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回顾 | 中提琴演奏实践中的学术思维——以胡梅尔的集锦曲为例

学术   2024-11-01 21:41   广东  


2024年10月31日(星期四)下午14:00,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优秀本科教学系列公开课第一讲在室内音乐厅举行。本次活动由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杨帆老师主讲,以胡梅尔的集锦曲为例来探究中提琴演奏实践中的学术思维。出席本次活动的有陈小平书记、陈刚毅副院长,活动由陈刚毅副院长主持进行。

在公开课正式开始之前,陈小平书记致辞,她表示优秀本科教学系列公开课活动的举办不仅是艺术学院在教风学风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各位老师教学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的良好平台。并提出在未来学院教风学风的建设过程中会加入对学习或练琴优秀同学的评比等活动,更好地推进艺术学院教育工作的开展。






















公开课伊始,杨帆副教授首先点明本次公开课的主要展开的两大方面,求知欲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强调二者在音乐表演课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日常学习的视唱练耳、乐理、中西方音乐史等课程为例,表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会立竿见影,需要学生们不断地学习与探索。

其一,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考级各级别对曲目的要求为切入点,从而引出在音乐会中所演奏出的音乐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微妙联系。通过对集锦曲的英文名称向外发散联系,解释了集锦曲是由配剧音乐、舞剧、歌剧、电影音乐等音乐中选出若干乐曲辑成。从19世纪开始,出现了声乐和器乐相互崇拜的现象,声乐歌唱家认为唱的越像器乐越厉害,而器乐演奏越像声乐越好听,为了实现歌曲的歌唱性,则需要解决乐器的调整问题,如在圣桑所写的《动物狂欢节》中通过低音提琴的演奏来模仿大象的沉重感的视频中,让同学真切的感受到器乐的形象性。以低音提琴为例,想要表现出乐曲的音乐性不仅需要注意弓的调整,还要注意到泛音的运用,二者缺一不可。此外还强调了结构的重要性,将前者与胡梅尔的结构进行分析对比,反映出音乐设计的重要性,主要描写了胡梅尔的音乐作品,包括引用莫扎特的《唐璜》,波莱罗舞曲,宏大激情的结尾等元素,并探讨了谱子的使用与意义。紧接着在歌剧的演绎中探讨了莫扎特的《唐璜》在胡梅尔作品中的应用,强调了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细小的处理同时也探讨了在演奏中也应适当的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并提出了可能的改进想法。

其二,主要讨论了音乐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强调对谱子理解的重要性。包括对作曲家的了解,对曲子背景的理解,对音乐术语的认知。此外,杨帆副教授还分享了自己音乐会以一次开头的例子,强调了对音乐风格的理解和对谱子的理解的重要性。同时也探讨了如何正确演奏装饰音,并对现代演奏习惯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到了对乐谱的理解,以及歌词的理解。通过探讨一段音乐的歌词与结构,以及其音乐性格的变化,从而去分析感受各个引用选段的不同。如《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的小提琴变奏曲。在欣赏之后对音乐效果进行了讲解,包括速度变化,旋律走向,并对一些具体的音乐细节进行了讨论,提出对于如何处理和优化的看法,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次公开课的开展,丰富和拓展了学生们对音乐史的了解,使学生们在接下来学习过程中对作品处理的方面的理解有着更加深刻的表现。同时也促进教师间的沟通学习与交流,更好地促进艺术学院教风学风工作的开展。






扫码关注

华南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


文字:李夏彤

图片:韩靖阳

排版:李文芊

初审:胡舜方

复审:陈刚毅

终审:常敬峰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