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这一意象往往象征着孤寂、漂泊与自由,在我国古代诸多诗篇中,“孤舟”成为了诗人们表达内心孤独感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载体。
“孤舟五更家万里,
是离人几行清泪。”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
两句诗中所描述的离别与困境正是电视剧《孤舟》中年少的顾易中所经历的,本期出走,学小实专访该剧的制片人孟庆丰、演员印小天、张瑶,带领大家深入探索这个动荡乱世中“一代特工养成记”的故事。
《孤舟》是由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曾舜晞、张颂文、陈都灵、王玉雯领衔主演,张丰毅、周一围特别主演,印小天、叶青、赵滨特别出演,张瑶、胡亚捷、夏铭浩、赵毅友情出演,张宁江、张静静、中泉英雄等人出演的新派生活流谍战剧。
《孤舟》将时空背景放在了抗日战争汪伪时期的苏州,讲述了在1941年的苏州,民国苏州百年望族公子、天才海归建筑师顾易中被迫卷入危局,与汪伪周知非上演双雄对决,在江南烟雨的迷离诡谲中书写一位爱国青年特工的养成史。
嘉
宾
介
绍
制片人 孟庆丰
孟庆丰,知名制片人、导演及编剧,现任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副总经理。其作品《守岛人》荣获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等多项大奖。代表作有《光荣时代》《三叉戟》《石头开花》《第一次离别》《守岛人》。
演员 印小天
印小天,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中国内地男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在《孤舟》中饰演胡之平。代表作有《大河儿女》《一米阳光》《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演员 张瑶
张瑶,毕业于北京戏曲艺术学院舞蹈专业,中国内地女歌手、演员。在《孤舟》中饰演翁太。代表作有《新世界》《你是我的城池营垒》《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年轻革命者残酷的
“青春物语”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这段歌词节选自电视剧《孤舟》的插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它是由江苏常州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刘半农创作的艺术歌曲,至今已传唱近百年之久。同时,诗歌《教我如何不想她》是中国首个使用“她”的文学作品,使得那些即使是在“此时此刻”的现实中处于宾位的中国女性,获得了在语言形式上的明确的主体地位,这或许是导演林黎胜如此钟爱这首歌的原因。制片人孟庆丰与我们分享道,「我和林导一起探讨音乐的时候,他比较坚持在剧中使用的曲子叫《教我如何不想她》,这是他从创作剧本时就坚持要用的曲子,它可以为整部剧定下调性,这个带有真实历史背景的音乐,能够让作品整体的审美逐渐拔高。」这首歌从细腻的歌词到悠扬的旋律,都于安然中带着淡淡的忧伤。这或许能够体现整部《孤舟》的特点:在紧张连贯的情节中,夹带着一系列的悲剧、离别与伤感。
《孤舟》播出以来,不少观众感受到了顾易中(曾舜晞 饰)身上难以掩饰的青涩气息,这也确实是一名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初入社会之时应有的气质特点。但身处抗战背景之下,是敌人的陷害与亲人的离世使其“被迫成熟”,孟庆丰说「顾易中的成长线就像是残酷的青春物语,人的每一次成长都是和离别挂钩的,他所经历的一次次离别,把“栋梁之材”砸成了一艘“孤舟”,在风雨飘摇的大江大海探寻光明的方向,而这个时候他的成长,正是一次一次的离别造成的。」当离别真正到来的时候,革命者不能惧怕,不能倒退,而这也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孟庆丰如此讲,「这与当下年轻人的成长历程有某种相似性,经历了离别后能不能把自己做好、能不能努力地奔跑下去,这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通过这部剧能使当代的年轻人能感受到一些前进的力量。」
