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听闻各种富豪的传奇故事,他们或在商场上纵横捭阖,积累巨额财富;或在奢华中享受人生,尽显富贵荣华。然而,有这样一位富豪,他的故事却如同一股清流,在喧嚣尘世中独树一帜,令人震撼,更令人肃然起敬。他就是被称为 “中国百校之父” 的田家炳先生。
01
少年磨难,商海崛起
田家炳先生于1919年出生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的一个书香门第。
他的父亲田玉湖,凭借着祖上的庇荫从事瓷土买卖,家境殷实。但田玉湖并未因财富而骄奢,相反,他心怀慈悲,乐善好施,对贫困之人总是伸出援手,在当地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被尊称为 “玉湖公”。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田家炳自幼便耳濡目染了父亲的善良与美德。
父亲不仅重视他的教育,早早将他送入私塾接受知识的启蒙,还教导他背诵《治家格言》,将 “勤、俭、诚、朴” 的理念深深植入他幼小的心灵。这些品质如同种子,在田家炳的心中生根发芽,伴随他一生,成为他为人处世的准则。
然而,命运的轨迹在1935年发生了急剧转折。父亲的突然离世,如同一座大山轰然倒塌,家庭失去了主心骨。年仅16岁的田家炳,不得不中断学业,辍学回家,肩负起家族生意的重担,接手父亲的广泰兴瓷土行。
从此,那未完成的学业成为他心中永远的遗憾。或许正是这份遗憾,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日后生根发芽,促使他决心在有生之年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受完整的教育。
18岁时,田家炳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勇气,踏上了前往越南的征程。他试图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推广家乡的瓷土生意。初来乍到,他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作为外来者,他既要应对当地黑社会的威胁恐吓,又要遭受殖民政府的敲诈勒索。但田家炳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在困境中开辟出一条道路。
他成功创立了泰安隆瓷土公司,并与同乡携手开办茶阳瓷土公司。仅仅两年时间,他便凭借着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出色的经营能力,将公司发展成为越南最大的瓷土供应商。
战争的阴云无情地笼罩了这片土地。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如两场猛烈的风暴,彻底打乱了田家炳的商业计划。
尤其是汕头被日军占领后,瓷土运输线被切断,瓷土生意遭受重创,无奈之下,他只能放弃多年苦心经营的事业,带着家人背井离乡,前往印度尼西亚。
印尼的气候为田家炳带来了新的机遇。他敏锐地察觉到这里适宜种植橡胶,于是毅然决然地将多年积蓄投入橡胶生意。
经过一番深入考察,他先后开办了 “超伦” 和 “南洋” 两家树胶厂。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极具前瞻性。随着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橡胶厂利润丰厚,他的财富如滚雪球般迅速积累。
此后,他又抓住时机,开办了印尼首家塑料薄膜制造工厂,进一步拓宽了商业版图。在30岁出头的年纪,田家炳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眼光,成功跻身印尼富豪行列,成为众人瞩目的商业新星。
02
功成志善,倾囊兴教
但命运似乎总喜欢考验人的意志。1958年,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再次波及田家炳的事业。在美国的鼓动下,蒋介石参与印尼的叛乱行动,印尼政府随后展开大规模整治,许多亲国民党的华侨遭受牵连,企业资产被没收。
尽管田家炳并非亲国民党势力,但为了家人的安全和未来,他不得不忍痛舍弃在印尼辛苦打拼多年的成果,将业务重心转移到香港,并举家迁往香港定居。
来到香港后,田家炳如同一位敏锐的探险家,迅速发现了皮革生意这片尚未被充分开发的商业蓝海。香港当时的皮革市场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这让他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经过多日考察,他决定在元朗的屯门海边购置30多万平方尺的海滩,通过移山填海,创造出一块适合建厂的地皮。随后,他创办了田氏塑料厂,专门从事人造革制造。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技术领先,他不惜重金引进外国先进的机器设备,聘请日本工程师负责安装调试并培训职工,同时邀请英国技师指导日常生产。
田家炳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他深知只有高品质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他注重技术创新与进步,带领团队不断研发,使工厂能够生产出1000多种满足不同需求的人造革产品,迅速打开了市场销路。订单纷至沓来,工厂规模不断扩大,先后成立了田化化工厂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尽管经历了1965年的银行挤兑、1967年的骚乱、1973年的原油价格猛涨、1975年的世界经济大衰退等一系列严峻考验,田氏企业依然稳如磐石,不仅屹立不倒,反而发展成为当时香港最大、东南亚地区首屈一指的人造革制造厂。
田家炳也因此荣获 “香港皮革大王” 的美誉。1982年,时任香港总督的尤德爵士亲自为他颁发英女皇荣誉奖章,这无疑是对他商业成就的高度认可,此时的田家炳已成为香港家喻户晓的亿万富翁。
