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层层台阶登攀
永葆进取之心
1987年,这是恢复高考的第十年,人们的命运不再有固定剧本。
时代变幻急速,这一年,西安城有很多变化,首次开通国际长途直拨电话,由日本引进的黄河牌电冰箱生产线在黄河机器制造厂投产,陕西历史博物馆动工兴建,西安接待国际旅游人数突破30万人,第一家有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而此时的长安县,还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县,只有县城韦曲稍稍有些规模,樊川道从南部延伸到韦曲。每到收获季节,县城的大街小巷,机关单位的院落,随处可见农民碾麦、晒粮。
这年的9月,长安一中举办建校45周年庆典,校庆中重要的一项是为陈天人老校长立纪念碑。碑身的一面上写着:东盼兴中,西望户师,此地昔日一片荒野,今闻读书声音,信乎人定胜天。
长安一中,便是在这“昔日一片荒野”中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1942年,陈天人被任命为校长,负责建校事宜,学校位于樊川古道,背倚少陵原。因之前有过办学经历,校园平面图由陈天人亲手绘制,长安一中教学区形成的台阶为中轴线,倚塬而建,东西四排八栋教学楼对称排布的书院式格局,从这时已具备雏形。
这是一场漫长向上征途的起点。
有学生依旧记得当时在长安一中读书的情景。那是五十年代初,一中还仅有初中,学校条件简陋,四座教学楼,三间瓦房,新盖一间教室,除此之外,学校就再也没有别的房子。老师、学生都住窑洞,点煤油灯,到了晚上,窑洞里的跳蚤咬的人睡不着。学校没有餐厅,同学们吃饭都在露天。一遇雨雪天气,同学们便戴着草帽,端着饭碗,拥拥挤挤,脚下是泥泥水水。
第二年,学校开始扩建。为了节省开支,学校师生在课余时间,自己把运到学校门外的砖背到学校中,建起长安一中有史以来学生住的第一幢非窑洞宿舍。之后陆续在原来教室下边新盖了四座教室,在东边第二层小操场上盖了近二十间学生宿舍。
到1953年,长安一中高中初建,学生们学习和生活依旧艰苦。学校不通电,没有电灯,只能依靠汽灯照明来上晚自习。学校里更没有图书馆、礼堂、实验室,冬天也没有暖气……交通也不便利,学生们来自长安的各个地方,很多学生周六回家需要步行三十多里路。到星期天下午学生们背着面粉,或背着干馍从几十里远的村庄风尘仆仆地步行到长安一中。
每个人无从选择命运的起点,但教育决定了前行的方向。许多就读于长安一中的学生,因知识而改变人生之河的走向,进入更为广阔的世界。
即便学校条件简陋,60年代经常能见到学生在晚自习后挑灯夜战——在路灯或厕所的灯光下学习,尤其是每年的毕业班学生更是如此。
学校里不止有努力读书的学生,亦有良师。
有老师利用课余时间骑自行车到同学家中走访,跑遍了大半个长安县。回来后向学校汇报,给家庭特别困难的同学提高助学金,每月从4元提高到7元。
也有老师鼓励学生,放宽眼界,要走出去,要考北京的大学。
从建校开始,四十五年时间,时代波谲云诡,此地读书声音却从未中断。一代又一代的普通人在此,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混乱年代,有失意学生进城,在南门偶遇学校老师,相互交流近况,老师只是鼓励学生,“越是艰难,越要挺住,要学会忍耐。记住,‘长风破浪会有时’。”
如诗中所写,河上没有桥还可以等待结冰,走过漫长的黑夜就是黎明。
时代最终告别混乱章节,知识之光自此照耀大地,刘震云后来在他的小说里写到,醒来后,便是新生活的开始。
1985年6月,小学升初中重点班录取考试,长安一中在全县的小学毕业生中录取100名优秀学生入校,设立两个重点班。密密麻麻的小学生云集至此,当年的语文考试,作文题大开大合,暗藏着时代的气息,题目为“昨天 今天 明天”。
那些落笔的人,从此出发。
长安一中校园也迎来一些新的改变,1983年,在小操场西边新建可容纳600域名学生的公寓楼。1984年,学校校名从长安县韦曲一中改为长安县第一中学。1985年,在南院建成一座4层教工宿舍楼。1986年在东村新建一座两层楼,一楼做小报告厅,二楼做会议室、仪器室和教室。
亲历时代颠簸的人们,最终抉择都相似,他们相信通过读书,就能改变命运。
1987年9月的校庆,受邀参加陈天人纪念碑立碑仪式的校友们,纷纷为“陈天人奖学金基金会”捐资。善意从此循环,既是感念陈天人校长以及诸位老师对自己求学时期的帮助,亦是对之后来此求学之人的激励。
第二年,134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得首届“陈天人奖学金”奖励。