概括这部剧的关键,但是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的实则更加值得我们探索与推敲。其中三位女性角色的塑造尤为鲜明,孟庆丰说,「这三位女性角色给我们带来了江南女子之美,带来了那个时代的女子之气,以及行动上的女子之烈。」而三人之中最为有趣的当属“翁太”这一角色,张瑶是这样理解这个角色的,「我觉得她是一个执着、勇敢、有担当、在关键时刻是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的人。」而在我们进一步的提问后她又补充道,「翁太的执着不是那种“轴”,而是对信仰的执着。」面对前任周知非的妻子与家庭,翁太内心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不甘心”的情绪,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另一种“放心”,「我看到这个女生,她漂亮、傻、脑筋简单,但是她能给周知非带来幸福的生活。」
处理如此复杂的关系与人物的心理斗争,作为演员应当如何应对?张瑶给出的答案是「不要想得特别复杂」,这是基于她与张颂文老师的默契与共识,「我跟张老师其实没有进行太多的预设,我们的节奏感和默契,哪怕在空场没有说话的时候,也会体现出中年人的这种隐忍克制,能够让大家觉得非常的情感浓郁,并不需要太多的台词。」
印小天所饰演的胡之平这一角色经常被冠以“冷静”的标签,而关于具体演绎的方式,他说,「实际上是真听、真看、真感觉,他也有紧张的时候,但我们不要过度表现,他需要真切地去体验这个角色。」胡之平在与顾易中等人的对话中,表面上保持冷静,实际上却在不断权衡自己的利益。当顾易中向他倾诉时,胡之平的内心却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仿佛在一瞬间被良心的谴责所困扰,因此印小天告诉我们,「我们都要坚定自己的信仰,不要半途而废,不要学习我饰演的这种反面教材。」胡之平作为剧中的叛徒“八号细胞”,身处复杂的历史背景中,他的冷静与理智不仅是他个人生存的策略,更是他内心深处的挣扎。
演员们的默契表演与剧中人物关系的巧妙设定,共同构建了剧情的紧张与深度,「我们的主人公顾易中,姓顾。他的对手周知非,姓周。这无形中“顾和周”就形成了一个“孤舟”的概念。」孟庆丰这样解释“孤舟”的灵感来源,顾易中与周知非的对抗是本剧的核心所在,周知非设局陷害顾易中使之陷入困境,顾易中顺势乘“孤舟”于暗处掀起了惊涛骇浪,孟庆丰以一种及其有趣的概念阐释了曾舜晞与张颂文戏里戏外的关系,「我觉得他们可能属于第七种或第n种星宿关系(星宿关系通常指的是不同星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角度,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影响),在剧中应该是近距离安坏关系(一种相互之间有吸引但也有破坏性的关系),在戏外是远距离荣亲关系(一种正面、和谐、相互支持的关系)。」二人戏里戏外的灵活切换展现出了剧中双方势力的微妙博弈——孤军奋战的一叶扁舟,也能够力挽狂澜。
姑苏城中的乱世之“景”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寥寥数语展现出野战静默之感,这便是孟庆丰想在《孤舟》中营造出的氛围感。提到跟孤舟有关的的诗句,孟庆丰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还有“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往往寄于漂泊,字句之间免不了无依的悲凉之感,但依旧有洒脱之意。而在民国背景下,剧中的每一个角色从自己的阵营出发,独立于世,《孤舟》的故事徐徐展开。
孤
舟
战乱年代的江南水乡并未脱离温婉闲适之惬意,却也增添了别样的暗流涌动,谍战风云就此拉开帷幕。作为一部历史与现实相交织的影视作品,现实来源于历史出处,万万不能凭空捏造。除了剧本的艺术创作之外,制作团队为了还原真实历史做了很多努力,孟庆丰提到,「我们从一开始就定下方案,在苏州的园林实景拍摄,用苏州的街区实景拍摄。人物来自于真实的人物,故事有原型。」同时林黎胜导演带着编剧团队也去了南京的第二档案馆采风,搜集了大量历史资料,以此作为创作参考。在有史可依的情况下,把控虚构尺度,让历史不失真,让作品更独特,孟庆丰说,「要在虚与实之间要把控一层。既不要过度演绎,也不要味同嚼蜡。」从而《孤舟》的角色表达便脱离了“脸谱化”,鲜活跃然纸上。
「做历史剧有一个老生常谈的话叫“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孟庆丰谈到,为了追求真实与艺术的平衡,这部剧中融入了许多苏州特色,张海沫在顾园中弹奏评弹这一段戏让评弹走入了许多网友的视线,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苏州独有的艺术魅力。「曹志威先生出演的著名京剧《醉打山门》,模仿的十八罗汉,盛小云女士指导的评弹都有呈现。」这些林林总总都是原汁原味呈现出来的苏州特色,为整部剧的细腻质感增色不少。同时,观众的代入感也会更加强烈,「这几天大家比较热议的苏州美食,还有鱼的各种做法,有粉丝和网友观众发出了当时那个时代的饭馆菜肴,我觉得这就是他们沉浸在这一故事中的体现。」
