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动以“沧海桑田,双城辉映”为主题,邀请深港两地历史文化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讲述深港双城的故事,探讨深港双城融合发展的未来。香港地方志中心总编辑刘智鹏、副总编辑刘蜀永,香港珠海学院萧国健教授,深圳文史学者陈林、尹昌龙、杨宏海等30多位专家学者将莅临活动现场,共同探讨深港双城故事,展示深港两地史志研究成果,推动深港双城融合发展。
届时,中心馆二楼银树展厅还将举办深港地方史志研究成果展,分享包括深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深圳市志》、中共深圳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编纂的《中国共产党深圳历史》以及香港中华书局出版的《香港史读本》、香港商报出版社出版的《港深地名故事》在内的共40种书籍的推荐书目,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感受到深港两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深圳和香港一衣带水、同宗同源,两地7000年前即同属“咸头岭文化”(亦称“大湾文化”),约1700年前同属东晋时设立的宝安县,明万历元年(1573年)新安县的建立标志着两地又一段共同历史的开启,至今已经走过了451个春秋。
“新安”之名,蕴含着“革故鼎新,去危为安”的寓意,这一名称无形中预示了深圳与香港两城未来发展的文化脉络,或者说是两者共同的基因。
新安县的治所坐落于今天的深圳南头古城,辖境广袤,覆盖了现今深圳市的大部分区域以及香港全境。这是深港地区在历史上第一次单独组建成为一个县级行政区,这也是如今人称新安“世界最牛县”的主因。甚至有专家指出,中国地域文化的几大显学,在敦煌学、西藏学、徽州学之外,随着深港两地的不断交融发展,或许会形成一个展现海洋意象的“新安学”——中国历史上的县域大多抵海而止,新安县属地均属沿海地区和离岛。这一特点,反映了明代中叶经略海洋的意识,海洋基因渗透到深港两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性格的方方面面。
山川风物,乡情撩人。深港这两座同宗同源、同语同俗的“双子星座”般的城市,正从“同源分流”走向“同向互补”。如今,香港这颗“东方之珠”正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深圳一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新时代共创双城辉映的历史新篇章。
11月24日 10:00-12:30
/地点/
深圳图书馆中心馆 五楼报告厅
/主办单位/
香港联合出版集团、香港地方志中心、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深圳出版集团、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
/承办单位/
香港中华书局、深圳出版社、香港商报、深圳图书馆
/参与方式/
1、活动面向12岁以上读者开放。
2、参与活动无需预约,现场座位有限,先到先得,坐满为止。
3、请遵守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勿大声喧哗,勿将食品、饮料带入活动场地。活动过程中,请将手机等发声装置置于静音状态,勿随意进出走动。未经授权,请勿使用闪光灯或专业摄影设备。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4、活动中嘉宾观点不代表深圳图书馆立场,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深圳图书馆所有。
《深圳市志》共计九卷(基础建设卷、改革开放卷、第一二产业卷、第三产业卷、经济管理卷、政党政权卷、法制政务卷、教科文卫卷、社会风俗卷),含84部分志,总计1200多万字。全书述、志、记、传、图、表、录诸体并用,以志为主。是深圳建市以来编修的第一部市志,全面记述1979年深圳建市至2000年间,深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与现状,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深圳地情书。
全面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深圳地区党组织活动情况,并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深圳地区的历史。
六部区志均为各区建区后的首部区志。福田、罗湖区志记述时间为1979至2003年,盐田、南山、宝安、龙岗区志记述时间分别为1998年至2005年,1983至2003年,1987至2003年以及1993至2003年,主要记载各区建制、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民俗等方面的历史和发展状况。
全书分为“杀出一条血路 深圳因改革而生”“敢为天下先 率先探索市场取向的改革”“增创特区新优势 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探索科学发展新路 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新时代新担当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五章,全面系统总结了深圳改革开放的实践历程。
为《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姊妹篇,记述了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在开放创新、集成创新、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展示了深圳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国家自主创新型城市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及经验。
18万余字的嘉庆《新安县志》编纂于1819年,是深圳地区最后一部古县志,也是最后一部记载包括深圳、香港地区“全史”的官修县志。嘉庆《新安县志》(点校本)是截至目前最为准确和完备的点校版本。
古代卷记述了距今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深圳地区的历史进程,厘清了“宝安县”“东莞县”“新安县”与“深圳”的历史关系,是深圳历史文化研究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代表了深圳地方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填补了深圳官方通史著作的空白。近代卷延续古代卷,记述了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深圳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历史进程。
该书是对深圳境内1024个村落及深汕特别合作区179个村落的普查,是历史上第一次查清深圳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方面的家底和档案,分三辑八卷(一辑:宝安卷、光明龙华卷;二辑:福田南山卷、罗湖盐田卷、龙岗卷、坪山卷、大鹏卷;三辑:深汕特别合作区卷)。
