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南京之约,聆听俄罗斯小提琴 “金奖王” 奏响浪漫乐章

文化   2024-08-29 12:15   江苏  

MUSIC










音乐史上从不乏浪漫的灵魂。


无论身处何地,无论立于何种处境,音乐家们总能在前人的作品中、在他乡或故乡风景的绮丽中,找到灵光迸现的浪漫一瞬,并将其凝结成篇,留给后人共襄。而恰是因为这些执着于浪漫的挥毫,使得世间难得的高峰体验,得以凝结成时光胶囊,永远留存在时光里。浪漫,从此不再只是自由游历世间的那一小部分人独享的奢侈品。因此记载浪漫的这一行为,从另一种角度来讲,也终成了人类历史上某种近乎于英雄主义的浪漫篇章。


那么打开这些关于浪漫的时光胶囊,在一场音乐会中将他们悉数排列,构成一场关于浪漫的盛大“巡游”,是不是同样是一件极为浪漫的事?


国际顶级小提琴比赛“金奖王”、“俄罗斯功勋艺术家”、小提琴家尼基塔·博里索-格莱布斯基,和他的搭档钢琴家格奥杰·柴伊兹将为观众们作出解答。

2024江苏大剧院“名家名团”系列

“弓弦华尔兹”

“金奖王”尼基塔·博里索-格列布斯基 

& 格奥杰·柴伊兹

小提琴—钢琴音乐会

时间

2024年9月13日 19:30

地点

江苏大剧院音乐厅

票价

380/280/180/80元

学生票/长者票80元

扫码购票

在以往与中国观众会面的音乐旅程中,二人曾多次带来别开生面的精彩演绎,无论其精湛的技艺抑或令人炫目的澎湃热情,都收到了现场观众的一致热烈反响。包揽西贝柳斯、克莱斯勒、蒙特卡洛、柴可夫斯基等顶级国际小提琴赛事最高奖的“金奖王”博里索-格莱布斯基,用他颇为惊艳的华丽演奏,赢得了多省市音乐爱好者的青睐与赞誉。


今年,他们将再次为观众带来一整场精心编排的、集浪漫灵魂与艰深技巧于一身的小提琴钢琴二重奏音乐会。


其间不乏法式富含文学底蕴的音乐作品,如圣-桑的《骷髅之舞》、肖松的著名作品《音诗》、普朗克的《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119号;奥地利裔眼中的吉普赛和中国风情——克莱斯勒的《吉普赛随想曲》和《中国花鼓》;德国作曲家心目中的匈牙利舞蹈——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墨西哥音乐家印象中的家乡星辰——庞赛的《小星星》;俄裔脑海中的维也纳——戈多夫斯基《维也纳气质》;以及比利时小提琴家玩味中的法式华尔兹——伊萨伊改编版的圣-桑《华尔兹随想曲》。


全套曲目编排就如同一次超越时空的环球旅行,一次故事与角色悉数登场、艺术家与艺术家及自然萍水相逢的大型派对,一场有关于浪漫心灵烟花般炸响的“花车巡游”,令人心潮澎湃、目不暇接。故而这场音乐会,定是一场热衷于“浪漫”的乐迷,不应错过的音乐趣事。

曲目

介绍










圣-桑

Saint-Saëns


《骷髅之舞》又名《死之舞》,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作品。此曲本源自1872年的一首艺术歌曲,于1874年被改编为管弦乐作品。《骷髅之舞》采用了中世纪末日审判的圣咏《愤怒的日子》曲调的旋律,带给听众一种阴阳怪气的有趣感觉。乐曲的开始就带领听众有种走向墓地的感觉,引人入胜,一点点地带领听众窥探骷髅的起舞,慢慢地好像聚集到墓场上的骷髅越来越多,舞跳得越来越热烈。圣-桑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其作品结构工整,配器华丽,色彩丰富,通俗易懂。这首《骷髅之舞》是他交响诗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肖松

