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中国电建:秦岭深处的“绿色充电宝”

科技   2024-12-24 21:04   浙江  


绿电出秦岭,蓄能山水间。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气势磅礴,上、下水库镶嵌在秦岭深处的群山之间,波平如镜、雾气氤氲。
12月12日,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镇安抽水蓄能电站实现全面投产发电。该电站是我国西北地区首个开工建设的“超级充电宝”,也是服务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大工程。中国电建团队用实际行动为陕西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为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电建智慧和力量。
四月四投创纪录
独特的地理环境、充沛的水资源,让秦岭成为了我国的中央水塔。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所在的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秦巴山地,位于秦岭地槽褶皱系的南秦岭印支褶皱地带,这里地形复杂、山大沟深、山河相间,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安装4台35万千瓦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通过两回330千伏线路接入西安南750千伏变电站,建成后将发挥调峰、调频、调相、储能、系统备用、黑启动等六大功能,成为西北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点。
2016年,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该电站由国网新源投资建设,中国电建所属西北院设计,水电三局、水电十五局承建,中南院监理。
“用电高峰时,上水库的水流下来冲转机组发电,然后流向下水库,用电低谷时,机组从电网吸收电能将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作为势能存储起来。”镇安EM1标项目部执行经理李宁介绍道。
相较于传统机电安装工程,抽蓄机电安装呈现出工程规模宏大、安装设备繁多复杂、安装质量要求更为严苛、技术复杂程度大幅提升、协调工作艰巨以及设备运行工况错综复杂等显著特性。面对如此棘手的状况,项目团队意识到,怎样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无虞、质量上乘且高效有序地推进,已成为横亘在建设者面前的首要问题与挑战。
项目部从施工总体策划到机电设备的制造环节、安装流程以及调试阶段,全方位实施精益化与标准化管理策略。针对施工进程中的重点难点予以精准把控并持续优化改善,在工程进度、技术质量、绿色环保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努力铸就精品工程典范。
自机电安装工程开工以来,镇安EM1标项目部始终秉持“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企业精神,紧盯目标任务,统筹施工节点与进度,加强质量安全精细化管理,凝心聚力、高效履约,历经1400多天的生产建设,连续一百多个日夜的调试冲刺和运行管理,圆满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既定目标。
蓄能蓄力勇拼搏,四月四投创佳绩。在全体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下,镇安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于2024年9月12日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于9月16日投入商业运行,3号机组于11月7日投入商业运行,4号机组于12月12日投入商业运行,比合同工期足足提前了6个多月,这一惊人的速度再次刷新了抽蓄行业的新纪录,跑出了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关键技术勇突破
工程开工以来,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诸如:施工环境复杂、交叉作业频繁、点多、面广、工期紧、任务重,设备安装精度及工艺要求高等问题接踵而至。项目部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力以赴推进施工建设,彰显公司机电安装品牌硬实力。
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是水电三局首个独立自主完成整机调试的项目,难度高,任务重。为了尽快掌握抽蓄机组调试的关键技术,彻底打破长期以来由外部专业团队主导调试的瓶颈,项目部联合内部试验室,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精心策划,全体成员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全力以赴投入到这场艰难的技术攻坚战之中。
从首台机组投产前到最后一台机组投产,一支由20多名技术骨干组成的调试攻关小组迅速组建而成,制造安装公司试验室主任与EM1标项目部执行经理两位指挥长,坐镇指挥中心,带领团队成员集思广益,攻坚克难。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采用“两班倒”工作模式,争分夺秒加快调试工作步伐,最终顺利完成57项抽水工况试验、90项发电工况试验、12项工况转换试验以及28项涉网试验,各项试验数据均满足设计和电网要求,一举拿下四台机组的调试通关任务。
这是水电三局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建设征程上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实现了水电三局在该项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为后续抽蓄机组自主调试工作开创了先河,奠定了坚实基础。
攻克难题有良策
