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是一座桥梁,连接历史与现代,情感与信念。它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润物无声的育人方式。在第二期“魅力人物谈美育”活动中,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表演专业主任、著名导演钱正副教授,从【校史素材挖掘】【人物塑造】【团队构建】三个维度,带我们探寻了校园戏剧的独特魅力。
校史素材:让历史走进舞台
校园的过去,是戏剧创作的宝藏。钱正副教授指出,挖掘校史,不在于罗列事实,而在于通过戏剧让精神传承发光。
01.
真实为基,情感为核
校友彭垂慈的“从军志愿书”故事便是一个经典案例。他在抗战时期为报国递交从军志愿书,但因近视无法通过体检。满怀热血的他选择背下视力表,以机智的方式完成梦想。这一事件在校史中或许是寥寥数笔,但在舞台上,它以音乐剧形式被赋予了热血与深情,成为《同舟共济》的经典片段。
02.
选取精华,做减法
校史往往浩如烟海,但戏剧创作需要突出核心。钱老师以同济校史剧《同舟共济》为例,通过“几个人物、一段抉择”的方式,将百年历史凝练为数幕戏剧,在有限的时长中展现校园精神。
03.
戏剧化表达,让历史鲜活起来
舞台不同于文字或影像,需遵循时间、空间、事件的统一规则。戏剧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与强烈的戏剧冲突,让历史在舞台上“活”起来。
魅力人物谈美育
聚焦人物:用情感点燃观众
戏剧的核心是人物,而人物的灵魂在于情感。钱正副教授通过具体案例,展现了如何用人物触动观众。
01.
重塑“伟大人物”的人性光辉
在钱老师导演的《钱学森》中,观众不仅看到他是“导弹之父”,更看到他作为“归国之子”的动人抉择。面对软禁与威胁,他坚持信念,义无反顾回国。戏剧通过再现这些细节,让伟人更具温度,观众也更能感同身受。
02.
从“小人物”中找“大精神”
彭垂慈的故事虽普通,却因其背后深厚的爱国情怀而熠熠生辉。在他的故事中,观众看到的不只是一个执拗的青年,而是一个时代青年对家国的热爱与责任。
03.
让当下故事焕发光彩
钱老师提到一名“无人机少年”的真实事件:一位学生因父亲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而疏于陪伴,渴望父爱却无果。他逃学寻找父亲,最终用努力拼装出一台无人机,重新连接了父子情感。这一故事改编成校园戏剧后,不仅传递出科技与梦想的力量,更成为学生们共鸣的温暖之作。
构建团队:每个人都是戏剧的主人公
校园戏剧不止是表演,更是一次集体创作的历程。钱正副教授从同济大学的经验出发,讲述了如何打造一支可持续的创作团队。
01.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在同济,戏剧创作打破专业壁垒,吸纳土木、环境、社团等不同院系的学生参与。有人站在台前表演,有人在幕后设计道具、调控灯光,甚至承担宣传与运营工作。戏剧因此成为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育人项目。
02.
让舞台成为课堂
在同济,戏剧与课程紧密结合。例如,红色剧《铸诗成剑》中再现烈士殷夫宣誓入党的片段,不仅感动了观众,也深刻影响了表演者。多位学生在演出后递交入党申请书,戏剧的教育意义在现实中延续。
03.
传承与创新并行
校园戏剧需要长效机制。例如,同济的《同舟共济》和《国之英豪》不仅成为校园文化的名片,更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广泛传播,累计观众超50万人次。同时,新生参与、老生指导的模式确保团队代际传承,创作力不断延续。
戏剧的意义:让青春与精神同台闪光
“戏剧是润物无声的教育。”钱正副教授总结道,校园戏剧的魅力不仅在于讲述历史,更在于塑造当下。在舞台上,学生用肢体和语言重现历史情感;在生活中,他们也用行动传承精神与信念。无论是《从军志愿书》的热血青年,还是“无人机少年”的成长故事,戏剧让校园精神熠熠生辉。
用戏剧传递时代精神,用创作点亮青春梦想。你的校园,准备好点亮舞台了吗?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陆振权校长
分享学校戏剧教育经验并进行现场展示
闵行区莘庄镇小学副校长朱挥和庞燕超
现场展示
同济大学学生展示《铸诗成剑》片段
转载自“上海艺教”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