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拉达堪布城堡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生格村,地处澜沧江上游“几”字形拐弯处山体末端,北部山下为较平缓的河谷阶地,东、南两面临澜沧江,西北方向为高山屏障(图1、图2)。遗址坐落在昌都城区南侧河谷口,扼守川、滇地区经澜沧江进入青藏高原的重要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图1 遗址位置示意图
图2 遗址及周围地貌
该遗址发现于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暨西藏自治区第一次文物普查期间。2008年,昌都市文物部门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对遗址进行了调查复查,登录为元代森格宗宗府遗址;2019年、2022年,为配合南亚廊道项目调查,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再次对遗址进行了调查,根据口述史调查、采集瓦片形制及碳十四测年结果,初步确定遗址早于强巴林寺(建造于1444年)、年代为宋元时期,分布面积约50000平方米,并将其更名为迥·拉达堪布城堡遗址。2022年,在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昌都市文化局(市文物局)、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物考古院研究院等单位的共同推动下,将昌都市迥·拉达堪布城堡遗址考古调查勘探项目纳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十四五”援藏项目,由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实施。
2024年适逢重庆对口援藏三十年,为认真落实援藏工作任务,8月至9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在既往考古成果、区域历史文献、历史遥感影像等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和局部解剖工作,取得了一些新收获。
一、遗址布局
迥·拉达堪布城堡遗址选址于澜沧江“几”字形拐弯处山体末端,地处海拔3250-3351米区域,居高扼险、视线开阔,充分利用山体末端地势抬升的地形优势及西北—东南走向山脊横亘起伏的地貌特点,随形就势,依山而建,夯土为城。城址平面略呈不规则四边形,周长约880米,围合面积约40000平方米,由高居山顶的内城及盘踞山腰的东、南两个外城组成(图3)。内城雄踞山顶,将山顶制高点纳入城址范围,并在数条山脊汇合处夯筑有两组大型建筑基址,再沿山脊修筑有围墙、碉楼和隔墙等防御设施,围合面积约11000平方米。东外城占据遗址东侧两条山脊,东临高崖,南为陡坎,顺山脊修筑围墙,围墙内、外建有碉楼,城内地势北部坡度较大,相对陡峭,南部较缓和呈台状,此处东、西部分别有通往山下和南外城的门址,围合面积约4100平方米。南外城占据山腰大部分区域,北、东面分别与内城、东外城相接,西依断崖而建,南筑横墙,围墙内侧沿线修筑碉楼,围合面积约25000平方米。
图3 遗址文物分布图
二、遗迹与遗物
(一)遗迹
本次调查发现各类遗迹共68处,包括围墙、碉楼、夯土台、门址、护墙、建筑基址等。其中围墙8道、碉楼15座、夯土台3座、护墙9道、门址5处、建筑基址2处、夯土堆积1处。除护墙外,各类遗迹主体均为夯土;护墙主要为石块砌筑而成。
