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出品的“高端品牌成衣”销售总额超千万元,30人被抓

时尚   2024-11-07 11:31   上海  

专柜售价万元的大衣,这里千元就能入手,批发拿货再打对折。兄弟二人经营小作坊生产“高端品牌成衣”,销售总额超千万元。

2024年5月,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经侦支队在工作中发现,有人在网上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售卖高端成衣品牌服饰,其售卖的价格甚至不到专柜价格的10%,这一反常的售价引起了民警的关注,并展开调查。经第三方专业机构鉴定,售卖的服饰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经过实地勘察、明察暗访,民警锁定了犯罪团伙的发货地点以及生产窝点,基本弄清了该犯罪团伙的成员架构以及运作模式。9月24日,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青浦警方在外省市一举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蒋某兄弟及犯罪团伙成员共30人,当场查获假冒品牌服饰成衣1700余件。

本文图均为 上海青浦警方图

嫌疑人通过线下实体店、网店、社交网络等平台进行销售

经查,蒋某兄弟二人原本在当地从事服装生意,因觉得生产自己工厂品牌的服饰利润低、销量也较差,便想到制作销售假冒高端品牌成衣,以此获利。2021年起,蒋某兄弟二人雇佣周某作为工厂管理人员,又招募李某等22人分别担任车间工作人员、仓库管理员等职务,从市场上购入相应的面料、辅料、商标用于生产假冒品牌成衣,再用提前准备好的防尘袋、纸盒进行包装。蒋某兄弟二人则充当起销售人员,以正品价格的10%在线下实体店、网店、社交网络等平台进行销售。2023年7月,为进一步扩大利润,蒋某兄弟又增开一处生产工厂,雇佣吴某等5人生产假冒品牌服饰。截至目前,已查证涉案金额超一千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蒋某、周某、李某等30人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被上海青浦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相关案例

1、近日,蚌埠市禹会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在小作坊内非法生产、销售假冒某知名品牌注册商标服饰的刑事案件。2022年8月至2024年3月,被告人付某某、石某某、潘某某在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购进服装辅料、布料、羽绒和吊牌等材料后委托他人加工成白板羽绒服,后将白板羽绒服缝上该品牌吊牌和领标,生产假冒注册商标的羽绒服,后通过淘宝网店对外销售,三人销售金额达人民币150余万元。2024年1月24日,经知识产权权利人鉴别,涉案品牌服饰均为假冒该公司注册商标的产品。

2、2023年4月,锦州铁路公安处消防支队民警在对一铁路厂房消防安全进行日常巡检时,发现一间厂房外围角落里堆积了大量成衣制品下角料,存在极大的消防隐患。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消防支队民警怀疑发现了一个制售假冒伪劣服装窝点,立即将情况汇报给锦州铁路公安处。经过研判,锦州铁路公安处成立了由刑警支队牵头的专案组。历时近一年时间,一条组织完备、分工明确的假冒注册商标服装链条被彻底催毁。本案中铁路公安机关共计抓获以王某为首的犯罪嫌疑人7名,现场查获假冒服饰成品和半成品11万余件,制假设备30台,假冒的商标5万枚,涉案金额超2000余万元。2024年3月,辽宁省沈阳铁路运输法院依法对这起利用廉价原材料进行加工、贴牌多个知名品牌服装的假冒注册商标案件进行了宣判,3名主要被告人分别被判处三年至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

3、今年一月,扬州高邮市民小刘在一家服装网店“淘宝”,商家宣称“反季节销售、厂家有折扣”,向她推荐了几款“正品”古驰、LV的卫衣、短袖,小刘一共花了700多元。然而,收到货后,小刘发现衣服不仅包装简陋,商标、面料都很粗糙,怀疑是假货,立即报警。经查,这些所谓的“大牌服装”都是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根据网店信息,警方很快找到了销售方钱某,发现他店铺中所售的高端品牌服装全是“一眼假”。据警方调查,钱某是这家工作室的领导,雇佣了五六个销售人员,专门对客户销售假冒的LV、古驰、巴黎世家等服饰。钱某交代,他是通过上线非法渠道,专门定制所谓的“高货”,而后低价在网店售卖。截至案发,该团伙涉案流水金额高达1900余万元。为了摧毁这一制假、销售产业链,警方又赶赴广东等地,将何某、宋某等制假源头一网打尽。据查,这些所谓的名牌服装都是通过分布于全国不同的小作坊生产。他们从市面上购买下家想要销售假货的这些商品的样式和材料进行制作,销售衣服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近日,当地检察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钱某、何某、宋某等16人提起公诉。最终,法院判处他们三年至七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来源:澎湃新闻)

      

Denim Union
《亚洲牛仔》是关注牛仔全产业链的一本月刊杂志,创刊于2007年,并于2017年与原《服装水洗》杂志合并,规格为大16开,高级铜版纸彩印,每期页数为156p,介绍牛仔纺织、设计、制造、水洗染色、流行趋势等,为牛仔行业提供全方位价值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