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杂志专访校长杨宗凯

教育   2024-11-16 18:15   湖北  


拥有自己数字教师的时代已经来临

AI助教正在登上全球学校课堂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

……


近日

校长杨宗凯在接受

《教育家》杂志专访中谈到

数字教师开发

是大模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将在其开发过程中

通过解构优秀教师的智慧

来训练模型

助推数字教师的迭代升级



下面

跟着武小理一起

走近“专访现场”吧



01


《教育家》:杨校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加速,正在重塑世界各行各业的格局。从教育领域来看,全球许多国家正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我国已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今年初,教育部提出要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大模型的主要建设内容是什么,数字教师是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吗?


杨宗凯:今年3月,教育部宣布在高等教育启动实施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行动(LEAD行动),提出加快研制教育专用大模型“智思体”(GEST),旨在探索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变革。具体包括两方面——


一是发挥高等学校在科学研究、知识积累、规模应用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围绕“模型开发—科学训练—优化算法—推广应用”等环节,打造最强“智思体”。汇聚顶尖力量,打造模型基座,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组织一流学校,科学训练模型,解决“会不会”的问题;发动广大师生,众测调优模型,解决“优不优”的问题;聚焦业务需求,推动模型应用,解决“强不强”的问题。以更强算法、更优语料、更好服务,打造行业大模型的示范标杆。


二是在此基础上,坚持“应用为王”的理念,打造最佳智能应用,立足教育领域知识储备的优势,优先在数学、生物学、应用经济学等10个场景推动垂类应用。未来教育和未来课堂都会发生革命性改变,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和专业要求也会发生重大变化,人师和机师的协同将是未来教育的新常态,数字教师开发无疑是大模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数字教师将逐步以拟人智能体的技术形态助推“教师、学生和人工智能”三角教学互动关系的构建。未来,我们将在已有通用大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教育的垂类大模型。在数字教师的开发过程中,通过解构优秀教师的智慧,用优秀教师的智慧训练模型,助推数字教师的迭代升级。依托数字教师之类的AI工具,我们可以实现与虚拟数字人的智能交互,享受知识解答、资源自适应推荐等服务,实现个性化教与学。



02


《教育家》:您谈到用优秀教师智慧训练模型,看来我们拥有优秀教师智慧的AI数字教师时代已经来临。数字教师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工具,会给教育带来什么,是否会重塑教育形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新的教育形态将有什么样的特征?您认为未来的教师形态将发生什么变化?


杨宗凯:这些问题很重要,数字教师将给教育带来很大的变化。


一是打破时空边界,促进教育公平。数字教师能够为所有学生提供“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平等学习机会,可以跨越地域限制共享和传播优质教育资源,将极大地促进教育公平。


二是实现精准匹配,促进个性化学习。数字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与资源,具备高度个性化的教学能力,通过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能够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是实现自适应调整,促进动态化教与学。数字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动态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难度,使得学习者始终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难度区域内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教育数字化关键在于“化”,通过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创新,逐步实现流程再造、结构重组和文化重构,对教育进行系统性变革,构建新型的教育生态。通过人工智能的赋能,我们可以实现差异化的教、个性化的学、精细化的管、数据驱动的研和智能化的服务,形成新的教育范式和形态。


数智时代的教育,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连接、开发、共享、个性化的教育。教与学将面临三个转变,即从规模化、标准化,向定制化、个性化转变,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培育为主转变。数智时代的教学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思维模式、情感、价值观、素养等隐性知识的习得与传授,以及对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


教育形态的变化,促使未来教师形态相应发生变化。


自从2022年ChatGPT推出以来,未来教师形态变化的趋势就已经出现,国内外进行了不少探索。比如2023年3月可汗学院推出Khanmigo AI助教,致力于使“ 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私人导师,每一个老师都有一个超级教学助手”,目前已被美国55000多名教师和学生用于日常教学活动。2024年9月,英国也推出了首个无教师课堂(Teacherless Class),用人工智能代替人类教师。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国内也推出了不少教育大模型,比如科大讯飞的数字老师、星火教师助手等。


这类数字教师经过不断的迭代升级,未来必然会深刻影响教学,改变教师形态,推动教学模式从“师—生”二元结构逐步转变为“师—机—生”三元结构。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将补充、延伸人类教师的能力,教师未来将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情景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03


《教育家》:如您说述,人工智能将延伸人类教师的能力,其给教育带来的变革不仅体现在新算法、新技术的突破,根本是通过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来提高教育质量。在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有效性、适应性和变革性的同时,应该着重培养教师哪些数字素养,让其更具有创造力?


