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托家与国

文化   2025-01-29 00:02   浙江  

▲张彦君/摄影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有人说,诗是离心灵最近的东西。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在中国人的心里,春节是由岁月酝酿出来的浓烈诗篇。


乙巳蛇年,这个春节又被赋予了新的韵味。“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刚刚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属于春节特有的那种暖暖的拜年语、火火的鞭炮声、悠悠的迎春曲……不仅充盈在我们内心最柔软处,也成为一个走向世界的中华文化符号。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力量。而文化总是通过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各种形式表达出来,既包含着指向明晰的道德期许,又表达着明媚温情的美好愿望。春节作为延续千年的春之典庆,既是自然时序的一个章节,亦是解读我们民族文化血脉的重要密码,多层次地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一切景语皆情语。有着如此深厚历史和民族传承的春节,必定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表达。因此,许多有关春节的故事与风景,远比节日里诸多礼仪性的习俗和风尚要丰富得多。


家国天下——这种将家与国组合为一体的表达,不仅是中国词库里独特的文字审美,更是神州大地所凝聚的豪情文脉、所讴歌的激韵诗篇。


军人的职责使命、情怀担当,构成了对这个词最好的导读。在这个最具时间质感的节日里,那些壮行天涯中的肝胆情怀,那些军旗漫卷间的峥嵘时光,总是在万里山河间书写着家与国的诗章。


是的,因为有了他们——人民军队,我们对春节的描述,就多了一个词:奉献。从某种意义上讲,春节常常是一种证明、一种刻度,清晰标注出一支军队永恒的宗旨和一代军人青春的品格。


如果说要在构成春节的各种要素中排出名次,团圆,这个既充满人间烟火味,又洋溢着亲情挚爱的词当列第一。而追求和获得什么样的团圆,往往比团圆本身更值得思考。


“在心为志,在言为诗。”团圆无论对谁而言,都是一个美好的时刻,但人民子弟兵偏偏选择了“一家不圆万家圆”。一个个平凡的官兵或许没有“在言为诗”,但他们却毫不犹豫地遵循“在心为志”,作出了不平凡的选择——将人生的坐标交给祖国,在任何需要的点位、任何必需的时刻,铁画银钩地标定在共和国的版图上。


“心之所托,家与国;梦之所系,娘与妻”,春节期间,听到了一首连队战士自己创作的歌曲,顿时,歌在耳畔、景在眼前,情则在心中。


毫无疑问,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山河变通途、天涯不遥远,亲人团圆并非难事。但是,军人的特殊使命,注定要求众多官兵必须放弃与亲人的团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浙江前湾律师事务所

慈溪市北三环东路1966号恒元广场B座1楼、19楼

精诚合作,互利共赢,匠心品质


这里有您所需要的专业团队

2025





浙江前湾律师事务所
弘扬法治精神 宣传国防军队 厚植爱国情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