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光】张国良,中国碳纤维的“追梦人”!

教育   2024-12-10 10:22   湖北  


从碳纤维分子式不会写的门外汉

到实现碳纤维国产化的专家

他带领技术团队

一举打破发达国家的垄断

加快了我国高端应用市场

国产碳纤维替代进程


曾荣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特别贡献奖

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等荣誉


他就是我校77级校友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人称“碳痴”的国家高层次人才

张国良



他是追求卓越的科研人

也是实践致知的企业家

接下来

就让我们一起

走进张国良校友的故事


技术渴求 勤学不辍之路


张国良1956年出生于江西九江庐山脚下一个绿水环抱的小村庄。小时候,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探险家,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浓厚兴趣。在村里看到柴油机就走不动了,在旁边盯着研究,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地问老司机。那个时候,他就知道柴油机有四冲程,是柴油的燃烧推动了曲轴的旋转。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研究技术也成为他最大的爱好。


▲ 青年张国良


高中毕业后,在乡里当通信员,工作之余,他学会了修装无线电收音机和电视机。当时,张国良还发明了电话会议机,拿到了县邮电局技术革新一等奖。提起那段岁月,张国良回忆道:

“我能把当时上百种晶体管、电子管收音机、扩大机的线路图记得滚瓜烂熟,随手就能画出来,后来收看毛主席追悼会的转播,就是用我自己装的小九寸电视机。”


做公社干部,这在当时来说是相当不错的工作。但张国良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他想继续读书。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意气风发的张国良走向了考场。毫无悬念,他很快就收到了湖北农业机械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的录取通知书。虽然没有被第一志愿无线电通信专业录取,但张国良对机械制造专业的热爱也丝毫不差。他说,只要能学技术就行!


难关当前 勇开创新之境


1982年春天,张国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连云港纺织机械厂,在那里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革命性的无梭织机技术的成熟和各地发展经济的需要,国内建设了大量的纺织工厂。但一窝蜂式的上马,并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导致之后整个纺织行业的效益都不好,全国纺织行业出现全面亏损,银行惜贷,工厂停产,工人下岗。


在连云港纺织机械厂即将宣告破产之际,张国良临危受命,担任厂长。当时的他,心中唯一想的就是让相处十年的工友有饭吃。


▲ 1992年,连云港纺织机械厂厂长张国良

新研制出的第一台纺织后整理设备烫光机


回忆起如何带领工厂走上正轨时,他说:

“就是依靠技术创新,做自己能做的、该做的事情。”


在庞大的纺织设备体系里,后整理设备是个小众产品,大厂不愿干,小厂干不了,当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张国良就瞄准了这一小众产品,发挥自己爱钻研的特长,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带领大家硬是做出了成套的后整理设备。


设备虽说做出来了,价格也比进口的低很多,但很多人不相信一个小小的连云港厂能生产出这样的高精尖设备。


为了推销产品,张国良咬牙买了辆吉普车,一年跑了7万公里去拜访客户,跑得后面的弹簧都松了。到了1996年,工厂在市场上完全站住了脚跟,产品也形成系列,能与进口设备一比高下,并逐步替代进口。


▲ 张国良在车间现场讨论技术问题


在工厂渐入佳境时,连云港市纺织系统却有不少的纺织企业开始不景气,出现亏损。市领导找到张国良,先是表扬,后是希望继续接手困难企业,责任心特别强的张国良从1996年到2002年一共接收了3家濒临破产的纺织企业,安置了1800余名下岗职工


碳纤维梦 为国分忧之志


经营企业多年,张国良逐渐有了一定的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他也因此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2005年3月,张国良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时,从几位材料专家那里了解到,碳纤维是国家重要战略新材料,国外对我国长期严密封锁,自主研发碳纤维制造技术与装备非常迫切。


从那天起,张国良就萌生了投身碳纤维产业化之路的想法,以求改变我国在这一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在几十趟南下北上的调研中,张国良听到的全是专家们的质疑。


“作为一个企业家,要有敢于冒风险为国家分忧的责任心!哪怕倾家荡产,也要造出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


不认输的性格加上“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信念,让张国良一心扑在了碳纤维事业上,在连云港郊外一片长满芦苇的盐碱滩上开始了产业化攻关。


▲ 张国良在碳纤维车间现场听取碳纤维生产情况


2008年,张国良带领员工创建了湿法碳纤维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建成国内第一条千吨规模T300级碳纤维生产线,打破了国际对我国碳纤维市场的长期垄断。


在国家急需高强碳纤维的情况下,又率先在国内实现了干喷湿纺的关键技术突破和核心装备自主化,建立了国内首条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该成果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9年,在进口碳纤维受限、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张国良建成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个万吨级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大幅加快了我国高端应用市场国产碳纤维替代进程。该项目也荣获国务院国资委“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2023年以来,张国良打造出全球首个单体规模超过两万吨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实现了碳纤维生产规模从千吨级到万吨级的跨越,还完成了T800级碳纤维预浸料项目建设,加快C919国产大飞机复合材料的国产替代。


▲ 张国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对于如此巨大的成就,张国良说这不是他一人的功劳。他说:“碳纤维是国家重大战略材料,其研发及产业化是世界级的科技难题,我国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付出了几十年的艰辛努力,是他们把碳纤维从理论到实践,研究到一个新高度。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把碳纤维真正做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感恩在心 反哺母校之情


“无论离开多久,走得多远,无论顺境逆境,我都是母校的孩子,母校都一直帮助我。”


在首届理工故事展演会上,张国良饱含深情地讲述。遭遇困境时偷偷回母校寻求精神力量,在研究“碳纤维”过程中母校有求必应,张国良最终实现了碳纤维国产化的梦想,填补了我国高性能碳纤维的空白。他说,母校是求知的场所,更是心灵的港湾,“卓越”是母校给予他最大的力量。


在学校2024年毕业典礼上,张国良受邀回到母校,作为校友代表赠言毕业生:“家国情怀是支撑一个人事业的基础!”作为恢复高考的受益者与见证者,他肩上承载的不仅是个人梦想,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责任,是家国情怀支撑他十几年磨一剑。


在他投身碳纤维产业化事业之初,面对的是技术封锁、资金短缺、市场不成熟等重重困难。为了攻克一个难关,他曾经74个日夜不曾离开工厂,甚至在控制室的长条凳上坐了3天3夜


他说:“正是在校求学期间培养的自强与坚韧,让我敢于迎难而上,相信自己能够突破技术壁垒,打开一片新天地。”他勉励学弟学妹们:“请相信你们的人生拥有无限可能!


▲ 张国良在学校2024届毕业典礼上讲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多年来,张国良累计向母校捐赠2000余万元,助力学校教育事业。2023年12月由张国良向学校出资建设的国良楼(先进材料制造装备实验楼)正式揭牌,大力推动先进材料制造装备与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发展。


▲ 国良楼揭牌



校友张国良

长存家国梦、报国志

以敢为人先、坚韧不拔的精神

激励着武汉理工学子

不断探索未知

攀登科技高峰

迎接挑战 勇毅前行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

创造更多理工辉煌!


武汉理工大学视频号

期待你的关注


武汉理工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社会合作处、机电学院

通讯员:洪小锋、张德来

编辑:熊奕佳

责编:朱可馨

审稿:赵衍民、辜志强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