杨宗凯:教师的数字素养培养应关注五个方面。


一是培养教师的数字化意识。要使教师深刻认识到数字化对教育领域的深远影响,培养其对数字技术的敏锐感知力、积极接纳的意愿,以及坚定不移的实践意志,促使教师主动拥抱数字化工具。


二是培养教师的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教师应了解常见数字技术知识,掌握数字技术资源的选择策略及使用方法,不断学习并掌握最新的数字技术和工具,通过实践操作与经验积累,将技术知识转化为教学技能。


三是深化教师的数字化应用实践。培养教师应用数字技术资源开展学习情况分析、设计教学活动和创设学习环境的能力,开展学生学业评价的能力,以及促进校家社协同育人的能力。


四是培养教师的数字社会责任。促使教师遵守相关的法制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资源,防范网络欺凌和不良信息的侵害。同时,培养教师在数字化活动中应具备的数据安全保护和网络安全防护的能力。


五是培养教师利用数字化发展专业的能力。应培养教师利用数字技术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学习与分享、教学实践反思与改进的能力,围绕数字化教学相关问题开展教学研究以及利用数字技术资源实现教学创新的能力。


2024年9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师AI能力框架》,从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观念、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人工智能与教学法整合、人工智能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五个层面,界定教师的人工智能价值观、知识、技能及实践应用能力,并从获取、深化、创造三项能力进阶水平阐释各项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升级,我们还要进一步关注教师的AI能力提升。



04


《教育家》:在谈到培养教师数字素养时,我们需要回应两种不同教育场景,一种场景是数字教师将给学生带来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另一种场景是数字教师可以担任通识性知识传授,使人类教师有更多精力研究和实施个性化教育。不管是哪种应用场景,人机协作是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体现,您认为如何促进数字教师与人类教师更好的合作?


杨宗凯:未来,数字教师将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现在的数字教师大多是基于语言或文本交互,元宇宙时代数字教师的形态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应用场景也会更加丰富。如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中心一直在研究数字人,未来每个人都能拥有独特的数字人,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数字人教师,这种教师的形象将极大程度地靠近人,“数字人+自然人”双师协同教学局面将逐渐实现。在这种背景下,我认为人类教师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一是明确教育“ 变”与“ 不变”的关系。数字教师的应用其实映射着教育中的“变”,教育场景、环境,教学内容、模式,学习方式和育人理念都会随着技术改革而发生变化,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目标、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原则不会变。对于“变”与“不变”,人类教师应该以“ 不变应万变”,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


二是做好角色转换。处在“人际+人机”的时代,人类教师应与数字教师形成互补、协同、创新的关系。数字教师扮演人类教师的事务助手、教学助教或合作教师等角色,人类教师则需秉持人类高于人工智能的核心观念,更多关注学生自身价值的塑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和批判思维。


三是学会与智能工具共处。数字教师将扮演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角色,为教师和学生赋能,改变师生之间的授受关系。而人类教师在与数字教师的合作关系中要做好三个“学”,即学技术、用技术学、与技术一起学,让数字教师为己所用。


四是注重伦理安全。人类教师要坚持“数字向善”,正确认识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度警惕可能产生的隐私、伦理、公平、安全等风险,避免数字教师滥用造成教育关系失调,推动应用的合理化、科学化和人性化。



05


《教育家》: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数字教师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仍待深入观察,信息的虚假性、技术成熟度不够、人机交互体验待提升等问题,不是简单的技术进步就可以解决的。您也谈到人类教师要坚持“数字向善”,技术伦理也是重要问题,这需要我们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


杨宗凯:新技术的涌现无一不伴随着深刻的伦理考量,数字教师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更是预示着一系列复杂议题的浮现。试想,当数字教师因算法偏差而做出误导性决策,甚至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时,我们如何精准界定责任归属?比如,一个基于AI的数学教学助手给出了错误的解题步骤,导致学生在考试中失分,这时,是技术开发者、教育者还是系统本身应承担责任?随着AI技术的持续精进,未来我们是否应赋予数字教师某种形式的“权利”,比如对其创造的教育内容进行产权保护?另一个令人担忧的场景是,数字教师可能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遭受恶意攻击,或被利用执行破坏性行为,我们该如何构建坚固的防线来抵御这些潜在威胁?此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这一经典难题也如影随形,如何确保学生的个人信息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妥善保管,避免泄露?


面对这些多维度的挑战,国际社会已积极行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例如,今年1月,欧盟率先发布了《人工智能教育法》,旨在规范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英国紧随其后,推出了《教育中的生成式AI》报告;5月,新加坡制定了《生成式AI治理模型框架》;6月,欧盟再次发力,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EUDPR:EDPS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保护的首个指南》;7月,西班牙也发布了《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使用指南》。这些报告与政策不仅深入剖析了AI在教育应用中遇到的挑战,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鉴于此,教育领域的全面准备显得尤为重要。


从学生层面出发,教育者应将技术伦理教育深度融入课程、教材及校园文化的每一个角落,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全方位增强学生的技术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比如,可以设计课程让学生探讨数字教师在决策过程中的透明度问题,或分析某次AI教育工具导致的争议事件,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伦理判断力。


对于教师而言,加强伦理意识和提升技术运用能力至关重要。人机协同教学不仅是未来教育的趋势,更对教师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每位教师都应掌握与数字教师有效协作的方法,同时学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设定并维护伦理边界。例如:对于数字教师生成的教学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包括但不限于对知识点的准确性验证、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对科学实验的严谨解释等。


教育管理和研究者则要推动建立明确的教育伦理准则和行为规范、严格的信息审核与监管体系。这些准则和规范不仅要涵盖数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职责范围,还应明确其应用界限,确保技术应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最后,技术研发者需关注人机交互的友好性和个性化服务的精准性。通过优化界面设计,让数字教师能够以更加自然流畅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深度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需求,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路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武汉理工大学视频号

期待你的关注


武汉理工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湘蓉

编辑:李颖

责编:朱可馨

审稿:黄嵩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