Chausson


《‌音诗》‌是法国作曲家肖松的小提琴独奏与管弦乐伴奏的乐曲,‌被视为二十世纪法国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首曲子不仅展现了浓郁的浪漫派特点,‌还融入了彼时新兴的印象派元素,‌使作品在色彩和风格上具有新颖性和想象力。


《‌音诗》‌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小说《爱情的胜利之歌》,‌其中讲述了一位少女被梦中一把有魔力的小提琴诱惑的故事:在意大利的费拉拉,有两个男子,一个是“绘画”,一个是“音乐”,他们同时爱上了一个女子,最后“绘画”抱得美人归。“音乐”在伤心之余跑去斯里兰卡,从那里的印度人身上学到魔法——用小提琴演奏魅惑的旋律来让人恍惚陶醉。回到费拉拉后,他用小提琴让那女子如着魔般心神动摇,以便横刀夺爱,可是“绘画”挺身而出,杀了“音乐”,而后两人继续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至于“音乐”,则被印度人施了魔法,尸体竟然自己乘着马消失了。


肖松把这个略显神秘的故事引向悲伤,‌通过引子引出的小提琴独奏主题,‌表现出忧郁、‌悲愁又无奈的情感。‌这首《‌音诗》‌受到了音乐色彩大师德彪西的高度评价,‌被形容为洋溢着作曲家高超的技巧和灵感,‌全曲热情洋溢,‌令人难以自拔,‌直到曲终才能释然。‌德彪西认为:“没有什么比结束时那梦幻般的柔和更加令人感动了……当音乐将一切细节和轶事都置之度外,仅仅只有那细腻的情感,这是艺术作品中转瞬即逝的那一瞬间。” 

弗朗西斯·普朗克

Francis Poulenc


弗朗西斯·普朗克,法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是法国“六人团”重要成员之一、二十世纪法国音乐领域重要人物。普朗克的毕生创作对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他的音乐既追求古典音乐典雅精细的美感,又有现代音乐的气息。他的曲调富于歌唱性,有“法国的弗朗茨·舒伯特”之称。


此次音乐会中,二位演奏家将为大家带来的,是他的《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这首作品为纪念二十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诗人洛尔迦而作。乐曲中除了普朗克一贯朴素明朗的音乐语言,还有诗意的哀愁。


据说普朗克的创作很少受到弦乐器的启发,而这首奏鸣曲的创作则借用了前辈大师的元素,包括柴可夫斯基歌剧《奥涅金》中“信之歌”的双簧管主题之一,作品中也可以听到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主题的影响。

克莱斯勒

Fritz Kreisler


奥地利裔美国小提琴家、作曲家克莱斯勒,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以甜美的音色和富有表现力的乐句而闻名。他的一生创作了近两百部作品,其中《中国花鼓》是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创作于1906年。


在创作这首曲子时,克莱斯勒正处于他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当时他旅居巴黎,正处于他巡演和演出的高峰期。克莱斯勒对中国的民间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旅行时,曾欣赏过当地中国移民表演的“华埠音乐”。有感于中国艺人的演奏,克莱斯勒选用了花鼓的前奏创作出了本曲。一般西洋作曲家在用东方旋律作曲时,总是采用速度徐缓的曲调,即东方风格舞曲的“咚、嚓、咚、嚓”的平板。而这首曲子则突破“徐缓平板”的模式,采用了急速、华丽的细腻旋律,以及快速的节奏,既充分发挥了小提琴双音、颤音、琶音等技巧,为曲子增添了华彩和变化,又描绘了中国民俗中迎神大会上热闹、喧嚣的欢乐气氛。


克莱斯勒曾在1923年访问中国,并在上海等大城市举行了个人演奏会,其主要演奏曲目正是这首《中国花鼓》。乐曲中,小提琴表现了连续不断的鼓声,而钢琴则表现了中国风格的旋律。同时,在本场音乐会中,两位演奏家也将在同场为观众们带来克莱斯勒的另一首著名炫技作品——《吉普赛随想曲》。

