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国》对话时代人物,传播创新精神,致敬科学力量。
在中国,有这样一位杰出的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整复外科主任李青峰教授。他创建了面部预构移植重建技术,被国际同行称赞为“颠覆式创新,中国式换脸”;他所带领的学科连续14年蝉联《中国医院及专科声誉排行榜》最佳专科排行榜整形外科第一名;连续11年蝉联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 整形外科专科第一名。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李青峰教授团队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三项重大成果:完成了国际上首个创伤性纤维化治疗的小核苷酸药物、干细胞介导皮肤再生的新技术、新型脂肪组织的冷冻存储技术。他亦是“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整复外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先后主持了10余项国家与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在Lancet、Ann Surg、Cell Rep Med、STTT、Nature Aging等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是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RCSED外籍Fellow、美国整复外科协会AAPS外籍Fellow;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整形外科分会会长。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强调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和服务方式的转变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整复外科也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产学研优势,融合3D打印、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推动医疗领域与科技创新共同赋能健康中国建设。作为国内一流的整形外科医教研中心,上海九院整复外科是如何顺应时代变化,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领跑的?是什么驱使其挑战“头面部毁损”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当前的医疗质控监管工作在整复外科领域开展的现状如何?老百姓们关注的“看病难”问题又当如何解决?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是如何应用到整复外科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需要怎样的变革?一名合格的整复外科医生的职业素养是什么?未来的整复外科又将怎样进一步发展?
带着这些疑问,主持人李策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整复外科主任李青峰有了一次相约问答。李青峰在《绿色中国》中表示:上海九院整复外科正致力于三大核心任务:培育杰出医师、推动科技创新、以及服务社会。同时,我们正积极构建一个融合国际化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旨在依托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专业优势,为民众切实解决医治难题。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融入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兴技术,以精准服务于创伤修复,力求在形态与功能上实现精确修复和再造,从而完成精准医疗。他认为,对一位严重伤残的病人来说,给予他健康的形态和功能,不仅是赋予其生存的意义,更是对生命尊严的尊重与体现。这一目标的实现,正是整复外科长期以来的核心议题与不懈追求。在DRG医疗改革背景之下,老百姓们的“看病难”问题要想得到更好的改善,不仅需要努力去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生,还需合理规划并整合未来的优质医疗资源。在国家提出了科研成果要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要想推动科研创新到研究实践,产出更多提升疾病治疗水平的药品、技术或者设备,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其中,坚实的临床资源是基础,包括丰富的临床队列、完善的生物样本库以及杰出的PI研究团队。此外,落地的成果转化政策、临床与转化并重的考核机制同样不可或缺。从科研选题到实验室验证,再到平台构建及吸引投资实现产业化,企业家与研究人员需各展所长,明确角色边界与目标,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和决策机制,引入以成果转化为目标的耐心资本,方能有效促进成果转化。
当李策问到“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及仙者不可为医”的古训在当下应该如何理解?李青峰教授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工作者,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尤为重要。即便某些治疗可能无法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但出于对患者的关怀,我们必须勇往直前。手术刀虽冷,但医者之心必须温暖。这不仅是衡量一位医生是否具备从事这一崇高职业特质的关键,更是我们共同的坚守与追求。
以下为精选的节目对话实录:
学科建设的坚厚基础为医疗服务提供强有力支持
李策:
说起整复外科,可能普通人的第一反应是“变美”“变年轻”诸如此类的医学整容,然而整复外科的内涵远不止如此。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上海九院整复外科的发展历史,以及整复外科的服务范围都有哪些?
