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你们想点正常的读博理由吧

幽默   2024-12-05 11:13   上海  


❗️留学选专业主题讲座报名链接已开启❗️

文末扫码即可报名📢



你的读博理由是什么?


是因为身在强基本校直博是不会错的选择?是认为读博能让自己远离世俗纷扰、逃离职场险恶和人情世故?是因为探索学术边界是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还是就想享受星球最高学位Dr.的title?


图源 Find a PhD


在BeBeyond看来,要不要读博士真的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考量和答案,没人能知道你内心深处的读博理由到底是什么;不过我们确实想来分享一些思考的角度,看看能不能帮助你做一个更好的决定。


比如,我们首先最值得搞清楚的,就是“博士具体是什么样的”。



01

博士是什么?


从最最“功利”的角度来说,博士是获得最高学历的过程,是日后正式学术场合都得称呼一声 Doctor XXX的荣耀,是一部分职业的敲门砖,比如高校里的终身教职,政府机构的纯研究岗位,业界的产品研发中心最核心的岗位,现在顶尖的对冲基金,咨询公司也都非常喜欢招有博士学位的人(不管是什么学科的博士)。


不过要更具体的阐述“博士是什么”,请允许我们祭出Utah大学教授Matt Might这组非常经典(老掉牙,bushi)的图。


↔️左右滑动查看↔️


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博士意味着:你在人类知识边界的某个点上苦苦思索了好几年,运用一切你能运用的资源:自己的智商,导师的指导,课题组伙伴们的支持,甚至整个学术圈的集体智慧,终于有一天,你突破了这个点!


你把人类的知识向前推进了一步,你做到了从来没有人做到的事情!这时你就成为博士了!而且Doctor这个头衔就会一直跟着你,作为社会对你的学术贡献的认可。


不过,在陶醉了一阵子之后,不要忘了整张图的样子:在全人类的知识边界上,你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点,就像地球在银河系里的存在感一样。



02

读博难在哪?


同时你也要知道,在“推边界”的这几年里,你始终都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你始终是要跑在别人前面,没有可以松懈的时候,你能坚持多久?可能只差60个小时,诺贝尔奖就要易主了。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诺贝尔奖也是赶due赶出来的》


读博的高自由度,高随机度,高不确定性也让其变成了一件“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的事。


面对整个过程中占比高达99%的失败/无用功,你要怎么分析,怎么做决策,继续死磕是正解?还是水一水算了,“假装”已经推出去了?


就算你下定决心换个地方推,也会面临新的问题:换个地方就一定能推得动么?还是推不动怎么办?去抢别人的地盘真的抢得赢么?或者推着推着不小心踩雷了,整个学术基石都崩塌了,你推过的地方立马变无人区了,怎么办?


难的从来不是得到这个博士学位,难的是在一开始,你就知道读博是你想走的那条路。没想清楚就开始读博,这里面的沉没成本远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03

博士不是象牙塔


也有人说,这些压力我都知道了,我忍就是了,因为学校里总是更单纯,我实在不想这么早就当个社畜在职场里摸爬滚打。


抱歉,又要泼冷水了:如果没想清楚,真别轻易读博士,尤其没有必要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去读博士。


因为读博期间可能会遇到一些你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情况:比如有个小伙伴,在美国一所非常有名的学校读硕士时很受系主任喜欢,拿到了热情洋溢的推荐信,顺利申请到本校的博士(一年也就招7-8个,还是很不容易拿到的)。


她本身是很喜欢做田野调查的,就打了个申请,博一刚开学就跑回国内做前期的数据采集,然后远程上课参加考试;一开始还挺顺利的,后来有一门课作业在DDL前因为网络问题死活交不上去,后来好不容易交了,教授因为迟交给了不好的分数,然后形势就急转直下,整个学期的成绩都不太好,但也没有到挂科的程度。


到博一暑假,她又跑出去收数据,突然接到系里的通知安排了几个教授要和她聊聊,结果教授们居然是来劝退的,大意就是觉得她博一表现不够好,认为她不能胜任。她一脸懵逼,头一回遇到这种事完全不知所措,压力之下就同意了。


结果办完手续和同一届的博士生告别时,发现大家几乎都被联系过,但这些美国本土学生比较强硬,拿着校规据理力争,都继续安稳读书了。后来从打击中回过神来再分析,觉得可能和系主任换人了有关,凡是上一届系主任给了好评的人都被针对了...


国内也是,这几年曝光黑心博导的ppt满天飞,科研放养,正儿八经的学术没怎么做,各种和学习无关的、帮导师打杂的琐事成为生活的重心(甚至需要接导师小孩放学),苦不堪言...


