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街道退役老兵柏家修:青春献给橄榄绿,红心向党永不忘

文摘   2024-10-25 18:32   云南  

双江街道退役老兵柏家修


戎装虽解,军魂犹在;岁月流逝,本色不改。在双江街道,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曾身披戎装,保家卫国;如今解甲归田,依旧初心如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退役军人。让我们一同走进柏家修的故事,感受那份炽热的家国情怀。



参军报国 青春无悔

柏家修,1947年出生于双江街道宝山村委会摆依寨组,他自幼父母早逝,靠着牧羊度过了艰苦的年少时光。1965年18岁的柏家修怀着满腔的热血与报国之志,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开启了他充满荣光的军旅生涯。


边境作战 捍卫家国

参军三个月后,柏家修被分配到边境作战。说起那段在边境的岁月,他总是感慨良多,现在仍记得茫茫荒野上、崇山峻岭间,寒风凛冽,刺骨的冷意穿透单薄的军装。尽管如此,这段时光也是他最为自豪与荣耀的时刻。

在边境的那些日子,有两件事始终让他难忘。一次晚上部队参与伏击敌人,紧张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远处传来了细微的脚步声和低沉的交谈声,敌人渐渐逼近,指挥员一声“可以开枪!”,瞬间,枪林弹雨袭来。在混乱中,他亲眼看见一名年轻的战友腿被子弹击中,鲜血迅速染红了他的裤子,但他们没有时间停留,只能咬紧牙关继续战斗。最后,他们成功俘虏了一名敌人并向上级上报。

另一次,一群身着便衣的敌人企图趁着夜色偷偷越过国界线,以逃避即将到来的抓捕行动。柏家修和他的队友们早已在此等候多时,静静地潜伏在边境线的角落,与敌人们展开殊死搏斗,将敌人击退。然而,却有一名队友在战斗中不幸牺牲,他的身躯永远地倒在了这片他誓死守护的土地上。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誓死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


不畏艰苦  积极争优

当时的部队生活条件艰苦,每个月只有几块钱的补贴,吃穿用度都十分简朴。柏家修回忆起有一次参与伏击活动,为追捕敌人,他所在的部队在荒草丛生的隐蔽之处伏击,一伏就是整整48个日夜。这48天里,他吃喝睡都在草堆里度过,靠着干粮和压缩饼干充饥,晚上枕着枪和装备入睡。

在部队的五年多时间里,柏家修表现优异,连续五年被评为 “五好战士”。在射击考核中更是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优等”。“当时指导员和队友都会夸奖我!”讲到这里,柏家修的自信与自豪流露在脸上,眼神里熠熠生辉,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退役返乡 发散余热

1970年,柏家修退役回村。1975年,到岔河供销社代销点工作。1982年,任摆依寨队长。1991年,担任宝山村公所总支书记。1992年,被派往乡办企业高平茶厂工作,任技术员。他以身作则,带领村民们大力发展生产、种植、搞水利,继续着自己的奉献生涯。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作风,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家乡的建设发光发热。

在柏家修的影响下,他的儿子柏光学投身参军,儿子柏光森服务家乡,现任宝山村党总支委员。父子两代人,生动演绎了责任与担当的薪火相传。

如今,柏家修已步入晚年。看着祖国的发展,柏家修说道:“我们的祖国现在是越来越强大了,老百姓也越来越富裕,这让我从心底里感到无比自豪。而且,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着我们这些抗战老兵,我真心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和贴心的政府而感到幸福和满足!”

边境线上的英勇岁月,仍是他心中最珍贵的记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着后代不断前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军歌嘹亮,奏响青春华章;热血报国,铸就钢铁脊梁。柏家修,只是众多退役军人中的一个缩影。他的故事,是忠诚与担当的生动写照,更是奉献与传承的壮丽篇章。当我们回望双江退役老兵们的军旅生涯,应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在各自的岗位上拼搏奋进,为双江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文:党建办(宣传)

编辑:岳紫欣

审核:普悦


嶍韵双江
宣传精神文明建设,传播基层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