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麟
学
“
作者简介
”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致公党杨浦区委主委、同济大学支部主委。上海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委员会委员,《时代建筑》专栏主持人,“同济八骏”中生代建筑师,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高级访问学者(2014),曾入选法国总统交流项目“50位建筑师在法国”(50 ARCHITECTES EN FRANCE)、巴黎建筑学院学习交流(200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七个聚焦”,其中包括: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这三个聚焦看似各自独立,但从依托美丽城乡、以文化赋能高品质城乡空间的角度看,三者恰好形成了一个交叉呼应的整体,展现出中国美丽城乡空间创新与文化强国建设相互促进的巨大潜力。
城市和乡村空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2024年巴黎奥运会历史性地以塞纳河、标志性公共建筑乃至“奥斯曼街区”作为奥运会的流动舞台,展现出文化赋能城市空间的无限可能。法国哲学家、批评家、诗人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一书中写道:“被想象力所把握的空间不再是那个在测量工作和几何学思维支配下的冷漠无情的空间。它是被人所体验的空间。”中国的诗学视野同样蕴含着丰富的空间文化,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对各类城市建筑空间的理解。当美丽城乡成为人民高品质生活的空间舞台,空间的文化创新变得越来越迫切。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文化建设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课题,也是满足人民生活品质、打造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建设将为中国美丽城乡和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强大的助推力。
文化赋能城乡公共空间创新治理
面向公众开放的城乡公共空间,是城市和乡村最具魅力的地方,城乡公共空间的创新治理是文化建设赋能的重要方面。今天的美丽城乡空间建设具有了新的内涵要求,不仅限于更好的功能有无、空间尺度、活动支持等,更对空间的体验和感知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开放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社区价值、遗产价值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所谓的“可感知的情绪价值”,而所有这些都与文化息息相关。顶尖国际文化大都市普遍具备全球地标性的文化公共空间,并与核心文化产业相关,承载着实质性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公共空间不仅是城市气质和品位的缩影,也是集中体现着城市文化集聚力和辐射力、传播力等的重要载体,是引领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以擘画和建设中的雄安新城为例,《雄安新区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塑造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营城目标,这既意味着对传统中华空间文化和营城规制的继承,也强调在此基础上的推陈出新。其中,自然、传统、智能与当代融为一体,成为创造城市当代公共空间的规划典范。此外,城市更新正在成为当下城市空间演化发展的重要形式,例如,在近年来的城市建设中,上海拥有一批与国家战略和城市治理理念紧密关联的标志性文化公共空间,如“一江一河”“黄浦江两岸贯通工程”等。其中,黄浦江两岸城市空间的更新实践,很好地体现了城市标志性公共空间在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的复合性载体作用,以及空间更新实践与文化建设机制在城市治理宏观导向中的适配及催化作用。
优秀文化赋能城乡社区复兴
著名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在其《21世纪的都市社会学》一文中认为:空间不是反映(reflect)社会,空间是表达(express)社会,它是社会的基本维度之一,无法从社会组织及社会变迁的整体过程中分离出来。优秀文化通过影响城乡社区,提供了空间社会实践的丰富场景。当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以文化挖掘与再生带动城乡空间和社区复兴,成为一个重要的使命和策略。
例如,在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理念的策源地——杨浦滨江,以杨浦滨江大桥公园地区为例,依托城市更新打造文化景观复合体,上海市政府在杨浦滨江书写了“人民城市”的示范标杆。同样,在“美丽乡村”的国家战略下,将人民理念扩展到中国乡村公共空间的营造之中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一个长期方向。浙江神坛村是现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冯雪峰的故乡,通过“文学小村与雪峰文学馆”的规划设计,挖掘乡村乡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这个仅有60户人家的美丽山村被改造成一个独具特色的乡村公共艺术作品,中国作家协会在此设立了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文学馆的建设带来整个村庄的更新,“文学小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与关注度。
文化软实力带动城市提质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以往的研究中,中西方相关理论界多注重国家意义上的“软实力”研究,多从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政治价值等方面来分析国家“软实力”的竞争,而城市文化软实力则是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学界目前对文化软实力与城市发展问题已经有所探讨,但与当今中国城乡正在进行的重大社会实践相比,这些探讨还远远不够。对标全球城市发展进程,城市软实力是城市实力之基,是高阶竞争,是领先战略。
中国城市与乡村软实力的发展引人瞩目。以上海为例,其近年来将提升城市文化驱动力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着力点之一,坚持以文兴城、以文塑城,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助力城市发展的“硬支撑”。上海作为现代化城市,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实践和文化积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物质形态和海派文化。在新时代更是提出加快推动国际文化大都市功能全面升级、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目标。今天,重新探讨城市发展中文化驱动的软实力问题,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特别是面向未来、面向全球,开启了一个以新技术为支撑的智能时代,文化建设如何适应这种智能时代的需求,如何在文化、空间、产业、治理等多维度协同的基础上,建立面向未来的城市文化新形态和新格局,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成为当下亟须探索的重要命题。
伴随城市空间创新,上海多年前建立了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为代表的创新探索。其以促进上海的转型发展、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打造上海城市魅力、提升上海的城市文化竞争力为综合目标。“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将原来活跃于不同网络层级的诸多元素进行了网络性重构,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综合性媒介形式与传播关系网络,以此触发城市标志性区域之间的主题性联动、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主观意向的交融,即通过人们的交往与空间更新实践的重合以及人们的空间体验行为与城市公共空间、历史记忆的相遇,重新定义了城市空间形象的构建所依托的载体。这使上海市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生动示范。
城乡国际传播使文化机制建设效能倍增
“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的呼声日益强烈,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关注与日俱增,期待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发挥更大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而由中国广袤的城市与乡村构成的独特品牌与形象,成为传播中华文明当代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
在当代城市复合化、精细化、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单一学科、单一资源难以解决复杂的城市文化品牌打造与传播问题。依托建成环境的人性化、文化性、微尺度和可沟通性,超越“现代城市”的传统叙事框架,充分关注传播在宏观城市治理、中观城市区域发展与微观城市日常交往等不同层面的整体性连接作用,变得日益关键。
城市以标志性空间成为城市文化构建和传播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媒介,通过与其空间内社会、传播实践的紧密关联,共同构建根植于城市生活的多元流动的传播网络,展现了强大的软实力要素力量。这需要建立适配当下城市建设阶段与智能媒介社会语境的集文化内涵、空间载体、产业转化与传播协同于一体的全球城市文化建构与传播的跨学科研究。将标志性的城乡公共空间整合进当代城市文化软实力范畴内,使其成为城乡文化不断向外辐射的有效中介。依托标志性城市空间实践,积极探索如何更紧密地结合当下智能城市大型技术系统,以跨学科方式体系化地建构集“技术、空间、社会、沟通”于一体的城乡文化空间与国际传播整体性结构。重视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与城市价值观、国家历史文明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的新型国际传播体系,是塑造城市文化软实力值得尝试的新路径。
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中国城市化率已接近70%,但也显露出一系列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例如,城乡融合不够;城市转向内涵式发展需求,原有的粗放式模式失效;传统乡村村落被遗弃,需要进一步拯救、保护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建设美丽中国,为中国城乡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通过新一轮文化发展与机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将文化赋能美丽城乡空间创新,以包容性城乡文化和绿色低碳生态文化带动美丽中国的进一步提质,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时代呼声。
本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注释从略
编辑|王笑然
责编|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