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新加坡“失宠”?中国富豪纷纷回流香港
创业
2025-01-27 10:31
北京
导
读
THECAPITAL
香港依然具有优势
本文3461字,约4.9分钟
来源 | 家办新智点
据相关研究显示,截至2023年底,香港的单一家办数量为2703家,是新加坡所有数量的两倍,2024年年底,香港家办整体数目或达3000家。
近年来,不仅香港的家办数量快速增长,从新加坡回流到香港的私行客户也越来越多。
近期,家办新智点访谈了几位香港资深私人银行家,和他们聊了聊过去一年中香港和新加坡私行的真实现状,发现越来越多的超高高净值人士选择从新加坡回流至香港。
“客户陆续从新加坡回流至香港”
2023年,一家受理商业注册和签证申请的新加坡咨询公司创始人在自己位于市中心的办公室里,忙着接听客户来电。他表示,2022年一年里,他的中国客户猛增,客户来自教育、游戏、加密货币和金融技术等行业。
“过去两三年,新加坡似乎达到了一个‘顶峰’状态。几乎人人都在说,我要去新加坡。”某资深私人银行家Daivd对家办新智点说道。
与之相反的是,在刚刚过去的两三年里,受香港疫情防控政策、政治、经济及中美关系的影响,不少高净值人士选择去了新加坡,而非香港。
“2022年前两个月,来自香港的申请数量比2021年全年都要多,”新加坡一所托管学校的市场总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不过,2024年,市场却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方面,新加坡政府增加了家办资产管理规模的门槛,增加到2000万新元(约人民币1亿元)以上。某新加坡私行主管称,中国籍客户在新加坡设立家办的需求减少了约30%。
另一方面,受近期中港股市回暖,以及香港在资本市场的基建优势,“一些已在新加坡设立家办的中国内地企业家,会选择同时在香港设立家办,部署上市计划,”该私行主管表示,“这一趋势正在缓慢上升。”
更有不少香港私行家发现,2024年,许多客户陆续从新加坡回流到香港。
“之前,有些客户说要去新加坡居住,结果又回到香港了。”Daivd称。
另一位香港私行经理Kylie也观察到,大家对香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Kylie表示,之前来私行询问设立家办的客户,大多会考虑新加坡;但有些在实地考察后,最终还是决定设在香港。另外,还有很多客户会直接选择在香港设立家办,不再考虑新加坡了。
对此,资深私人银行从业者Hardy对家办新智点表示,2021-2023年离开香港的客户,2024年正陆续将自己新加坡账户中的资金转回至香港账户中来。
2024年11月毕马威发布的《香港私人财富管理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香港的私人财富管理行业已经开始发生了转折,资产管理规模(AUM)重拾增长,录得较前一年增长近三倍的强劲净资金流入,增加至90,220亿港元。
“坐在香港管新加坡的钱”
“之前的情况是,坐在新加坡管香港的钱;但现在变成了坐在香港管新加坡的钱。”Daivd向家办新智点表示。
Hardy服务了5个可投资资产约1亿港元的客户,虽然其中4个客户在新加坡有账户,但他们还是将资金放在香港账户做全球资产配置。
过去,一些客户在开香港私行账户时,也会同时开新加坡或欧洲的账户,并将资金放在新加坡账户去做全球配置,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将资金从新加坡转回香港,核心原因有几点:
第一,David的客户告诉他,在新加坡待了一段时间后,还是发现香港更靠近主业,更方便。并且,新加坡生活成本更高,家人在那也生活不习惯。
第二,“新加坡的开户周期长,私行服务人员数量有限,需要排队等候,” 私行从业者Kylie称。另外,自2023年新加坡强化反洗钱措施后,监管法规收紧,增加了客户的开户难度和审核时间。
第三,有些高净值人士也发现,新加坡的私人客户经理整体素质和数量不如香港。
Hardy的一位客户曾向他吐槽,给他开账户的新加坡私行经理对经济、个股及具体投资标的的分析不够透彻。
第四,“新加坡这几年的政策可以用‘宽进严出’来形容,一开始政策很松吸引了很多人,后来慢慢收‘口子’,导致许多人年审没审查通过。”Hardy表示,这直接增加了许多高净值人士的时间成本、人才成本和基础设施成本等。
