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博士带着“火星”莅临信丰七中

文摘   2024-10-01 23:57   江西  

中科院博士带着“火星”

莅临信丰七中


火星,中国来了



为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跨学科学习的思维方式,2024年9月30日,信丰七中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博士,为15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跨学科的科学盛宴——《火星,中国来了》。

讲座一开始,郑博士便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抛出了一个问题:“此刻,我们头顶上那颗最亮的星是什么?”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气氛热烈。郑博士把握这个契机,将古代天文智慧与现代科学成就巧妙融合。古代天文观测者们仰望夜空,精心绘制星座图谱,并努力解读宇宙运行的奥秘;时至今日,现代科学家则凭借尖端的望远镜、卫星及探测器,对宇宙的遥远角落进行深度探索…自古以来,人类对宇宙星空的追求便如同一场永无止境的壮丽冒险,从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到遥远天际的银河,那浩瀚无垠的宇宙总是以其神秘莫测的面貌,激发着人类内心深处的好奇与向往。
踊跃回答

“我们伸出右手给地球点个赞”,郑博士让学生们跟着一起伸出右手,“这就是地球自转的方向。”简单的讲解方式,让复杂的地理和天文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与此同时,郑博士还不时穿插英语术语,为所讲解的内容做出国际化的解释,使学生们在了解天文知识的同时,提升了英语语言能力。
“火星上有运河吗?航天器如何抵达火星?火星人长什么样?火星上可以种土豆吗?”这一系列问题抛出后,同学们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出了各式各样精彩的答案。郑博士也详细介绍了火箭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让同学们了解了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状态。通过物理和化学的知识,解释了火箭为何能够升空并抵达遥远的火星。



中国航天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认识火星,他播放了一段视频,那是来自火星的回响,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那片遥远而陌生的土地,聆听火星独有的寂静与呼唤。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不仅仅是对未知领域的征服,更是对生命存在可能性的深切探寻。从“水手号”首次飞掠火星,到“勇气号”“机遇号”在火星表面的勇敢漫步,再到“洞察号”对火星内部结构的深入探测,每一次尝试都凝聚着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敬畏与好奇。

在讲座的尾声,郑博士强调了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他说:“真正的学习是跨学科的学习,学科融合的方式是最佳的学习方式。”他鼓励同学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培养跨学科的综合素养。整场讲座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风趣幽默,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信丰七中的学子们纷纷表示,本次“火星,中国来了”科普讲座不仅让他们对火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让他们认识到了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
在郑博士精彩的火星探索讲座结束后,现场气氛依旧热烈非凡。为了延续这份对宇宙探索的热情与梦想,信丰七中报告厅内进行了一场“书香校园,正版生活,绿色阅读,文明上网”万人签名活动,将今日之盛况与未来之愿景紧密相连,这不仅是对郑博士讲座的一次热烈回应,更是信丰七中学子的一份承诺。




讲师介绍


郑永春,博士,人称“火星叔叔”,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地球化学专业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理事兼宣传外联组组长。被授予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有功人员奖、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奖、全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美国天文学会卡尔萨根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奖等。著有《飞越冥王星》《神奇的新能源》《科学原来这样学》《浩瀚的宇宙密码》《火星零距离》《太空地图》等20多本科普图书。

END





来源|信丰县第七中学




文化信丰
文化信丰——再小的个体,都值得记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