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能收获offer,我却被拒了?

时事   2024-09-24 10:00   湖南  

别人和我的条件差不多

为什么他能收获offer

我却被拒了?

面对相似条件的同学成功斩获offer,而自己却遭遇拒绝的情况,许多同学不禁心生困惑:“明明我与他条件差不多,为何他能顺利获得录取,而我却被拒之门外?”

国际院校在处理申请时,其发出的拒信常以竞争激烈、名额有限等通用理由作为答复,并不详述具体的拒绝原因。因此,识别申请过程中的关键误区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尽量规避这类不利情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剖析留学申请中一些常见误区和忌讳。

 01




申请文书缺乏个性

在留学申请过程中,以优异的学术成绩作为基础条件为众人所熟知,因此海外名校从不缺GPA达到3.9、SAT超过1500分或A-Level取得3A等卓越成绩的申请者。然而,许多学业上表现出色的学生,常因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或申请短文(Essay)未能充分展示个性和独特性遭到校方拒绝。对于国际知名高等学府而言,一份空洞的申请文书将使申请者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许多申请人使用流水线模板甚至抄袭网络文章,以为这样可以蒙混过关。实际上,国外大学招生官每年要审阅数以万计的申请材料,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千篇一律、陈词滥调的文书内容。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招生官,面对成百上千份雷同的文书,难道不会审美疲劳吗?招生官期待的是能够瞬间吸引其注意的独特亮点,这样的文书才能激发他们继续阅读的兴趣。一篇真诚真挚、观点独到、内容新颖的个人陈述,能有效避免被快速淘汰的命运。

此外,一些同学会用同一份通用文书去申请多所大学,仅更换掉目标学校的名称便草草了事。但他们忽视了每所大学及其专业项目的特点与要求。针对不同学校撰写申请文书,需要深入探讨为何选择这所学校、对该校特定专业的兴趣缘由,以及如何受到该校教师研究成果的启发等内容。同时,应结合自身学术背景、优势及未来发展规划来阐述具体计划。

只有那些高度契合自己特点、真实体现对目标学校的热爱与关注,并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文书,才能够帮助申请人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因此,申请文书的独特性和个性化至关重要!建议大家尽量亲自执笔,避免过于依赖模板。若需顾问协助,也请自行构思初稿,然后请求专业人士进行语法词汇方面的润色修饰,而不是全权委托他人代写,因为他们可能无法准确捕捉你的内在想法和独特经历。

另外,很多高校会在官方网站上提供关于个人申请文书撰写的指南和要点,从中可以了解到学校招生的一些偏好和侧重点。在动笔之前不妨先行查阅,更有针对性地准备自己的申请文书。

 02




过分吹嘘课外活动的“量”

国际高等学府,尤其是顶级名校,在关注申请者学术成就的同时,对学生的课外活动经历(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也给予了相当高的重视程度。这些经历不仅展示了申请者的实践技能和社交品质,更是其综合素质与软实力的有力体现。

基于这一认知,部分同学误以为参与的课外活动越多越有利,因此往往不加筛选地将自己所有触及过的、甚至是蜻蜓点水般的各类经历一并罗列于申请材料中。然而,大学招生官在审视课外活动时,更注重的是“质量”而非简单的“数量”。

当申请者列举课外实践活动时,应当避免以下三类不受招生官青睐的内容:

1.零散且无深度的活动

部分同学在申请材料中列举了自己短时间内参与的众多琐碎活动,例如短期到养老院志愿服务数天、参与过一两次公园环保活动等。这些短暂且缺乏连贯性的经历,会让招生官认为你对事物不够专注,缺乏持久性和深度投入。

建议各位同学,在课外活动的选择上不妨以精取胜。持之以恒地投入到某一项课外活动中,能更能彰显出你对活动本身的热爱与毅力,展现出你的奉献精神、时间管理能力以及潜在的领导才能,这些都是高等学府期望申请者所具备的优秀品质。

总结来说,招生官真正关注的是你在课外活动中的具体体验和收获,他们希望看到你的热情所在,看到你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实质性贡献以及成长历程,这才是评估的关键所在。


2.临时抱佛脚的活动

部分同学的课外活动集中在申请前的一段时间内,而此前几乎一片空白。因为他们意识到马上要申请大学了,而其目标大学需要这些,所以为了申请而“特地”参加课外活动。

针对这种情况,耶鲁大学前招生官曾说:“美国高校对于申请人只有三种归类:拒绝、待定、录取,而这类学生顶多归入待定。”

要知道,当你发自内心热爱某项活动并持之以恒,和纯粹抱着功利目的去做一件事,肯定是不一样的。

所以提醒大家,课外活动千万不要“临时抱佛脚”,应尽早规划,以积累更具竞争力的背景来申请更好的大学。

3.弄虚作假的活动

很多同学在描述课外经历时,猜想学校大概率不会认真背调核实,所以就随意夸大,甚至直接编造各种实习经历,这绝对是不可取的!

