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新”人 |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助理教授马绪峰

文摘   2024-12-21 18:58   上海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学院近年持续引进了10余名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和中级师资,极大丰富了新闻传播学、戏剧影视学科的多层次、高水平人才结构,很好补充了音乐、表演师资力量。下面让我们共同领略惟“新”人的风采吧。


马绪峰 Xufeng Ma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AIGC(智能影像艺术)、动画、艺术疗愈等。


1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工作(2022.09-2024.10),获得韩国中央大学(Chung-Ang University)尖端影像大学院硕士及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涵盖人工智能、动画、艺术疗愈、新媒体艺术、元宇宙。

2


    在《中国电视》、《Cultura-》、《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等SSCI、A&HCI、SCI期刊及EI检索会议发表相关领域研究论文10余篇,均为第一作者。

3


    博士期间作为主持人完成韩国教育部直属国家级项目2项,博士后期间参与团队课题10余项。


跨学科、大融合

    马绪峰老师的教育背景与研究经历展现了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典范,体现了跨学科、大融合的创新精神。他的学术旅程始于本科阶段,专注于动画创作,涵盖二维、三维动画以及游戏插画等多种艺术表达形式,为其奠定了扎实的艺术创作基础,培养了独特的创意思维与艺术设计视角。

    在硕士与博士研究阶段,学习“艺术工学”专业,致力于将艺术创作与科技创新结合,研究领域涵盖新媒体艺术、严肃游戏、艺术疗愈与智能融媒体等多个方向。其研究不仅局限于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更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技术推动艺术创作的互动性与情感共鸣。在严肃游戏与艺术疗愈领域的探索中,马绪峰老师尝试将游戏机制与心理健康治疗结合,创新性地运用游戏化设计与虚拟交互实现情感干预与疗愈,赋予艺术创作新的社会功能。

    博士后阶段,马绪峰老师提出了“AI心智疗愈”的创新研究方向。通过AI生成的多模态疗愈内容,探索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生成个性化艺术内容与精准情感分析,主动介入艺术创作过程,为心理健康恢复提供一种新的智能化路径。“AI心智疗愈”理论突破了传统艺术疗愈的界限,不仅为艺术疗愈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也推动了心理疗愈的精准化、智能化发展。


惟“新”人:新身份、新思想、新方法、新教育

新身份:跨学科创新的先行者

    在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马绪峰老师赋予了“新身份”新的定义。作为一位跨学科的研究者与教育者,他不仅在艺术创作和科技的交汇处开辟了创新路径,还通过对AI、元宇宙等技术与艺术疗愈的结合,展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艺术创作的多维度发展。作为“新身份”的践行者,他承接了艺术创作的传统,引领了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时代方向。


新思想:AI赋能艺术的探索者

    提出并实践了“AI心智疗愈”的创新研究,代表了“新思想”的引领力。通过人工智能生成多模态的艺术内容,在艺术创作与心理健康之间架起了桥梁,并且通过情感分析与动态交互,推动了个性化、智能化的疗愈进程。这一思想的核心在于突破传统艺术创作和心理治疗的界限,将前沿技术带入社会情感与心理健康的领域,打造了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创新思维模式。


新方法:艺术创作的智能驱动者

    在“新方法”的层面,注重艺术创作中的技术应用,提出的“AI生成艺术”方法为艺术创作赋能,让创作更加智能、个性化和互动化。无论是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还是在艺术疗愈的运作机制中,他都通过AI、大数据和算法创新为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深度,使艺术创作从“单向表达”转变为“互动共创”。作为“新方法”的践行者,他不断推动艺术创作过程的智能化变革,使其更符合现代社会对艺术的个性化需求和情感共鸣。


新教育:未来艺术与科技的引领者

    在教育领域,勇于走在时代前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跨学科视野,鼓励学生不仅要具备艺术创作的技巧,更要了解科技如何推动艺术的未来发展。在课程设计中不仅融入智能创作的前沿技术,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作为“新教育”的推动者,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跨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前沿的学术视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有未来感、全球视野的教育平台,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艺术与科技融合领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有同学想要与马老师沟通交流,可通过邮箱与马老师联系:24193@tongji.edu.cn)


编辑 | 李克

责编 | 路腾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提供并发布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相关活动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