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校区20周年院系建设成果
砥砺奋进二十载 迎来艺路百花开
——艺术学院
学院发展历程
艺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7月,位于大学城校区,下设音乐学系、器乐系、声乐系、舞蹈系以及艺术教育中心。其前身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艺术系,2002年设立音乐表演本科专业,2004年增设音乐学、舞蹈学本科专业。音乐表演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获评A级。200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音乐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党建为引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融合,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赓续中华文脉中推动传统音乐舞蹈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用艺术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为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服务“国之大者”培养更多优秀的文艺人才、产出更多优秀作品。
01
匠心打造原创精品,彰显艺术办学特色
学院拥有一支潜心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59人,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1人。毕业于专业音乐学院及北京舞蹈学院教师占比94%,高级职称比例教师占比58%,国外留学归来教师及海外进修教师占比42%。多名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多类项目;获得“金钟奖”、文化部“文华奖”、“丝路文化贡献奖”、“荷花奖”,以及“鲁迅文学艺术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刘丁副教授荣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作品银奖
张晓峰教授获第十四届“文华奖”音乐作品创作优秀奖
梁军教授获第十六届全国音乐作品(交响乐)评奖小型作品组优秀奖
马波副教授获第十七届全国音乐作品(合唱、室内乐)评奖优秀奖
2017年9月,室内乐团获文化部“丝路文化贡献奖”
2023年12月,梁军教授获第十一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高健教授舞蹈作品《秋日后》参加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终评展演
学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坚持“以原创作品为引擎,带动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办学思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守正创新,以持续的原创作品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鲜明办学特色,先后创作演出大型交响清唱剧《先行者—孙中山》、室内乐组曲《秦粤时空》、舞蹈专场《美丽中国》、大型组歌《我的家 我的国》、合唱音画《粤韵新声 听见广东》、歌剧《刑场上的婚礼》等多部艺术作品,在业界产生强烈反响,引起关于“华工原创”的讨论。这些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元素的原创作品,通过师生的舞台实践与演出,以艺术感染力唤起青年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认同,真正做到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在艺术实践中彰显思政育人成效。
原创歌剧《刑场上的婚礼》于2023年在广州大剧院首演,并于2024年在广州大剧院连演三天,演出吸引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近20家媒体采访报道。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万山红在观看演出后表示,华南理工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打造出这样一部全新的文艺作品,呈现如此精湛的表演,让人感到钦佩,“很振奋,我们的歌剧后继有人,为师生们点赞!”
交响清唱剧《先行者—孙中山》
室内乐交响组曲《秦粤时空》
舞蹈专场《美丽中国》
大型原创交响组歌《我的家 我的国》
合唱音画《粤韵新声 听见广东》
原创歌剧《刑场上的婚礼》
媒体视野下的《刑场上的婚礼》
02
创教演一体化协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院始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赓续艺术创造、艺术表达和艺术传承,提出“应用先行,特色鲜明”的教学理念,统筹设计“创作引领,教演协同”的课程体系,推动“教学-实践”融合,“创作—演出”贯通,形成“思政浸润,创作引领,教演协同”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发展输送了更多符合当代需求、拥有宽阔音乐视野与精深艺术修养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学院目前拥有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粤剧艺术)”,广东省教育厅“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器乐培训基地”、广东省文化厅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广东省社科联 “广东省音乐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科普基地”、华南理工大学当代音乐创作中心和歌剧中心;同时拥有教学实践实体——华南理工大学青年交响乐团、青年合唱团、室内乐团、交响管乐团、青年舞蹈团。学院调动各实践平台与学术研究基地统筹协作,连续多年举办艺术青春实践音乐会、专业技能大赛、新年音乐会等艺术实践演出活动,年均130场。实现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的高度融合,提高育人成效。
艺术青春专业实践音乐会(第40期)
艺术学院第七届专业技能大赛
华南理工大学2024新年音乐会
03
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服务社会成果显著
基于“思政浸润,创作引领,教演协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艺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众多毕业生成为专业团体的中坚力量,如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广东歌舞剧院等;有的选择高校教职,如西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有的选择在媒体就业,如腾讯、广州日报,助力文化传播;更有投身军旅、支边建设的壮志青年,彰显艺术人的责任与担当。近几年,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落实率保持98%以上。
近十年来,共有560余人次获国内外专业比赛奖项,涌现出全国“强国一代新青年”、团建省级奖项、广东省优秀学生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达80余项。多次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二等奖,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广东大学生舞蹈大赛一等奖,合唱团获广东省第十二、十三、十五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金奖,广东大学生校园十大歌手等。
艺术学院合唱团荣获广东省第十二、十三、十五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金奖
萨克斯四重奏《为萨克斯而作》获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器乐节目(乙组)一等奖
合唱荣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甲组)一等奖
学生多次获得“敦煌杯”全国民族器乐比赛一等奖
学生获得“华乐杯”等奖项
学院坚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获文旅部通报表扬。参加庆祝香港回归15周年文艺晚会、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央视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文化部“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党和国家重大演出活动,得到高度赞誉。
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获文旅部通报表扬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
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学院坚持以文化艺术服务湾区建设,落实广东省“双百行动”共建,开展广东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赴揭阳、鹤山等地举办专场音乐会等,普及高雅艺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学院坚持大中小一体化,为学校对口帮扶的隆江镇创作原创歌曲《隆江调》,学院连续多年组建美育浸润计划教学团队,赴普宁、惠来等地开展美育课程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等。
奋进二十年,扬帆再启航!艺术学院将秉持初心,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积极传播高雅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建设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高地,成为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传承基地。着眼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艺术人才,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积极力量!
欢迎关注大学城校区建设20周年系列活动
https://www2.scut.edu.cn/scutnxq/dxcxqyx20znxlhd/list.htm
-- END --
信息来源 |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排版 | 崔军、郑凤妮
一审 | 陈小平
二审 | 刘泽奖
终审 | 叶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