纪念碑另一侧,刻着一副联句——“弥望晴川十里,足供俊赏;安得广厦万间,尽庇英才”——是由陈天人校长所拟。学校建成后的第六年夏天,陈天人校长邀请教育界同仁在学校聚会,远望樊川盛景,又念及学校校舍不足,教学环境简陋,因此有感而发。
四十五年时间,蹚过时代乱流,从一片荒地开始,一群人通过不断接力,在此点燃教育火种,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倾囊相授,尽庇英才,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开放变革的气息贯穿了整个九十年代。
1990年到1992年,西安发生很多有意思的事。为了给亚运会筹款,崔健在西安举办了两场演唱会,门票定价十块钱,一个吉他社老师一口气买了400多张带学生去看崔健演唱会,这个名字叫许巍的吉他社老师后来也做了歌手。亚运会之后,全国开展第四次人口普查,西安市7区6县总人口6199552人。中国西部第一条高速公路——西临高速建成,陕西高速元年也自1990年开始,之后人们熟知的高速公路在这一年之后陆续开建。经过三年建设的黑河饮水工程一期一段胜利建成,正式向市区供水。这一年,西安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跨入全国百亿城市行列。
1991年,西安古文化艺术节邀请到当时风头正劲的小虎队前来参加,一时间歌迷趋之若鹜。这一年,国务院批准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农村实现乡乡通电。对于日后西安影响深远的二环工程在1992年开工建设。
城市化的浪潮惠及周边郊县,作为西安近郊县城的长安县,也一步步随着时代走向城市化,不过这个变化是缓慢的,长安区的故事是在新世纪之后展开,此时的长安还依旧是长安县,主要精力还在自我提升中。
时代奔涌向前,然而教育发展不均,山河间太多寂寥。即便是最靠近城市的县城,但农村人口依旧占有大多数,受教育程度偏低,与城市教育环境相比,乡村基础教育环境更显薄弱落后。
正因于此,1990-1992年,长安实施了全面的“普六达标”活动,优化强化小学基础教育,集资1500多万元,改善境内442所小学的设施条件,中小学基本建设总投资量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总和,基础教育走出了“黑房子、土台子、泥孩子”的困窘局面,经市级评估验收,达到了国家标准。1994年后又投资1.2亿元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995年的长安一中忙着校园升级改造,先是由校办工厂出资17万,在学校第三排和第四排修建新教学楼,改建学校教室。之后又对教学区主干道台阶进行全面改造,将原来青砖台阶全部改为青石板台阶。之后学校又新建实验楼,配备一间微机室。
在此上学的学生按年级从最低处开始,一步步向上,等到高三,便沿着台阶登上学校最高处。等到高三结束,告别长安一中,人生将踏入新的舞台。学校的校训——踏着层层台阶登攀——也由此而来,既来自于学校倚塬而建的地势,也来自于一座校园精神风貌的体现,永葆进取之心,不断向上,一步一景,踏着层层台阶攀登。
这一年的城里也很忙碌,年初东郊最大购物中心韩森寨商业大厦开业,七月份西安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封顶,十月份德福巷古建筑旅游商业一条街工程开工,历时八年,省广播电视中心建成并正式交付使用。
此时的长安,发展也不仅仅局限在韦曲,郭杜在这一年建立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
■ 上世纪90年代的绿园转盘与绿园饭店
1996年,长安一中校园的升级改造依旧在进行,在通往陈天人校长纪念碑的路上修建碑林。那些碑文一大部分来自于校友,沿途看去,有感念师恩的,有受惠于陈天人奖学金的学生,亦有在此工作的老师所撰写的碑文。
这一年,有个从陕北来西安美院上学的学生,经常在长安写生,画长安县当地的风土人情,那些庙、山、农田以及人。后来写了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歌名就叫做《长安县》。
欢迎来到1997,欢迎来到网络时代。西安火车站竖起一座巨大的广告牌——古城热线,西安人的信息高速公路,当年24块钱一小时的钟楼网吧人头攒动。
长安县的网络时代,是在1998年,当年六月,长安县电信局开始办理163拨号上网业务,当年发展用户88名。也是在同一年,长安一中从省上争取到举办奥化班的资格,设立两个奥化班,开始在全省招收优秀学生。