镇安电站地下厂房内布置有两台300吨桥式起重机,在桥式起重机安装中,最大件重量约为50吨,起吊设备布置高程851米,桥机设备安装高程是864米,洞室内拱顶高程是878米,如何在狭小的场地内布置180吨汽车吊,在高度有限的洞室将两台桥机设备吊装就位,是个“卡脖子”的难题。
项目部生产施工人员迎难而上,认真分析桥机单件设备的参数,根据其重量、外形尺寸挑选合理的起吊设备,然后利用制图技术现场模拟桥机部件的摆放、起吊设备的布置及整个起吊过程,经过多次的模拟和现场考察,最终确定了最优的吊装方案。
吊装方案经过评审和审批后,项目部给自己设定了更高的目标:在10天内完成两台桥机的吊装工作。
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项目部积极联系业主,协调设备供货厂家按照现场的要求进行桥机设备的装车运输,从设备装车方向到设备发货的先后顺序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布置,最终仅仅用了8天时间就完成了两台桥机的吊装工作,赢得了业主及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
2021年,由于地下厂房地质原因,整体开挖交面时间滞后了近两个月,为了确保首台机尾水肘管安装节点工期,项目部组织土建、主机、电气、辅机施工人员对开挖交面后的各个工序详细的进行了分析,从垫层混凝土、钢筋绑扎、肘管安装、辅机埋管安装、电气埋管安装等各个工序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及工作衔接一一进行了研究和布置,最终在项目部的精心组织和施工人员的通力合作下,仅用了43天时间就完成了首台机尾水肘管的安装,比合同要求的工期节约了47天。
发电机定子作为机组发电的核心部件,其制作流程极为繁琐,施工环境要求亦堪称严苛。工艺标准明定,现场必须满足空气洁净度以48小时以内防尘棚内无肉眼可见灰尘附着,温度需稳定维持不低于 15℃之境,场地周围距离定子基座2~3米范围内温差不大于3℃,湿度不大于70%。
为破解此棘手难题,项目部经过勘察研究,于厂房安装间匠心独运地搭建定子组装防尘棚,以化解现场环境困厄,防尘棚内配备照明、加热、除湿、通风及温控等完备设施,严控工艺要求与施工质量。
绿色低碳保生态
镇安抽水蓄能电站位于秦岭自然生态保护区,项目部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践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坚定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落实绿色发展要求,追求高效、低耗、环保。项目部在保证安全、质量等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材、节水、节地、节人力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使之成为与自然和谐共生、适应经济环境的绿色工程。
在西磨沟营地、蛤蟆坪营地、开关站设计中,项目部合理避让高陡边坡与不稳定岩体,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原貌,避免水土流失;在场地规划方面,对钢筋加工厂、恒温恒湿库、封闭库、综合加工区等场地位置进行合理布局,严格按照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进行设计规划,使现场平面布置呈现出合理、紧凑的良好态势,将节约施工用地这一目标落实到极致。
施工现场规划实施绿色低碳施工方案。土建施工中采用木模板施工工艺、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并通过科学合理地编排施工进度,显著提高了模板的利用率与周转率,大幅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情况。在混凝土脚手架施工环节,创新性地使用盘扣承插式脚手架,有效削减了传统扣件材料的用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利用。
地下厂房与地下洞室施工现场配备了先进的通风换气系统,采用洒水降尘措施,营造健康良好的作业环境,极大地减少了职业危害的发生。施工现场优先选用低噪声、低能耗、低排放的设备,实现节能减排降耗。同时,巧妙运用隔离围挡措施,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噪音污染、光污染,有效降低了对周边居民的干扰与影响。
项目部还积极引入 BIM 技术等一系列契合绿色施工要求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坚决限制并淘汰落后的施工技术,有效避免了因返工而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从而实现了人力、材料等资源的高效节约。与此同时,大力倡导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全力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突破,为工程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绿色活力与发展动力。
镇安EM1标项目副经理杨小兵说:“工程投产后,可实现与西北地区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联合协调运行,减少机组调停,每年可消纳富余风电、太阳能发电量12亿千瓦时,有效缓解西北地区窝电和弃风、弃光问题。年均节约标煤约11.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0.5万吨,二氧化硫约0.28万吨。”

蓄能秦岭深处,点亮三秦大地。中国电建以雄厚的技术实力完成建设任务,以央企的责任担当践行绿色低碳理念,镇安抽水蓄能电站四台机组正源源不断地输出潺潺绿电。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中国电建用实际行动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保护秦岭中央水塔,奋力绘就美丽中国精彩画卷。

来源:水电三局 中电三建

备件网
水泥备件网_水泥行业官方采购招标平台产业链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