苏州的另一个名字是“姑苏”,这个名字带有江南独有的温婉,在拍摄场地的选择上这种姑苏之灵动便体现出来了,孟庆丰认为「搬回到故事发生的真实场景,自然会有不一样的呈现。」剧中地标景点的选取让每一帧画面都浸透着姑苏独有的灵性与柔情。观众们得以成为剧中人,见证了一段故事在苏州的起落浮沉。他提到,「我们拍摄了锦溪古镇、沧浪亭、虎丘、寒山寺、严家花园,还有一些,比如西山雕花楼、狮子林……」整个团队以镜头为笔,以光影为墨,再现姑苏的特有风光,挖掘背后的文化底蕴,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在这幅缓缓展开的江南水乡乱世画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与共鸣。
乱世革命中的儿女情怀
与家国情怀
战乱时代的纯真爱情
「战乱时代的爱情在我的心里面是非常干净、简单的」,提及《孤舟》中的爱情,张瑶老师向我们表达了她自己对于乱世中爱情的理解。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爱情”往往是影视剧中不可或缺的情感表达。在《孤舟》中,无论是顾易中与肖若彤的爱情还是周知非与翁太的爱情都令无数观众被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所打动。生离死别的无奈,信仰不同的纠缠,让《孤舟》中爱情如同一根棉线缠绕在观众心头,格外令人酸楚。
“民国爱情十有九悲”,因为立场,因为信仰,因为追求,因为国家,乱世中爱情注定会被残酷的现实打败。但正因如此,才会使得这份爱情保留着它最初的纯粹——一种不向世俗妥协,不被利益熏陶的纯真。
家国大爱与个人小爱
“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我辈定奋不顾身”这句动人心魄的话语出自《孤舟》中原声台词。谈及家国大爱,孟庆丰说,「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把自己做好,国家才会更好。」
在剧中的战乱年代,顾老爷子在日军濒临城下,汪伪政府无耻投降的情况下却依旧保留着他的名士之风,他的中国风骨,并且将他的风骨延续到了后辈顾易中的身上。孟庆丰认为这种风骨的传承体现了一个个体完成了家国大爱与个人小爱的统一。
而在强调“松弛感”的当代,孟庆丰认为应践行儒家思想中的“心安抚”,无论是选择哪一项职业,还是处理某一件事情,都要讲究“心安”,时刻问,自己的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这实际上更体现了一个人的家国情怀。
革命者的意难平
什么是意难平?这是观众对于《孤舟》这部作品的一大讨论点。孟庆丰说,「意难平就是——原本可以拥有更好的结局,更好的待遇,但是却因为现实而不得不选择妥协。」
在战乱年代,我们见证过太多的身不由己与无可奈何。是青梅竹马的被迫分离,是无法见证的革命胜利,是立场不同的爱恨纠缠,也是生离死别的无可奈何。
战乱时代处处充满着遗憾与惋惜,时间永远不会重来。年轻的革命者们循着信仰的光芒已经做出了最好的选择,他们把国家利益放在最高位,将毕生献于祖国事业,在那一刻他们是国家的英雄。
印小天说,「一失足成千古恨,最终还是坚持信仰的人取得了胜利,我们现在的人要向那些英雄学习,建立自己的信仰,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认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孟庆丰也表示「这是《孤舟》这部剧希望带给观众们的东西。」
打动当代大学生:
万般“巧”不如一个“真”
“如何让《孤舟》这样的影视剧在大学生群体中打开市场?”这是《孤舟》创作之初团队讨论的重要问题。
「我觉得万般“巧”不如一个“真”,面对大学生这样的专业群体,你要做到的就是真诚,不要去炫技,不要去做引导性的创作。」孟庆丰还谈到,「这一代大学生讨论更多的是关于历史,关于剧情,而不是所谓的‘磕CP’,他们本身对历史,对民族的历史,对中国的历史有很高的荣誉感,所以我认为用一部剧去打动大学生做到真诚就足够了。」
孤舟破浪,追求信仰,
风雨兼程显英雄本色;
星河为伴,万难不惧,
硝烟弥漫彰中国底色。
关于爱情,关于国家,关于信仰,关于勇气。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电视剧《孤舟》始终贯彻“真”的理念,以其深刻的情感描绘,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孤舟独航,历劫渡难,终见彼岸花开。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同剧中人物那样,矢志不渝,初心璀璨,守住心中的那份纯粹与执着。
责编丨黄倩茹 黎佳瑛 张忆思
来源丨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会学习实践部
视频来源丨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会全媒体运营部(影像摄制组)
封面丨方远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