此外,过去新加坡虽然推出了不少友好政策,包括进一步完善法律和金融功能、家办政策,“但很多客户去了后才发现,新加坡的基础设施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善。最终,他们觉得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并不是新加坡能轻易取代的。”Hardy称。
新加坡“重钱”,香港“重人”
“新加坡私行从业人员水平不如香港高,服务态度和效率也没有香港好。”Kylie说,“譬如,下班后,想找新加坡私行经理是找不到的,他们的服务意识较弱。”
某香港私人银行经理Sala也认为,香港金融行业水平和竞争力非常强。“和香港的金融服务对比,新加坡不管是私行还是信托公司,客户的体验完全不同。
“除了繁华和便利,香港是大陆的窗口,且是唯一一个海陆空相连、和美元挂钩的地区,无论在出口还是进口上都非常具有优势。”David称。
受访者还列举了香港的其他优势,包括:法治透明;政策开放,出台了许多新政策,包括虚拟资产等;税率较低;“人才池”丰富;可选择的投资方案和工具较多等。
另外,从身份规划上来看,“一旦获取新加坡身份后,则意味着要放弃别国身份,许多中国客户还是蛮慎重的。”Kylie称。
此外,在家办的设立上,“香港的政策十分宽松,资金不一定放在香港,只需要在香港注册一个家办公司即可。甚至可以将它理解成GP,相当于家族的一个投资控股平台。”Hardy称,GP和拥有该GP的最大单一LP签署了一个委托管理协议,公司最终穿透股权为家族实控人,这就意味着BVI架构也可以。不过,BVI公司必须需要跟在香港注册的公司签署一个委托管理协议。
因此,Hardy认为香港的重点是“抓人”,最终决策者要由家族实控人发出,这也是香港能给真正持有资金的公司发豁免税务资格的前置审核条件。而新加坡的重点则是“抓钱”,它要求在新加坡的投资金额需达到一定的比例。
“2024年,我接触到的回流客户会将按香港投资推广署要求设立的投资控股平台/家办放在香港,进行日常的投资操作。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在新加坡保留一个账户‘备份’,以备不时之需。”Hardy的客户大多都是内地的实业企业家,他们通常通过ODI将钱投资出去。
“这也是国内客户的一个主流选择。”不过,为增加资产的安全性,Hardy还是会帮客户做多元化配置,一部分投在美国,一部分账户设在国外,还会帮他们做一些法律架构以降低资产透明度。
高净值人士需求转变:
投资“求稳”
回流至香港的高净值人士,投资需求有哪些变化?
首先,投资风格更“求稳”。
过去,香港资深私行从业者Lauren接触的客户中,10个客户有5个会做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但现在多数客户只想保值,对预期回报要求不高。”
Daivd也记得自己刚加入私行时,内地客户喜欢做“加法”,为了捕捉更多机会,不惜加杠杆投资。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客户变得更加清醒和成熟,越来越关注下行风险和如何退出等问题。
Daivd还补充道,客户现在更偏爱收益稳健的产品。“他们也不太愿意做长远规划,因为清楚地意识到,风险是真实存在的,有太多的黑天鹅事件,宁愿做定存。”
有些客户尽管也愿意听一听前沿科技的投资机会,但再三思考后,还是决定投国内的腾讯、阿里和携程等股票,“他们大多都有本土偏好。但香港和海外客户则不会,更愿进行全球分散投资。”
“受宏观环境影响,客户正从追逐高回报的投资心态转向真正做财富管理的心态,同时,也在寻求更多的投资出海机会。”Lauren的不少的客户更容易接受海外资产,如美股。
此外,无论在新加坡还是香港,高净值人士对于私人银行的需求排在前三的依旧是投资、教育和身份规划。对此,Hardy认为,两地在身份和教育方面的需求都差不多,区别在于投资上。
“但在身份规划上,香港要明显优于新加坡。在香港只要满7年就可以拿到永居身份,且获取途径很多,但在新加坡想要拿到永居很难。”Hardy身边就有一个客户没有拿到新加坡的永居,只有一个visa可以长期进出。
越来越卷的私人银行家
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对私行经理的业务能力要求也随之增加,这也导致私行越来越“卷”。
第一,如今,许多私行都不再招初级私行经理,而是青睐有客户资源的高级客户经理。