尽管背调的情况比较少,但也不能抱着侥幸心态。万一被查到了,被拒不说,甚至可能还会上学术黑名单,毕竟大学向来非常注重学生诚信问题,千万不要耍小聪明。

需要强调的是,课外活动在申请大学时固然重要,但并非决定性因素,它是一个加分项。

牛津大学的招生负责人说过,在申请名校的时候, 75%-80%内容都应该体现你的学术能力优势,很多同学可能有很优秀的课外经历,但如果过分强调,就会顾此失彼,因小而失大。

 03




推荐信没有含金量

在申请国外大学时,一般都需要提供 1-3 封推荐信。

推荐信通常是由熟悉申请人的第三者站在客观的角度进行评论,它对校方的招生评估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此其在申请材料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如果你只是随便找一位老师给你写推荐信,那结果大多不乐观。要想在成千上万份差不多的申请中脱颖而出,一份令人能留下深刻印象的推荐信将会是你拿到 offer 的关键之一。

所以,大家在决定邀请谁来写你的推荐信时,需要综合衡量一下,主要包含推荐人的自身实力以及对你的了解熟悉程度两方面。

如果可以找到一位和你所申请专业领域相匹配的老师或是工作中的领导,那是非常好的,这样他给出的推荐信就会真诚可信,并可以就你的专业能力作出更多评价和描述;

如果这位老师或领导在自己的领域有一定的学术成就、行业头衔,甚至还有海外留学经历,那就更棒了!这样他对你的专业评价就会显得更加可靠、有参考意义,同时也会对你接下来的海外学习生活更有共鸣和预见性。

建议大家,在请求别人写推荐信时,一定要事先与推荐人保持良好密切的沟通,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你未来的专业方向,更熟悉你的研究领域和专业能力,最终的推荐信才会言之有物。

在必要时,你也可以主动向其提供自己的个人作品、学术成就等相关的文件材料。

 04




简历冗长凌乱

简历(CV/Resume)作为留学申请的材料之一,其核心作用就是展示申请人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主要包括了申请者的硬件背景和软件背景。

简历须经过周全的组织,尽可能提供充分的细节,供招生官了解你的情况。

为此,大家一定要理解简历制作的核心,并提供针对性的素材,写太多无关紧要的信息或是没有把申请项目相关的经历整理好都属于不合格的简历。

美国 Bates College 招生主管 Leigh A.Weisenburger 曾说:“我作为招生官,我的简历都不超过三页,一名17岁高中生或20出头大学生的经历怎么会多到三页都放不下?”

招生官要看的是简历,而不是长长的活动列表。所以建议大家,大学申请简历尽量浓缩在一页之内,最多不超过两页。这个规则同样也适用于社会人士哦!

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写符合学校要求、喜好的简历,可以尝试前往目标院校官网查询,很多大学会给出一些简历的撰写要求或模板,对留学申请或今后就业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05




自我定位模糊

在留学申请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极端:

有些同学申请的是顶尖大学的课程项目,但自身缺乏有竞争力的学术背景或研究经历,最后失望连连;

有些同学拥有丰富的背景,但是他们可能因为持保守态度而放弃申请顶尖大学的项目,造成自身资源的浪费,后悔不已;

还有同学会申请尽可能多的学校项目,最后哪里给offer就去哪里,导致后续留学生活目标不明确,迷茫不堪......

因此,在申请前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非常关键!同学们需要结合自身的综合条件来匹配你能够申请到的项目。申请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你的申请结果带来不利的影响。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们非常理解,大家对名校都有很多的憧憬,可事实是,国际顶尖院校的申请门槛逐年上升,想要进入这些学校相对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并且,每多申请一所学校,要付出的不只是额外的申请费,还需要提交不同的论文和申请文书。如果你的成绩与经历与目标学校要求有较大差距的话,还是建议将精力投入到更有把握的学校申请上,立足现实,不盲目跟风。当然,如果你的背景非常优秀,也不需要妄自菲薄,可以大胆冲一冲。

建议大家,想要申请到适合自己的学校,事前做好功课,列出一份专属于自己的选校名单,具体可以从学校规模、地理位置、校风、专业强项等方面入手,考虑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学校。

此外,你还可以通过各校官网查询录取学生的要求及其他条件,并将选校名单分类(可按个人情况分为:有难度、有望进入、保底三个等级),然后在每个等级分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分散风险才能得到皆大欢喜的结果。

想要了解更多留学资讯,请扫码咨询!

文/图:易老师  编辑:李乐洁



知识博览报
关注中国周边安全,以军事、时政为主要内容,整合万千信息,提供独家原创,融新闻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版版精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