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想象她去参加脱口秀会有多敢说!

文化   电视剧   2024-10-16 14:14   中国  
《圆桌派》结束后,周轶君《第一人称复数》第二季开播了。

我的精神食粮又有了。

人要么迷人,要么乏人。

而迷人的人就像徐小虎,

年过半百,依旧充满童真。

第一期采访的徐小虎,牛津博士,书画研究院。

她自称是“过期”小孩,骂大人笨,

觉得大人活得好累又虚伪。

年少时,她跪在月亮面前,

发誓永远不超过12岁,

不要过12岁以上的生活,努力不做大人。

听完她跟周轶君、张越的访谈,我意识到:

为什么当下的我们幸福感如此弱?

因为我们过度嵌入,过着“二手生活”。

强烈建议这期节目跟《十三邀》里林小英一期一起看,

把她们两个人的观点多加思考,消化。

你应该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

(ps可能有些人会说我的标题不尊重人,把一个这样有身份地位的知识分子,跟脱口秀比,太取材之类的的话,我先声明一下,我所理解的文化,是要接地气,能让更多的观众去思考,而不是让她飘在空中,所以我也希望通过接地气,大家所关注的话题,让更多人去看访谈节目,去思考自己的生活。写娱乐只是我轻松脑子的一种方式,不是全部。)

01.社会同质化:copy别人的生活

周轶君问徐小虎:“你为什么总能看见不同的东西?”

徐小虎回答,可能我看得慢吧。

读书慢,看书慢,就连一封信也要看半天。

慢慢看,在看中感受不一样的体验。

而不是去听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我们要做大自然的儿子,而不是做大自然的孙子。

这话跟当下生活是相反的。

出去旅游,我们会完全复制别人的攻略,别人说踩雷,就一定不去,网红点必须打,甚至1:1复刻别人的拍照的姿势。

这样旅游意义是什么?你就是把别人的行程copy了一遍。成为别人生活的复制品。

旅游不就是发现不期而遇的惊喜吗?

现在变成,同一个景点,同一个拍照姿势,统一的文案,这不是在过互联网二手生活吗?

有段时间我也出现过这种情况,疯狂记各种拍照攻略,试图找到不动脑,直接照抄的旅游攻略。

这样做确实省了一点力气,但又多了一些乏味,感觉有收获,但又很空洞,

后来我在做旅游攻略的时候做了一些微调整。

完全不做攻略,我的个性做不到,缺乏安全感。

那我退一步,只做路线,要去哪几个地方,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到达某个目的地。

至于到了这个景点,必须要看什么,哪些地方一定要打卡,这些我都刻意不去看。

随缘去感受,四季有四季的魅力,一砖一瓦有自己的变化。

这些自然流动的东西,不要被所谓的攻略束缚,而是要去感受。

感受是不被计划的,感受是“感受”出来的。

如果你一直依赖于模板,经验贴,你会一点点丧失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只能从来他人生活中挤出一点边角料,进行二次咀嚼。

要把自己脱嵌出来,不把自己套到某个概念或者某个标签里。

现在我理解的幸福是:意外之喜,好吃的,安慰的日常和暂时的逃离。

02.二手生活背后是感受被规训化

节目里周轶君跟徐小虎有一段对话,我印象很深刻,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我们看一幅画,一个画展,我们不是单纯看这幅画本身,而是先看背书。

这是毕加索的画,这是梵高的画,这是某某人的,有身份加持之后,我们再去欣赏这幅画。

一旦你的主观感受觉得不好,不喜欢,你反而会对自己洗脑是自己没看懂,是自己问题。

我们会刻意忽视自己的感受,觉得自己感受没有那么重要。

记得有一次单位发了一家大饭店餐券,我跟家人一起去吃。

其中有一道咸菜小黄鱼,煮的不好吃,甚至发苦。

我们一家都吃出来,但都不吭声。

直到最后吃完,唯独这盘小黄鱼还剩着。

我娘问了一句,这鱼是不是煮的发苦?

我跟我爸都点头。

但为什么没有说呢?

我们三个人的想法是:这是大饭店做出来的,一定是好吃的,毕竟300一条小黄鱼,没品出来它的好,就是我们没有品。

可舌尖不会骗人,不好吃就是不好吃。

同理,我们看知名的画家画,你不喜欢,那就不喜欢,而不是因为她的身份就认可她的画。

现在幸福感变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度矫正自己。

压抑自己的感受,把教条,规则立足于感受之上。

长久以往,你都不感受自己,又怎么会爱自己,照顾自己呢?
《黄帝内经》中有一个词叫“以我知彼”。

1. 吃什么舒服/不舒服;

2. 跟谁在一起舒服/不舒服;

3. 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会比较安心,或者睡不着/纠结。

多感受自己,对自己有了感受,就更能感受别人和周围的变化了。

就像陈丹青所言人的成长实际上不是知识,

其实所有人的成长背后都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他知道时间过去了。

不从众,保持独立人格坚守个人的价值观。

03.师法自然:把自己当成植物,自由成长

最近这几年,MBTI测试莫名流行起来。

大家自动把人分成i人,e人,p人,j人。

可人明明是流动的,怎么可以依靠几道测试题就去定义某个人的个性呢?

难道一个i人就是社恐,不会说话吗?

e人永远都是大大咧咧的?

一个灵动的人,必须要大眼睛,拥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吗?

沉稳,内敛的人难道就不灵动了。


我们习惯性被外界的规则所定义,把自己套到各种公式,评价体系中,以此精进自己。

可这样是把自己活成算法,不断修补自身bug,试图成为大众眼中“完美”的人。

可你是谁,不应该自己定义吗?

个人化才是一个人迷人,有生命力,幸福力的来源。

正如林小英说的:“后来我发现灌木长成了乔木,那种炸裂式的开放,大自然怎么可以这样。植物的心性是植物学家定义的,但谁说我就必须得按照预定的路线成长?有些东西,按照自己的心性来就好了。”

人的成长、社会的教育都不应该只有单一的评判标准,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生长节奏和形态。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忽视了人的多样性和内在价值,我们应该鼓励个体探索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热爱,活出真实的自我,而不是被外界的评判标准所束缚。

灌木也可以长成乔木。”

跟着大自然,跟着植物学习,成长为自己想要且舒适的样子。

你不是一串符号,不是统计学里冰冷的数字,更不是一道测试题,你是灵动的人。

人是中性的,环境是流动的,你可以是intj,entj,intp,entp任何一个性格属性,你是多面的。

谢小迪
书评,影评,生活、热点都写,只要留心,人生处处都有门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