围墙 遗址的围墙在营建上充分利用山体西北—东南走向的地势特征,依山就势夯筑而成,大部分围墙直接夯筑于岩体之上,局部岩体略经修整,低洼之处或岩体不稳固区域墙基往往铺垫有片石,外侧以块石或卵石勒脚。现存墙体总长约510米,厚约1-1.5米,底厚上薄,两面均做收分,最高处约5.8米。南北向的围墙一般顺山坡而建,东西向的围墙则拦山坡或山腰而建,填低筑高。南北向的围墙保存较好,东西向的则保存较差。以东外城东墙为例,平面近长条形,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现存南北两端落差较大,高差达37米,整体坡度约为24°,墙体用黄褐色粉砂土夹杂大量碎石块、少量卵石等夯筑而成,夯层明显,每层厚约0.12-0.2米。墙体现存长约87.5米,底部厚约1.5、顶部厚约0.4-0.5米,残高1-4.8米(图4)。
图4 东外城东墙全景(东—西)
碉楼 碉楼分布于围墙沿线地势较高的山脊及围墙拐角处,间距多在20-30米之间,已确认碉楼15座,平面形状一般呈方形,楼体做收分,底大顶小,楼体内部一般有分层。碉楼基础部分地势较低处铺垫碎石找平,有的内置枋木,外侧以略大块的块石、卵石勒脚。碉楼墙体主要用黄褐色粉砂土夹石渣、碎石、卵石夯筑,夯层内放置树枝、小圆木作为木筋,顺坡夯筑的墙体多在版筑夯土之间平置较规整的石板,墙体转角内侧多平置较长石块搭于两侧墙体夯层上使之“咬茬”以稳固墙体。根据实地踏查情况,碉楼与围墙的建筑先后关系有两种,一为同时夯筑,二为先筑围墙再筑碉楼。有的碉楼保存较好,围墙、楼基等基本结构尚存,有的则仅余一道矮墙。以14号碉楼为例,该碉楼位于东外城东墙中部,与东外城东墙同时夯筑,平面形状为长方形,坐西南朝东北,底大顶小,整体呈四棱台体状,除南墙坍塌无存外,余下墙体保存较好。占地南北长约8.5、东西宽约4.9米,楼体顶部南北残长5.4、宽3.4米,楼体内底部长5.6、残宽3.3米,残高11.3米(图5)。墙体以黄褐色粉砂土夹较多石块、少量卵石夯筑而成,版筑及夯层较清晰,部分版筑夯土之间平垫石块,每版夯土高约0.6米,每夯层厚约0.15米。碉楼东北、西北拐角处由下往上叠砌石块,墙体断面暴露有平放的枋木。碉楼内壁有水平分布的3排7个柱洞,第一、二排垂直距离2.5米,第二、三排垂直距离3.55米,应为内部分层所用木楼袱的遗留,据此推测碉楼内部应有3层木构建筑(图6)。
图5 14号碉楼斜视(东北—西南)
图6 14号碉楼内部结构(南—北)
建筑基址 调查发现大型建筑基址两处,位于内城中部。以1号建筑基址为例,位于建筑基址区东部,坐西南朝东北,方向75°,由台基、主殿、庭院等部分组成(图7)。台基平面呈长方形,由夯土筑成,东西长约48米,南北宽约26米,最高处约7米。主殿位于台基西部,平面近“回”字形,南北两侧及西(后)侧为双重夯土墙,且墙体上及转角处均预埋有木柱,柱洞纵横整齐对应,两面墙之间的区域或为回廊,西南角外墙处存一门道。内侧夯土墙围合平面近方形,为主殿的室内空间,南北面阔15.2米,东西进深12.2米,四面夯土墙上暴露有平放的枋木及竖向柱洞20个,可能为面阔五间的布局。经局部解剖,主殿后部发现一座夯土台,进深3.2、高约1.4米(图8);主殿前部发现门道,宽约3.55米,门道内尚存有木门槛、室内地面等遗迹,其表面废弃堆积内包含有较多的陶质建筑材料,形制、风格较为统一,包括琉璃佛塔纹瓦当、兽面纹滴水、筒瓦、脊饰、灰陶板瓦、筒瓦等,另有少量带彩绘的墙皮残块、牛羊类动物骨骼等。庭院位于台基东部,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8.6、南北宽约22米,北、东、南三面夯筑院墙,厚约0.96-1.2米,残高约0.5-0.9米,院门开于东墙中部,宽约3.8米,院墙多数已坍塌。解剖显示,庭院中部堆积仅一层表土,其下为较平整的夯土面;庭院四周靠近院墙及主殿处的堆积较厚,除表土堆积外,还依次分布有墙体倒塌堆积、废弃瓦砾堆积等,院墙处解剖发现有灰陶板瓦、筒瓦及琉璃脊饰、瓦当、滴水等,推测院墙顶部有瓦顶(图9、图10)
图7 1号建筑基址全景
图8 主殿后侧夯土台(南—北)
图9 庭院南部院墙及瓦砾堆积(北—南)
图10 庭院北部院墙及瓦砾堆积(南—北)
门址 门址多分布于山脊之间的地势低洼处,部分位于山脊凹陷处。以4号门址为例,开于内城东北角,西倚山岩,东与围墙相接。解剖显示,该门址为墩台式,西侧现存有以较大石块垒砌的墩台,门道边壁规整,门址宽约2.4米,解剖部分进深约2.2米(图11)。
图11 4号门址解剖全景(上为北)
(二)遗物
迥·拉达堪布城堡遗址出土遗物主要以陶质建筑材料为主,另有少量陶器、泥塑、石刻、铁器、动物骨骼及彩绘墙皮残块等。
