己只能去去台积电、中芯国际这样的fab做三班倒的牛马。
比如说微电子专业的最优出路IC设计,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职业,有着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即便是入行5年内的工程师,也只是摸到了皮毛,要想精通模电设计还要再边干边学5-10年。这5年是非常磨人的,流片失败都是家常便饭,可能是自己设计上的问题也可能是隔壁数字组出了纰漏,总之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该踩得坑一个不落。
在IC设计这行干的特别好的人是什么样的?以BeBeyond认识的一位非常优秀的IC设计师为例。新项目分配给他之后,他会先阅读多篇相关电路架构设计的论文;把流片所需制程的技术文档过一遍,跑一跑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仿真,记录不同层的金属导线的单位电阻电容电感值。
项目过程中,不仅要指导部门里的小伙伴设计模块,还要指导版图工程师如何布局三极管和导线,以尽可能减少寄生阻抗以提升电路的性能。并且在每次tapeout前的一两周,会多次通宵工作,反复检查所有模块。真的是在用心对待每一个设计和每一次流片。
了解了这些你或许能对这一行业多一些感性认识,如果你想入这一行,你得耐得住寂寞,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以及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这些是在这个行业取得长远发展的关键。此外,从最简单来说,IC设计的工作氛围是有点压抑的,大家都一门心思扑在自己的设计模块上,那你的性格是否能很好适应?
所以,正处在大学这个最好探索时期的你,与其焦虑于是否能发表ISSCC或者JSSCC,不如好好想一想接下来的十年,你是否愿意如此工作和生活?还是只是希望卷进门槛?如果是后者,从长期来看,你很可能越做越难受,又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进退两难,不如早点转换思路,提前规划。
走我想走的路
自从踏入大学校园,我们就不断地从各种渠道接收到关于专业出路及前途发展的信息,学长姐们的就业和升学路径,常常被视为最有价值的参考。所以我们习惯性地向他们寻求建议,甚至模仿他们的成功路径。
从交大电院2023届就业质量报告来看,对于大部分电院学生而言,传统的升学路线似乎是不会出错的选择,本校深造的人数远超半数,本校直博数也在逐年攀升;就业光荣榜上展出的毕业生工作也是去往国企央企基层或者高校教职。总的来说,大多数电院学长姐选择了看起来更为稳妥的出路。
面对这些数据,我们应该意识到,选择这种发展道路的学长姐,他们给出的意见也会比较保守。比如你确实需要成为学院里最top的那一波学生,GPA高就不用说了,科研、学生会、社会实践等等,每一项指标都得严格要求自己,如果你能乐在其中,卷的开心还能卷进就业光荣榜,这怎么不算一种天赋呢!
但如果你隐隐约约觉得,这条传统路线可能并不适合自己,你想知道除了这条路外,还有哪些其他的可能性。那你就要好好想一想,自己是否要被这些传统的评价标准和建议束缚,随大流硬逼自己走上这条大家都在走的“老路”。
在BeBeyond看来,每个人的发展道路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总能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交汇点,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我们认识的很多交大同学,都勇敢迈出了探索自我的那一步,那些看似“离谱”的转变,也并没有妨碍他们活出自己精彩的“反转人生”,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的同时也都有非常非常好的现实出路。
点击文字,查看故事详情⬆️
The End
无论如何,分流结果已尘埃落定,你已经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一个重新审视自己和规划未来的新的发展阶段。
如果你愿意做的话,你还是有非常多的机会去接近你最想去到的领域,而且在彼时你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判断。
人生是场马拉松,不是短跑,你随时都有调整方向和加速前进的机会。
如果你对于自己的现状比较迷茫,或者说想要探索更多的东西,想知道要怎么利用大学这样一个环境和机会去发展自己,更好地去利用接下来的每一次机会,欢迎大家来跟我们聊一聊。
扫码预约1V1免费咨询
BeBeyond,1999年成立于芝加哥,用个人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的理念和方法做申请的留学咨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