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一曲《离骚》传唱千年
这里是
屈原故里
西陵峡畔
湖北宜昌秭归县
这里
山高崖陡
交通不便
以前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
现如今的秭归县
产业兴旺
农民富足
是什么让曾经的贫困县富起来
成为了
有12个“亿元村”的“硬核县”?
让我们一起来探寻
这里的致富密码
“今天在树上,明天在路上,后天到口中!”这是现在秭归县脐橙的“出山”速度。
要是回到十年前,这样的速度完全不敢想象。
过去,种植户运橙的老办法是背果下山,再用骡马运输。近60度的陡坡,路滑崖高,壮劳力一人一天最多背八百斤,运橙效率低、风险大、雇工成本高,即使丰产也不能丰收。
如今,动力电送到了田间地头。橙园里,种植户摘果、装筐、装车一气呵成,几分钟内,千斤重的脐橙就能坐着电动“小火车”到达山顶,之后再由电动小货车统一运送至脐橙加工厂。在政府扶持下,电动“小火车”已在当地果园推广开来。目前,秭归县已建成1200多条电动运输车轨道,惠及6万亩果园。
秭归脐橙从种植、运输、加工到销售各环节,全面进入绿色电气化时代:数字化种植园系统保障橙子品质,电动“小火车”和电动小货车跑出运输加速度,脐橙加工厂全电化生产线“上新”,网络带货开辟销售新模式。从“看天收”到数字化,电力赋予了脐橙产业新的活力和生机。
如今,秭归县脐橙种植面积40万亩,年产量80万吨。脐橙已成为秭归县的重要支柱产业。该县90%的乡镇、80%以上的建制村、70%以上的居民从事着与脐橙相关的产业,造就了12个“亿元村”。小橙子真正成为了当地居民致富的“黄金果”。
“我恨不得找个绳子把太阳拴起来,让它永不落山!”在秭归县,老乡们聊起村里的光伏电站时满脸笑意。
2014年,一项与阳光相约的脱贫致富工程在全国启动。在秭归县的大地上,光伏扶贫电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只要太阳出来,就能产生发电收益,村民们因此亲切地称这些光伏电站为“阳光存折”。
国网湖北电力累计在秭归县、长阳县、巴东县、神农架林区“三县一区”建成6座总容量1.98万千瓦的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236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提供2.37万个公益岗位,帮助9.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蓝板板”成了“金罐罐”!“每座光伏电站每年可为村组带来20万元稳定集体收益,让边远村落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起到了兜底作用。”秭归县供电公司驻茅坪镇花果园村第一书记李宜林向记者介绍道。不仅如此,村集体还可以利用光伏扶贫电站的收益资金设置公益岗位,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问题。
“阳光存折”给村民们存上了钱,让大家对美好生活有了期待、有了盼头。
经济要发展,电力需先行。
从1995年起,原电力工业部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统一部署,承担湖北省“三县一区”即秭归县、长阳县、巴东县和神农架林区的定点扶贫任务。国家电网公司组建后,继续承担湖北“三县一区”定点扶贫任务。2011年,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国家电网公司新增青海省玛多县为定点帮扶县。
一户户家庭脱贫改变了命运,一个个乡村脱贫完成了巨变。
除了产业帮扶,国网湖北电力持续推进秭归县电网建设,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供电保障能力,保障农村地区电能“进得来”“用得好”。
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国网湖北电力在“三县一区”建设村级公路247.5千米,解决39个村镇4.5万人饮水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实施41个医疗卫生项目,改善88所学校的办学条件。
2015年以来,国网湖北电力累计派驻“三县一区”挂职副县(区)长15人、驻村第一书记23人,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从通电、通水、通路基础设施建设到阳光扶贫、消费帮扶,从“输血”到“造血”,该公司多方面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
2019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秭归县退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20年4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定点扶贫的“四县一区”全部脱贫摘帽。
定点帮扶如同一束光
照亮了当地人民的生活
推动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
伟大进程
电力的加持
让乡村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记者|许恩萌 蔡红云 鲁惊蛰 雷勇
感谢|国网湖北电力 湖北宜昌秭归供电公司
责编|陆旻
执行审核|郑欣月
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