陶质建筑材料以灰陶为主,红陶次之,按釉的有无可分两类,施釉的器类有瓦当、滴水、脊饰、筒瓦等,不施釉的有筒瓦、板瓦;陶容器数量较少,仅见缸、罐;泥塑见有擦擦;另有玛尼石、铁钉(图12)。
佛塔纹瓦当
兽面纹滴水
琉璃筒瓦
琉璃脊饰
陶板瓦
琉璃脊饰
琉璃脊饰
陶罐
图12 出土器物
三、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勘探工作,基本探明了迥·拉达堪布城堡遗址的空间范围、文物类别和保存状况等基础信息,对遗址的功能分区、年代、性质及价值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
迥·拉达堪布城堡遗址采用竖向防御的空间布局,呈现出以“上”为尊、自上而下的空间层次,建立了与山体密切结合的立体防卫体系。遗址内城居高临下,围墙、碉楼类防御设施分布密集,城内建筑基址规模大、等级高,应当为遗址核心区。东外城将遗址东部的山脊、坡地夹护其中,南部两侧各有一座门址相通,这里应是连通内、外城的重要通道,也是遗址的重要防御区域。南外城以围墙、碉楼类防御工事为主,城内空间较大,地势起伏明显,在空间设计上增大了防御纵深,应为缓冲和防御区。
迥·拉达堪布城堡遗址发现的琉璃瓦当、筒瓦、滴水等建筑构件整体为西藏地区宋元时期的风格。遗址发现的兽面纹滴水既往发现较少,主要见于西夏三号陵、六号陵和元上都遗址,出土兽面纹滴水的形态与西夏三号陵(葬于公元1048年)较为接近,相似的兽面纹还见于宁夏固原市开城镇安西王府遗址(建于1273年)出土的兽面纹瓦当上。佛塔纹瓦当主要发现于西藏地区宋元时期的寺庙遗址中,如山南丹萨提寺(建于1159年)、昌都唐加寺(南宋)、日喀则市夏鲁寺(元代)等,在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境内也采集有佛塔纹瓦当(西夏),此外,瓦当上的佛塔形制与北京元代妙应寺佛塔(1271-1279年)较为接近。结合碳十四测年结果,初步判断该遗址的年代为宋元时期。
根据调查勘探情况看,遗址集军事防御、道路交通、高等级建筑等设施于一体,符合西藏地区元明以来宗堡建筑的选址和布局特征。结合《元史·地理志》记载,元代设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理原吐蕃地区,其下的朵甘思宣慰司管辖朵甘思地区(即今青海东南部玉树、果洛二州,四川甘孜州、西藏的昌都地区等地)这一时代背景来看,该遗址可能为元朝管理昌都地区的一处宗堡。
迥·拉达堪布城堡遗址地处澜沧江上游昌都城区南部,扼守古代川、滇入藏通道,是南亚廊道青藏段重要节点,遗址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现存有城防设施、道路交通设施、高等级建筑设施等,集中展现了高原地区军事城堡的战略选址、布局和军事思想,对藏东地区古代战争史、交通路线史、贸易史等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遗址区夯土建筑保存较好,琉璃瓦件数量丰富、类型多样,是汉藏建筑技术与建筑思想的有机融合,体现了汉藏融合这一历史大势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性。
根据现有文物普查成果,在昌都境内还分布有少量同类型遗址,由于本次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周期较短,调查范围有限,对该遗址的现有认识尚有待完善。后续我们将以此次考古工作为基础,围绕“考古中国”西藏项目总体目标中“运用考古材料来证实元代以来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治理”的工作目标,科学制定考古工作计划,进一步厘清遗址性质、年代、布局和沿革、功能分区等关键问题,为遗址保护和展示利用夯实基础。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执笔:孙治刚 李萌葳 扎西旺加 夏格旺堆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