你看,学术圈也没有那么安稳那么纯粹,职场上会发生的,这里一样都有,而且可能更复杂更难处理:职场上,真的工作得不开心了,你还能炒老板鱿鱼;但是学术圈里,你和学校/导师之间的契约绑定关系是更强的,你恐怕无法如此潇洒的选择quit吧。


所以,如果你仅仅因为“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读博,那这条路可能并不如你所愿。


图源 小红书




04

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


如果你看到这里,想必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去迎接读博的挑战,那我们不妨来想一下这个问题:我适合读博吗?


先来看两个例子:


我们有一位学员Jenny,在芝加哥大学Booth商学院读博士,她真的很享受读论文并从论文中汲取养料产生想法的过程,在她那里:不断自己challenge自己,不断去调整和完善想法,精益求精设计实验来验证或者推翻自己的想法是享受而不是折磨,那就挺值得读博的;

点击文字查看Jenny的故事


还有Ruka,他未来想做的事业是做药品进入医保的谈判,这意味着非常扎实且宽广的知识基础和极其严谨的系统思维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错综复杂的stakeholder中找到最优解,那么他去读博士接受系统的学术训练就是很必要的一步;

点击文字查看Ruka的故事


Jenny和Ruka是个案,很难套用到每个具体的同学身上,那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再思考一下:什么样的人更有可能把学术这条路走得特别顺特别好?


BeBeyond在25年博士申请经验中总结了以下这么几点:


首先,一定要对目标领域有着持续不断的动力,我们习惯了“喂饭式”学习,而博士得打破这种饭来张口的惰性。你得想尽任何方法任何形式去研究你感兴趣的细分课题,发自内心地想要了解更多,懂得更多。


同时,要想保持长久的动力,就需要从读博日常行为中不断获得正反馈。比如,我们有个学员在理解论文里的各种argument方面天赋异禀,总是能很快get到核心,这种爽感总能让他干劲十足。


其次,要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想法。我们习惯了有标准答案的学习,但博士的研究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作为博士,你是要去建立答案的人,而不是完成研究后,寄希望于有答案可以参照。前段时间还有学员和我们吐槽:有原创想法真的太难了,那可是PI(课题组带头人)的活儿啊。确实如此,但因为难才更显得难能可贵么不是。


再次,要有良好的科研素养,包括:开放的心态,足够的好奇心,非常强的学术圈里的沟通意识和能力。最后一点总是容易被忽略,其实非常重要:比如只有能够理解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在说什么,在交叉学科极速发展的时代才不会落伍;比如只有能精准简洁的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研究的独特价值表达清楚,才更有可能争取到funding和资源,以及更可能发Nature正刊而不是子刊。


图源 小红书


过去25年里,BeBeyond一直在关注和培养博士申请人的动力,产生想法的能力,学术圈里的沟通能力,从申请准备开始就走在成为真正的researcher的道路上。这样不仅能拿到更好的申请结果,也让申请准备过程成为了“Predoctoral Training”(本来要花两年呢),让读博之旅更顺畅,一举多得。


The End


所以说,博士申请没什么玄学,好结果也不是随机的。


搞清楚博士是怎么一回事,想清楚自己是否要在这条孤独又漫长的道上走个5-10年,甚至更久,再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素养,最后郑重地作出选择。无论结果如何,BeBeyond都希望你能专注于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Upcoming Event

活动预告


BeBeyond 线上分享会:

“大数据”选留学专业,早就不灵啦!


很多人觉得很奇怪,在留学这件事上,到底应该选什么专业,读什么项目,这些难道不是一个专业机构基于“大数据”应该直接告诉我的么?


大数据确实可以给出一个答案,但对于每个个体来说,留学申请的整个过程,专业的实际体验以及未来的就业和发展空间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基于大数据的答案,未必真的适合你


当我们在选择留学专业的时候,选的不仅仅是这个专业的排名、热门程度、就业、薪资,也是在追求与自己价值观更相符的学科深度、选择与自己天赋和热情最契合的长期发展领域。毕竟这个时代,最大的天坑是呆在不适合自己的地方。


12月7日(本周六)下午 15:00,BeBeyond拥有 14 年留学辅导经验的Linda老师,将会和大家一起聊一聊留学选专业这件事:


-- 没有明确兴趣 / 兴趣广泛,怎么确定该读什么专业?

-- 外部变化快,读什么专业“一本万利”?

-- 如何选专业才能留学申请少走弯路?

-- 本科专业会限制海外升学时的专业选择么?




- 报名方式 -


分享会时间:12月7日(本周六)下午15:00-16:30

分享会形式:线上讲座/腾讯会议

报名方式:扫描海报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备注“1207分享会”即可报名

扫描海报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备注“1207分享会”即可报名⬆️

BeBeyond,1999年成立于芝加哥,专注于个人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的留学咨询机构。


二月十三
与你度过顺逆,陪你去看悲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