作为广东省扶贫志编修试点单位,深圳率先完成市一级扶贫志编修工作。该书全面记录40余年来深圳扶贫事业发展的历程。
深圳是全国创办城市综合年鉴乃至街道年鉴最早的城市之一,1985年《深圳年鉴》(原名《深圳经济特区年鉴》)创刊,至今已连续出版39卷,并形成以《深圳年鉴》系列丛书(正本、双语版)为主导,区级年鉴、街道年鉴、专业年鉴为支撑的编纂格局。
一套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反映深圳历史文化精华的丛书。其中,廖虹雷《深圳民间节俗》填补了相关研究空白;张一兵、曲文《深圳炮楼探秘》全面记述了深圳炮楼的面貌与特点;程建《深圳古诗拾遗》以诗窥史,为读者提供了深圳地区古代诗歌的面貌和重要诗歌介绍;彭全民《深圳掌故漫谈》为读者介绍了当地各种掌故和人物故事。
由深港两地地方志机构合作推出,通过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展示中英街百年沧桑,揭开其一街两制的神秘面纱。
该书时间上限为1898年英国政府与清王朝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下限为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日。以中英街的街区为核心,按地方志横排门类、纵述史实的体例,记述中英街的历史沿革、街区格局、商业贸易、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民间往来、人口来源及姓氏、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内容。
深圳首部入选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的志书,全书记载鹏城社区基本概况、明清时期大鹏所城建制、文物遗存、民俗民情、开发与保护等情况,还收录了大量相关的碑刻和历史文稿。
首部全面探寻深圳人文地理的大型图文丛书,题材包含人物、自然、地理、科技、艺术、创意、历史人文等。
自2014年5月起,已完成四阶段,分别是1980-1992、1992-2002、2002-2012和第四季(科技篇、法治篇)。目前进入第五季《深圳口述史·深港故事篇》。
《深圳文史2023》邀请本地专家学者、作家、出版人等,对“历史变迁”“四大古墟”“非遗传承”“本土方言”“特色美食”等主题进行挖掘,帮助读者了解深圳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文化传承。
分两册八个部分。从“历史上的深圳”开篇,总述深圳自然地理位置,历代行政区划设置沿革,历史时期气候与环境变迁等深圳历史发生、发展的背景。其后以时间的演进为线索,按“先秦时代”“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南汉时期”“宋元时期”“明代”“清代”分章叙述深圳地区的核心史事。
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宗教 、民俗等方面,展示、剖析古代深圳迈向文明时代、融入华夏家族、打造军事重镇、扼守经贸咽喉、筑就海防要塞和屹立抗英前线的发展历程。
以“纵横交错(以时间为主线,同时有专题的组合)”“点面结合”的方式,全景式展现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发展历程、重大事件、成功经验等。
从三大要素市场(劳动、资本、土地)、两大主体(国有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两大体制(开放型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七个层面出发,剖析深圳市经济领域改革创新的实践探索及历史贡献。
“滨海客家”指历史上从闽粤赣聚居地迁向沿海地区的客家人,形成与山地客家文化有所不同的新质文化。全书配有近200幅图片。
网上征集“港深地名故事”,通过找寻相同地名,了解背后渊源,结集成册,讲述港深合作交融的故事。
国内第一部完整记述招商局蛇口工业区1978—2018年从酝酿、创办、发展到转型升级全过程的历史著作。
由团结香港基金成立的香港地方志中心,汇集众多社会贤达和专家学者,编纂首部《香港志》。目前已出版《总述大事记》中/英文版、《香港志•自然》五卷四册,包括:《建置与地区概况人口》《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计划于2027年完成第一轮修志工作。
港九大队的历史是香港抗战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份。本书是迄今为止有关港九大队最系统的历史纪录,也是香港第一本军事志。
香港首部乡志。打鼓岭乡位处香港北部都会区东部,与深圳接壤,见证香港发展的诸多重要转折,即将迎来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香港首部村志,帮助读者了解香港史、新界史、内地及香港两地关系史、华侨史和客家文化。
本书关注历史上香港与国家的互动,用大量史料说明香港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独特地位,以及中国因素在香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既有知识性,又易于阅读的香港历史知识读本。上篇从史前写到九七回归,就每个历史阶段选取若干主题;下篇论述香港社会的发展特点,尤重香港与内地、与世界的紧密联系。
选取中环、上环两个香港最早发展的区域,揭开鲜为人知的香港历史趣事。
作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即对该城及其邻近地区作田野考察,书中所载如参将府、节孝祠、报德祠、东莞会馆、天主教育婴堂等古迹,或早已湮没,或不复原貌,藉文字以流传。
本书以华人出洋前往加州为案例,探讨香港在华人移民史中的地位。作为华人移民的“中介之地”, 香港既是资金、货物、资讯不断往来流动的枢纽,也为移民提供各种与家乡保持联系的方法。
本书在香港和东亚历史背景下重新讨论1941年香港战役,并由此提供对二次大战军事史以及二十世纪初香港政治与社会历史的观察。
本书既是合作撰写香港史的佳作,也是香港史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使读者得以追索香港历史发展轨迹,从而辨认自己的成长足迹,找到自己的根。
历史上与今日香港关系最为密切的方志为《新安县志》。《新安县志》除了记录新安县的人、事、地、物,也保留了不少重要的地方文献,对重构香港历史有重大帮助。
作者将其《香港前代社会》及《香港古代史》等书内容整理重组,形成自上古至清代中叶有关香港古代史之通论式著述,亦为该领域权威之作。
精选数十处香港地名,探究当地历史文化,讲述生活趣事,并藉手绘水彩地图,一窥地方风貌。
本书为香港地名研究提供了有用参考。香港有600多条乡村和4000条街道,名称背后的故事,就是一部活的香港历史文化大全。
本书以专题研究的形式,从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对粉岭的历史、原居民、宗族、经济和宗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多面的探讨。
全面、系统、权威的香港史中文著作,涵盖史前至1997年的香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全书条理清晰、考证详实、简明易懂,适合普罗大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