勃拉姆斯

Brahms


出生于汉堡的杰出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勃拉姆斯,在音乐史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后世常把勃拉姆斯与巴赫和贝多芬相提并论,将三人总称为“3B”。作为贝多芬、舒伯特、舒曼的直接继承人,勃拉姆斯始终坚持德奥的古典音乐传统,将浪漫主义音乐的激情与严谨的古典形式结构结合起来。此外,他还反对外在的华丽,追求内在深刻含蓄的情感表现,无论在旋律、和声、织体上都不落俗套,新颖而富有特色。


1853年,勃拉姆斯结识了匈牙利小提琴家雷曼尼,与其联袂巡演,期间创作了著名的《匈牙利舞曲》。他认真收集和研究了匈牙利的民间音乐,用钢琴四手联弹的形式创作了一大批匈牙利风味的舞曲,前后共二十一首,深受大家的欢迎,其中尤以第一首和第五首最为音乐爱好者熟知。此次两位演奏家将为大家呈现的是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的第十七首,由克莱斯勒改编的小提琴钢琴合奏版本。


而作为一个以“完美主义”著称的、精雕细琢的创作者,在勃拉姆斯长达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未能满意的创作经常遭到他本人的销毁,导致只留下二十几首室内乐作品,但每一首都是当之无愧的杰作。本场音乐会上,我们将听到的是第二奏鸣曲:《A大调小提琴钢琴奏鸣曲》。第二奏鸣曲创作于1886年,如同一张来自瑞士风光明媚的伯尔尼高地的明信片,作品中也引用了作曲家的其他歌曲中的一些主题元素,比如描述坠入爱河的甜蜜感觉的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有人说是取自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速回》的主题,另一种说法则说这一主题是对瓦格纳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中的《瓦尔特颂歌》的遥相呼应。这首作品旋律格外优美,曲风简洁亲切,带给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渴望,使人内心深处感到由衷的安逸、平静和温暖。

庞塞

Manuel Ponce


墨西哥作曲家、钢琴家庞塞被誉为“墨西哥近代音乐之父”。本次音乐会上将呈现的这首《小星星》,又名《墨西哥小夜曲》,是他非常著名的一首小曲,有如庞塞的代名词。此曲创作于1912年,原为一首歌曲,音域宽广,因而经常通过女高音来表现,“星星满天”的感觉油然而生。最初的歌词“遥远天空的小星星,你看见我的痛苦,你理解我的忧伤,你下来吧,告诉我你能不能给我一丝爱情,没有你的爱,我不能生活……”。


听上去非常像一首爱情诗,但庞塞并不这么想,他曾经特别强调:“这是一首深沉的思乡曲,一首哀叹青春消逝的悲歌。阿瓜斯卡连特斯州用碎石铺砌的小巷里的喃喃私语,月光下漫步的畅想,以及对塞瓦斯蒂安娜·罗德里格斯的回忆,都在这首曲子中回荡。”阿瓜斯卡连特斯州便是他自幼居住的地方。


乐曲中带有浓郁的中美洲民族音乐特色,曲调极为迷人,感情真挚(有人形容它为“世界上最美的音乐”、“将夜空怀抱在心里” ),因而被众多艺术家改编为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等不同版本广为流传。著名小提琴家海菲兹所改编的小提琴钢琴二重奏,在原曲基础上加入了不少转调频繁的变奏旋律,从而增强了原作的感染力。此曲目前仍是许多当代著名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

戈多夫斯基

Leopold Godowsky


生于俄属立陶宛的犹太血统俄裔美国钢琴家、作曲家戈多夫斯基,因其高超的钢琴弹奏技巧深受同行推崇。据一些资料上说,戈多夫斯基的手很小,他的技巧并不是那种辉煌无比,令人眼花缭乱的超技类型,他令人昏厥的技巧是高度的手指独立性。这个需要艰苦磨练的技术,在戈多夫斯基的身上可谓浑然天成。


在他的改编练习曲中,绝大多数都把原作中的右手部分移去左手演奏,而且经常有左手独奏的版本。此种情形下,光是一只手就必须演奏两个甚至多个声部,不但需要十分完美的改写,还需要很好的手指独立性,这样才能使手指在几个声部的演奏中不缠在一起。