李青峰:
上海九院整复外科在整形与修复重建外科领域内享有盛誉,这一荣耀源自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卓越贡献,我们在学科建设上已积累了坚实的基础,为迎接未来的挑战奠定了强有力的支撑。当前,我们的工作重心主要在这三方面:一是培养好医生,二是做好科技创新,三则是服务好社会。同时九院整复外科致力于加强国际合作关系,一是已经成为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的整形与修复重建的培训中心;二是与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的基地进行合作,进行一些他们的医生培训;第三则是和俄罗斯谢东诺夫大学的再生医学研究所的合作,在再生医学领域进行一些联合攻关。此外,还贯穿有一些新技术,诸如AI、3D打印、干细胞治疗、基因编辑等,和所有医学学科一样,应用于整复外科领域,这些技术不仅为整复外科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与解决方案,更标志着医学领域的一个崭新起点。
医学发展冲击“换脸”难题:脸面预构重建技术赋生命意义
李策:
作为国内一流的整形外科医教研中心,上海九院整复外科在科研成果转化和学科科技竞争力上都是连续多年排名第一的,那么您说过整复外科不仅是医学,也是人文和艺术。2017年,您率领团队发明的面部预构移植重建技术在国际上被称为颠覆式创新,又被称为“中国式换脸”。是什么驱使您向头部毁损这样艰难的任务发起挑战的,其中包含哪些医学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为我们分享一下?
李青峰:
面部预构移植重建技术,我们通常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俗称的“换脸”,这种说法比较通俗和易于理解;还有一种叫做“毁损面部重建”,这种说法更准确地描述了患者的特征。试想,如果一个人的面部遭受严重损伤,他将如何继续生活?国外有一部电影叫《夜半歌声》,是最早的医学人文关怀的启蒙,主角因为受伤导致面部变形,没办法和大家见面,因为大家见了他会觉得恐怖和害怕,所以他只能呆在阁楼里面。后来他用歌声打动了大家,但不能与人们交流。这部电影深刻地揭示了人不仅仅是生命的存在,更是社会的存在,这两者有着不同的意义和要求。其中最直观的要求是,一个人需要有一个能够代表自己的“面孔”,以便与他人交流。面部是这一“代表”的核心。为了让一个人活得有尊严、有意义,他们需要一张能够代表自己的脸。因此,对于头面部毁损的修复,如何为他们重建一张脸,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长期以来,这一直是全球性的医学难题。然而,上世纪末的科索沃战争和两伊战争导致大量面部受损伤员的出现,以及医学技术的积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这两个契机推动医疗行业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突破点,需要为伤者“换脸”。自2000年以来,全球学者都在努力攻克这一技术难关,我们团队也从那时起加入了这场医学技术的竞争。
医疗质控协同行业完善共推规范化高质量服务
李策:
2023年5月4日,11部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不是意味着对于医疗美容行业的监管更加严格了,那么对于行业的准入、药品和器械的流通,有没有更加严格的标准,又当如何加强关于临床的质控工作?
李青峰:
近年来,医疗领域呈现出一个非常积极的趋势,那就是各方正齐心协力从多方面提升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在监管层面,应该是有很大的改善的。医疗质量控制作为近几年来推出的新举措,我们也希望通过对医疗领域的督促和检查来完善医疗供给的方式与方法,从而达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实际上,质量控制对整形外科领域产生了积极的 影响,不仅是在上海地区有所体现,而且已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正朝着提供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的医疗服务目标迈进。
“看病难”亟待解决:加强优秀医生培养和优质医疗资源分布
李策:
老百姓经常觉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的过程很煎熬,而且挂号排队的时间很长。上海市的医疗机构逐步开展了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DRG付费改革,那么DRG的实施,对于上海九院整复外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如果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您认为关键的症结在哪里?可以怎么做呢?
李青峰:
一个字:“难”,这个“难”指的是获得恰当且高效的治疗。人们普遍渴望寻求那些能够提供正确治疗的医院和医生。这背后反映出一个核心问题:合格医生和优质医生的培养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我们本不必涌向三甲医院治疗普通感冒这类疾病,这些问题本应在二级医院和社区医疗中心得到解决。但患者往往不放心,追求更好的医疗服务,这涉及到优秀医生的培养和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布问题。通过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生,并结合未来优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我相信我们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并改善民众面临的“看病难”问题。
新型医疗技术赋能“脸面再造” 提升医学新高度
李策:
我们注意到3D打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在您创建的“换脸”技术中,也应用到了3D打印,那么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最新突破为我们分享?