“我们现在招人都是VP级别的,在这个行业里要有可利用的资源。”David表示。
第二,在Hardy看来,私行经理不仅要有业务能力,还要有“侦查”能力。这种“侦查”能力指私行经理对客户的“熟悉度”,也决定着客户愿意支付他的费用。
“举个例子,如果我熟悉一个客户,我连他家的宠物及司机名字都知道。了解客户对所有喜好,才能增加他对你的信任度,”David称。
第三,私行经理要为客户提供“附加值”。
Hardy的一位客户因不懂免税政策,2024年上半年,公司纳税几百万港币,一年需纳税高达上千万港币。后来,Hardy就帮他找到了一家知名税务机构,最后认定他的公司符合香港的免税资格,帮他节省了很多钱。“客户对我更信任了,我的价值也得到了提升。”Hardy表示。
“在客户面临重大抉择时,我们要积极为他们出谋划策。”David表示。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帮家族为二代做面试规划、找工作等。“总之,我们要为家族客户提供更多情绪价值。”
(备注:以上人名均为化名)
#
线索爆料
# rzcj@thecapital.com.cn
融中官方粉丝群
在这里,你可以获取丰富的股权投资行业资讯、热点报道;前沿行业报告、重点课题研究、最新业内动态。链接资本,连接市场,联结资源,共同打造创投交流新平台、合作共赢朋友圈。
END
媒体合作:010-84464881
商务合作:010-84467811
转载请点击菜单栏-联系我们
融中财经
中国领先的股权投资与产业投资媒体平台。聚焦报道中国新经济发展和创新投资全产业链。通过全媒体资讯平台、品牌活动、研究服务、专家咨询、投资顾问等业务,为政府、企业、投资机构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
最新文章
2025年VC圈运势:投资人挤爆潭柘寺,“今年想退出、要打黄金眼”
明星投资人云集,讨论如何为科技创新以及未来产业加速
用AI搞钱,春节狂赚10万
金融圈开工红包曝光:最高发888,顺便查考勤,还有人被领导骂?
VC投资人,上班第一天,老板通知降薪
2025年,投资人如何布局产业链
瑞幸涨价,“背刺”返乡打工人
中美独角兽公司大 PK,46 个细分赛道对比结果如何?
英特尔资本,宣布单拆
春节海外“走红”:外国人如何嗨翻“中国年”?
150亿,82岁新加坡“油王”破产了
马斯克,DeepSeek头号黑粉
A股,1700亿!大股东减持套现,回家过年
山姆“分姆”在县城
这个春节,美国赌城全是中国AI投资人
微穷年轻人的下一个超级饮品:中式养生水
8000亿,2025年美股第一大能源IPO要来了
宠物年夜饭火爆,这届年轻人狂掀宠物过年潮
2025年开年,宜宾迎来第一批出差的投资人
这届退休老人,真有钱!
2025春节档的影视资本局
8亿,黄冈富豪收购了《QQ炫舞》
130亿,北京跑出一个储能独角兽IPO
PE投资,做好行业整合和产业融合引领
中科院计算所孵化的又一企业,刚刚拿到2亿融资 | 融中投资周报
新加坡“失宠”?中国富豪纷纷回流香港
168亿,共享充电宝第一股,要退市了
数往知来:2024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数据报告精粹版
两则停牌公告背后,我们正走上一条退出新路!
中国一汽“红旗”私募第一支基金亮相,初期规模2100万 | 融中募资周报
斗鱼,添了一位新CEO
红杉中国控股Marshall马歇尔,全球顶级品牌迎来发展新乐章
4年亏400亿,2025年第一个退市首富出现
顺势而为,风险对冲中寻找α
当女VC开始频频晒娃
钟睒睒,哭了!
年终盘点|2024,谁是PE/VC“募资之王”
消费降级的富人,把沃尔玛的股价抬上天
5年亏百亿,市值跌至万分之一!明星造车新势力破产退场
年终盘点 | 2024年IPO之王:中金资本夺魁,高瓴创投第二,红杉中国第三
再次出手,74岁的他,接了阿里的盘!
3000万宠物正在老去,一个新蓝海悄然诞生
近10亿元人民币首关!鼎晖抢下蛇年募资开门红
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迎来中国的iPhone时代
2025,车企拼“造人”
清华校友官司未了,纵横股份老板又被前妻索要4亿分手费!
赵明退场,荣耀渴望IPO
王忠民:资本结构视角下的耐心与久期行为模式
暴涨34亿!浙江前首富,直播“救”美邦
中国互联网,集体告别青春期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