不同于肖邦、李斯特运用到这些技术的练习曲,戈多夫斯基对这种演奏技术的要求是更高更可怕的,至今能完整录制戈式肖练的钢琴家仍可谓凤毛麟角。而此次两位演奏家将为大家呈现的,却是这位炫技大师的一首清新小品——《维也纳气质》。此曲选自组曲《30首钢琴曲》(Thirty Moods and Scenes),为其中的第11首。副标题为“回忆中含着眼泪的微笑”(Whose yesterdays look backwards with a smile and tears)。有人形容此曲“如红酒般醉人心扉,如咖啡般香浓幼滑,如烛光晚餐般罗曼蒂克,如沙龙一样魅惑,如爱情一样曼妙。气氛与光线都刚刚好,而你在我旁边。却又有些许淡淡的伤感和忧郁的气质。”

伊萨伊

Eugène Ysaÿe


圣-桑于1878 年为钢琴写作了“六首练习曲” (OP. 52),每首乐曲采用的体裁样式不同,有练习曲、前奏曲、前奏曲与赋格,第六首《华尔兹随想曲》是唯一的圆舞曲形式。


乐曲主题部分采用了华尔兹的节奏,旋律优美、抒情,技巧华丽、灵活妩媚、略带伤感,充满浪漫气息。此曲由比利时小提琴家伊萨伊于19世纪中叶改编为小提琴与钢琴的随想曲,其华丽而富有激情的音乐语言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特点。


被誉为“比利时小提琴学派之父”的伊萨伊是当时欧洲最杰出的小提琴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在技巧上要求极高,而且在情感表达上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这部小提琴独奏曲是伊萨伊的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他的作曲风格和浪漫主义情怀。乐曲性格多变,饶有趣味,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各种高难技巧。作品中的华彩段需要小提琴家具备精湛的演奏能力才能完美呈现出来,因而该作品也被认为是小提琴界的经典炫技作品。










无论是在节日当中受到召唤而起身狂欢的亡者抑或被琴声诱惑沉迷的女子;无论是为了记载伟大的诗人或是家乡的星辰;无论是游历他乡见证的吉普赛、匈牙利、法国舞蹈或是中国花鼓;无论是目睹高远的美景抑或是描绘忧愁的爱慕……


无论是世界的图景,还是历史的遗章,艺术家眼中的昨日星辉,总是较于大多数人生的平凡日常要璀璨许多,而这些浪漫,也终于成为了人类的瑰宝。那


么囊括这其间所有元素的一场音乐会,这样含金量如此之高的浪漫集锦,听上去一定是值得人们一探究竟、一同沉浸的。更何况又是由本身就足够浪漫而实力强劲的两位演奏家一同呈现。在日复一日的嘈杂日常中,疲惫的我们总需要一些无限接近理想的东西来为自己回血,那么这样向浪漫致敬、向与浪漫共鸣的过往致敬的纯粹而浓郁的浪漫,或许就是当之无愧的强心针了吧。


文/朱苾湉

编辑/胡璇晔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江苏大剧院


交通指南

地铁:10号线“奥体中心·江苏大剧院站”

公交:133路、166路“江苏大剧院站”D7“梦都大街西站”

出租:请从奥体大街或梦都大街驶入水韵路,近东门处下车。        

自驾车:奥体大街江苏大剧院南门 或 梦都大街江苏大剧院北门

从地下车库进入“中央电梯厅”,即可按提示到达各演出场馆。


Tips:食品、饮料与瓶装水一律不能带入剧场,祝您观演愉快!

订票指南

  1. 咨询热线:025-85437777/85438888

  2. 官网购票:www.jsartcentre.org

  3. 微信购票:关注微信号“江苏大剧院票务管家”,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在线选座、微信支付,注册后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4. 会务咨询:025-87717777/85775511


江苏大剧院
走进江苏大剧院,让艺术改变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