李青峰:
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医疗技术同时也是工业领域的革命性技术,近年来在工业产品制造中的应用前景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它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增强了产品的安全性与精确度。在医学领域,3D打印技术的应用也已有多年历史。例如,我们整复外科自2000年初就开始利用这项技术对颅面损伤患者进行三维模拟。3D打印技术在医学上解决了三个关键问题:首先,它支持了精准治疗的实施;其次,它使得植入物的定制变得更加精准,以往依赖经验评估,现在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精确制造;最后,它在医学教育和培训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项技术的意义尤为重大,尤其是当它与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时,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培训效果上都带来了显著提升。在骨骼结构、复合组织、三维结构的精准对接等人体应用方面,3D打印技术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在面部重建手术中,3D打印技术更是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因为要重建一张与患者原有面部高度吻合的“脸”,其精确度要求极高。例如,鼻子需要与呼吸孔对齐,嘴巴需要与口腔对齐,眼睑需要与眼睛对齐。每个人的面部结构都是独一无二的,受伤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通常需要先利用三维数字打印技术模拟出需要重建的面部,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确的预构和重建。
众多案例已经证明,3D打印的模型与面部轮廓能够实现完美的匹配。如果没有这项新技术的问世,“换脸”手术可能还会面临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不仅推动了医疗技术的进步,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李策:
目前,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在知识检索助力科研以及多模态智能诊断方面都有了一些突破,那么上海九院在这些方面有没有应用呢?您怎么看待人工智能在整复外科的应用前景?
李青峰:
人工智能的应用无疑是令人振奋的,正如当年AI的突破给围棋界带来的震撼一样,AlphaGo和AlphaZero分别代表了人工智能在不同算法层面的成就。在AlphaGo的技术逻辑支持下,我们已经能够将大量的X光片或病理组织片等历史数据应用于形态学诊断,通过输入和学习,AI能够高效准确地诊断新病例。而AlphaZero的模式则不依赖于大量案例的对比学习,而是能够更自主地进行思考,这种思维逻辑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极为重要,可能与医学各个领域的进步紧密相关。
例如,有人构想建立一个AI医院,其中所有的初诊都由AI完成。初诊结束后,大约只有10%到20%的病患需要与医生面对面交流,基本是那些需要高年资医生诊断的复杂病例。通过AI处理的海量数据和其强大的思考能力,许多简单的病症可以得到初步解决,从而大幅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医生可以将工作重心放在解决那些更为复杂的病例上,这将极大地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AI在简化和分析海量数据方面的能力也是革命性的。当病例数量达到数万甚至数十万计时,人类很难从中寻找规律,而AI则能从这些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这一应用突破了人类能力的局限,预示着AI将医学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从这个角度来看,AI不仅能够优化诊疗流程,还能够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医学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注重产学研一体化:扎实临床基础 匹配以成果转化机制
李策:
医疗相比于其他行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因而科技成果转化更为复杂。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重大科技成果平均转化率仅为20%,而医疗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足8%,真正实现产业化更是不足5%,从您的实践经历看,您觉得当前医疗成果在产学研一体化的过程中有哪些障碍是需要克服的?
在过去,很多研究人员往往追求的是发文章、评职称,很多的研究成果并不能直接用于转化。随着国家对成果转化的重视,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应该如何改变考评机制,从而有效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的落地?
李青峰:
我们研究的目标是开发药品、技术或设备,以提升疾病的治疗水平,这一要求非常高。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满足于发表学术文章,更重要的是提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这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果研究仅停留在论文阶段,那将是非常可惜的;而如果能够形成实际的药品、设备、技术和新治疗方法,医学将会迎来飞速的发展。
目前,我们致力于在生物医药领域为科创中心的建设贡献力量,这与各大医院及其特色专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创新研究的范围广泛,其中一个核心要素是扎实的临床基础,包括充足的临床队列、完善的生物样本库和卓越的研究团队。除了这三者之外,良好的转化机制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具备有效的转化机制的情况下,研究成果才能从论文阶段顺利转化为实际产品。
李策:
国际上有很多成功的成果转化平台,譬如芝加哥大学以Arch Venture Capital牵头的成果转化平台、孵化出莫德纳(Moderna)公司的Flagship Pioneer、剑桥大学科技园、梅奥诊所-亚利桑那州立大学(Mayo-ASU)的医工结合教育项目以及医疗科技加速器MedTech Accelerator。目前在国内,国家高度鼓励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以及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医疗领域的成果转化除了需要完善的成果转化政策和条例以外,还应该具备研究型医院、有GMP实验室的产业园区、政府扶持资金以及以成果转化为目标的市场化产业基金有效协同。国内的成果转化目前差距有多远?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什么?
