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磨蹭最好的方法,根本不是催催催,这篇文章,与家长一起学习,怎么不催不骂,培养自律娃。
编辑 | 小豆
俗话说: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话糙理不糙。家有磨磨蹭蹭的娃,真是让父母头痛。
儿子今年上四年级,是个活泼、聪明的孩子。但做事拖拖拉拉,每天从起床开始,我就不得不开始催促他。
赶快起来了,上学要来不及了。
快点刷牙洗脸吃早饭。
怎么吃饭这么慢,又想迟到啊?
这么久了,怎么还没写完?
......
起床要催、吃饭要催、写作业要催、睡觉要催,样样要催,我像个老妈子一样在他耳边“叨叨叨”个不停,别说孩子烦,我自己都烦了。
在我眼里,孩子做事情就是磨磨蹭蹭,没点时间观念。
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儿子磨蹭的“偏见”。
那天他作业做了快1小时还没完成,我生气地叫他快点写。他听到后不高兴了,说:“快快快,就知道快点,慢点又怎么了?”
我见他“顶嘴”,更生气了。拿出闹钟,要他在规定时间必须写完。
结果,他反而越写越慢,写的字迹也乱七八糟。
我顿时上头,觉得他就是故意在浪费时间。儿子这时委屈的说:“我想把字写好,才慢了点,你问都不问就知道催,我怎么写好吗?”
看着委屈巴巴的儿子,我突然觉得,我催他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让他把事情做好,还是让他快点完成?
我情绪爆发、焦虑的原因,其实不是孩子磨蹭,只是我心太急了,不允许孩子慢慢来。
威廉·莎士比亚说:"不要拖延,时间是贼,一去不复返。"
父母总想为孩子规划好每一分每一秒,殊不知,孩子在我们的一声声催促中,丧失了自主能力。
龙应台曾在书中写到:
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
慢一点,父母不心急,孩子才会按照他的轨迹长大。
为什么家长越催,孩子越慢?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受,越是催促孩子快点,孩子就越慢。
正因为父母总催促,所以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觉得只要是父母没有催的,就可以不做。
甚至催的不急的,可以拖着做;实在催得很急,再去做也不迟。
这在父母看来,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没有一点时间观念。但其实是孩子在家长的催促声中,慢慢产生了时间“抗体”。
孩子会觉得:急什么,反正父母会催我的,慢慢来就好了。
只要不是父母催促去做的,他们从不会主动、自觉的去做。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了父母的催促。他们没有主动性,不会规划时间。
更严重的是,他们会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父母做的。
朋友是个急性子,做任何事都雷厉风行的,但她8岁的儿子就是个慢性子,每天都能听到她的吐槽。
有一次,她下班后赶到学校接孩子放学,回到家立刻就冲进厨房准备晚饭。儿子撂下书包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
她让儿子帮忙择菜,十几分钟过去了,菜还没择好,她忙得晕头转向,便不停地催促儿子快点,因为马上还要去上兴趣班,时间快来不及了。
这时儿子也快了起来,但忙里出错,他用劲儿太大,把手边的水杯打破了,菜还撒了一地。气得她骂道:“干啥啥不行,这么久菜菜择不好,干破坏你倒是第一名。”
儿子小声说道:“你叫我快点,我就想加快速度,可你老催,我就慌了......”
很多时候,当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时候,父母总喜欢在旁边盯着,稍微慢点就不停地催促。
殊不知,父母催促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情,还使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反而浪费更多的时间。
我们总在想,孩子拖延磨蹭,该怎么做帮助孩子克服这个坏习惯,让孩子变得积极勤快起来?
但其实,最应该改掉坏习惯的,是父母自己,改掉催促孩子”快快快”的习惯,孩子才会真正“快”起来。
真正毁掉孩子的不是磨蹭,而是父母的快快快。
想要孩子成长为你期待的样子,家长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不要总是催促孩子。
要让孩子真正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做任何事,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父母。
只有孩子有了这种意识,他才能长大,才能不再“磨蹭”,才能积极主动的做好每一件事。
那父母该怎么做,才能改变催促孩子的“坏习惯”呢?
1,狠下心来,让孩子承担浪费时间的后果
为什么孩子起床要催、吃饭要催、上学要催、写作业要催?但是,看电视不用催、出去玩不用催、打游戏不用催?
因为前者不做会受到惩罚,起晚了要迟到、作业不写老师会批评。但后者不会。
家长怕孩子受到“惩罚”,于是就不停地催促孩子“快一点”。久而久之,孩子在做这些事之前习惯被催,父母不催,他就不做。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总催孩子写作业,而孩子总是不慌不忙的原因。
想要孩子不磨蹭,家长要狠下心来,让孩子自己承受磨蹭带来的惩罚。吃饭磨蹭,就让他慢慢吃,等吃完收拾好了再送他去学校,迟到了家长也不要表现出“着急”的样子。
被老师批评几次,他就知道下次要快点了。
家长要做的,就是沉住气,不训斥打骂,用行动告诉孩子磨蹭的后果。
2,学会放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陈丹青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朵花刚开,别评价,让她长大、盛开。”
孩子刚学会吃饭,担心他把饭弄撒,就干脆喂他吃;孩子蹒跚学步时,担心他摔跤,就时刻抱在手里;孩子每一次伸手探索世界,家长出于爱与保护,把他拦在身后。
但其实,放手,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来,哪怕做得差强人意,鼓励赞美总比批评教育效果好上一万倍。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慢下来,一起欣赏沿途的风景吧。
3,放慢速度,和孩子一起感知生活
如今,教育内卷,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孩子按照自己认为的标准去催促孩子,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
这样一来,孩子的生活节奏完全被打乱了,但凡孩子做事拖拉一点,家长就容易焦虑。越焦虑越催促,越催促,孩子越磨蹭。
给孩子的学习、生活适当地做“减法”,多给他一点点时间、一点点爱,你会发现孩子的成长变化。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需要耐心等待。”
学会尊重孩子的磨蹭,收起翅膀,和孩子一起慢慢爬。
告诉孩子,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养孩子,需要慢工出细活,越着急越没用。
如今,我不再反复催促孩子了,从一件一件的小事中,引导孩子做时间的主人,只要他做好一件事,就毫不吝啬地表扬他。
就像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也是深深地治愈。
相信,在信任而不是催促声中长大的孩子,能走得更稳、更远。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写到:
“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管住嘴、不催促、不训斥、不发火,你愿意做出这样的改变吗?
END
走之前记得点个“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