然而,就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田家炳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当时的香港,正值经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众多富豪们纷纷摩拳擦掌,试图在这片商业沃土上进一步拓展商业版图,争夺首富之位。但田家炳却与众不同,他毅然选择了一条与众人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商界的一股 “逆行者”。
1982年,他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举动——将自己名下能够带来巨额财富的4栋工业大厦挂牌出售,套现10亿元。当众人都在猜测他是否遭遇困境或得罪了什么人时,他却宣布要用这笔钱成立一个纯公益性质的非营利组织——田家炳基金会,并将每年数千万的收入全部投入到教育公益事业中。
这一决定在香港社会引起轩然大波。许多富商对他的行为表示不解,甚至嘲笑他 “脑子糊涂”,连合作多年的商业伙伴也难以理解他的做法。然而,田家炳不为所动,他坚信 “给子孙留财富,不如给后代积德”。
1983年,第一所 “田家炳” 幼儿园——香港保良局田家炳幼儿园成立,这标志着田家炳基金会在教育公益领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1984年,65岁的田家炳做出了更为重大的决定。他将化工厂的经营权交给子女,同时规定每年至少拿出工厂利润的10%用于公益事业,自己则全身心投入慈善教育事业。他甚至将个人财产的80%拨给基金会,用于慈善捐款。他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更多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
田家炳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源于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他在印尼生活多年,又有机会走访欧洲各国,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教育对个人成长、创业以及国家繁荣的重要性。他深知,经济发达地区之所以繁荣,关键在于教育的发达。因此,他决心用自己的财富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改革开放后,田家炳终于有机会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痛心疾首。家乡与香港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许多地方连学校都没有,田间地头到处是失学儿童。
这一幕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也更加坚定了他为家乡和祖国教育事业奉献的决心。从那时起,他开始在全国各地捐建学校。从家乡的广东省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开始,他的足迹逐渐遍布全国34个省市区。
03
简朴善举,德馨永传
在慈善道路上,田家炳并非一帆风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如一场猛烈的风暴席卷而来,田家炳的皮革生意遭受重创,基金会的资金也变得紧张起来。
此时,他刚刚向大陆地方政府承诺捐建20所学校,资金链的断裂让这一承诺面临巨大挑战。尽管他可以向大陆方面解释情况,但在他心中,孩子们的教育刻不容缓,学校建设每耽搁一天,都可能影响孩子们的未来。
于是,在2000年,82岁的田家炳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卖掉了自己居住37年、市值超过1.2亿港币的花园洋房,以5600万港元的低价出售,所得款项全部投入到内地的几十所学校建设中。此后,他和太太一直租房居住,却依然坚持每年向内地捐款,用于学校和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18年7月,田家炳先生在中国累计资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约20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捐赠建设了1800多间乡村学校图书室、29所医院、近130座桥梁和道路,以及200多宗其他文娱民生项目。他的善举如点点繁星,照亮了无数人的求学之路,改善了众多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民生状况。
然而,田家炳先生自己的生活却极其简朴。他没有私家车,日常出行大多选择地铁、公交或步行;每月生活花费仅3000港元,饮食起居简单朴素。儿女结婚,他一切从简;自己80岁生日,也不摆酒席庆祝。他的衣物总是缝缝补补,一双鞋穿了十年,袜子补了又补,一直戴着款式老旧的电子表。他将节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投入到慈善事业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无私奉献。
2018年7月10日上午,田家炳先生因病与世长辞,享年99岁。他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熠熠生辉。在遥远的太空,有一颗编号为2886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 “田家炳星”,这颗星辰如同他的化身,永远在天际闪耀,见证着他为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田家炳先生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充满大爱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财富和行动,为无数人点亮了希望之光,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