李青峰:
这不仅仅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更是社会创新生态构建的问题。首要的是,每个医学学科在拥有坚实的研究基础后,都应充分发挥其潜力;同时,我们必须寻找并衔接社会的转化机制,比如吸引投资基金、推动产品落地、以及需要优秀的职业经纪人等,这些都是构建完整创新生态的关键环节。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各级部门的协助,我觉得当前的生态建设已初见成效。
以整形医学为例,近年来我们实现了众多项目的转化。通过与顶尖研发机构、领先医疗机构、主要基金以及产业园区的紧密合作,我们成功孵化了十几个项目,这让我们有信心在未来3-5年内看到一批由我们机构乃至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或药物获得批准,并最终融入到日常医疗实践中。这样的进展不仅展示了我们创新生态的活力,也为未来的医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李策:
您和您的团队完成了三项重大的科研成果转化,研发了国际上首个创新性纤维化治疗的小核苷酸药物,发明了干细胞介导皮肤再生的新技术,突破了人体脂肪组织作为修复材料的难点,这些都是一些比较成功的转化案例。我们都知道,科研成果的转化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需要院企合作和医工结合,还要有产业基金的助力与政府政策的支持。那么您是如何协调和处理各方面关系的,您觉得医生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李青峰:
从我们已有的几个科技成果转化中分享一些初步的经验:首先,研究内容应以实现技术革新为目标,即研究目的需要落地。这意味着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考虑最终是否能将成果转化为药品或设备。如果研究仅仅以发表文章为终点,而无法达到产品阶段,那么这样的课题就不适合进行转化。因此,我们对课题的选择必须慎之又慎。
当前的许多研究,要么致力于解决重大的基础科学问题,要么致力于解决重大的应用问题。在课题设立时,我们不能只追求短期成果,比如一些课题在发表文章后就无法继续深入,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因此,我们经常自问,课题完成后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如果课题完成就意味着研究的终结,那么这种模式必须改变。
其次,如果已经解决了应用层面的关键问题,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将其推向市场,吸引投资,将其转化为药品或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依赖于社会创新生态,例如,九院整复外科举办的整形医学产业创新大会和创新项目评审,为供需双方及转化方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当成果出现后,需要通过平台传播出去,吸引产业资本或社会投资资本的合作,共同推动产品的成型,即融入社会的创新生态。
一旦产品进入研发申报阶段,就涉及到复杂的商业行为。在科创公司与产品商业运作相结合的阶段,往往需要相应的专业人才。如果你不是企业家,那么最好将产品商业化工作交给企业家,而研究者则应回归实验室继续深入研究。总的来说,这些阶段是循序渐进的,一旦角色和目标定位清晰,就能更有效地转化成果。
肩负职业特殊使命 治疗更须有“爱”
李策: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及仙者不可为医”,在您看来,到底医者何医,您认为一个合格医生的职业素养是什么呢?
李青峰:
目前大家担心更多的是医生的职业素养,就像社会发展太快,人的心灵还没跟上,担心医学也是如此。一方面,医生在科研竞争中承受着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与其他职业不同,医生这一职业的核心要求是必须具备一颗爱心,正如历史上许多先贤哲人所强调的那样。目前,在医教研以及绩效考核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考核医生是否具备从事这一特殊职业的特质,尤其是是否有爱心。因为,在医学实践中,有些治疗是没有经济收益的,但出于医德和责任,医生必须去做;而有些治疗虽然可能带来经济效益,但出于伦理和专业判断,医生不能去做。如何衡量这些标准,这对医生而言至关重要。此外,我们治疗的不仅仅是疾病,更是病人本身。手术刀可能是冰冷的,但握刀的医生必须拥有一颗温暖的心。这正是医生职业与众不同之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同情心和责任感,这两者共同构成了医生职业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