1999年全国化学竞赛(陕西赛区)成绩揭晓,长安一中有53人获奖,占全省获奖总数的 11%,其中一等奖 17 人,占全省37%。曾鸿同学代表陕西参加全国决赛,开陕西省高二级学生参加全国化学决赛并获奖之先河。
所有这些,仿佛都是在为新世纪的到来蓄势。
■ 摄影 李龙胜
对于长安而言,新世纪的开篇是从撤县设区开始的。
200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安县制,设立西安市长安区,西安城区版图向南推进战略便已确定。长安自此告别县城,开始了自己城市化的道路,从此时起,长安的城市化,也不再局限于韦曲,新区老区同步发展。
这是长安一中的辉煌时期,2000年全国化学竞赛(陕西赛区),长安一中有 110人获奖,占全省 16%。
第二年,也就是2001年,实验班首次参加高考,9人被保送录取到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27 人参加高考,全部超 670分,11人录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之后的两年,长安一中实验班依旧保持了高水准。
2004年,第四届理科实验班在当年高考中,有12人考入北大、清华,4 人考入复旦大学,6 人考入中国科大,4 人考入南京大学,8人考入浙江大学,3 人考入同济大学,6人考入国防科技大学,9人考入西安交通大学。
一所好的学校,好的教育,就是帮普通人去完成梦想,走向新的天地。
有毕业多年的学生回忆当时长安一中求学场景,总会与同学相约去陈天人校长纪念碑那里背单词,极目远眺,便是整个长安的晚霞。霞光之中,满是对于未来的期望。
即便是时代变幻,外界为“读书到底有没有用”争论不休,但依旧有人坚信读书改变命运。
2004年9月,区委、区政府根据高校建设需要适时成立长安区高校建设协调服务办公室,主要负责入区高校遗留问题及建设协调服务等工作,期间完成财经学院、陕西教育学院、西安培华学院、陕西电子专修学院等4所高校建设并完善大学城南区的水、电路等基础配套建设。
这便是常宁新区的前身。
2008年5月6日,国务院批复《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按照规划,西安将进一步优化主城区布局,凸显“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布局特色,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其中“多心”指4个组团:六村堡、常宁、新筑、洪庆。常宁组团,即被定位为西安城市外围组团之一,承担中心市区疏散产业、人口及城市延伸功能。
2009年2月,长安区委、区政府在常宁组团的基础上成立西安长安常宁新区,同时设立西安长安常宁新区管理委员会。
此时的长安已然与之前不同,从1990年到2010年,城区面积由6.8平方千米扩展到74平方千米,扩大了10倍多。
■ 长安公园 | 摄影:郭文潮
即便是奥化班加身的光环褪去,樊川依旧留有读书声。2000年到2012年,长安一中向本科院校输送毕业生比率保持在90%以上,共有70余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
在这期间,五大名校的崛起,各个地方被掐尖的优秀学生,同样被掐尖的优秀教师,与之伴随的是失落的县城高中,那是另一个带有魔幻色彩的故事。
好的教育是学校塑造学生,而非学生塑造学校。
如长安一中,纵然有低谷时期,但它之所以被学生们怀念被认可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奥化班,而是源于陈天人校长纪念碑上那句“今闻读书声音,信乎人定胜天。” ,源于学校校训——踏着层层台阶攀登——所给予的信念:不断向上,虽然辛苦,但推动命运齿轮的人终信人定胜天。这是教育的魅力,也是一所学校最大的魅力之所在。
就如长安一中的贴吧介绍所写:这里不仅仅是一个高中,还是骄傲。
亦如长安本身,从传统农业县城转身,在城市化浪潮中,一步步如攀登台阶那样,拾阶向上。从人居环境到教育配套,不断提升,一点点去缩小与城区的距离。
2018年,长安区148所中小学、121所幼儿园面貌焕然一新,省级示范幼儿园4所、市级等级园116所,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0.5%;长安一中、长安二中省级示范高中辐射强劲, 9所高中全部成功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
像是常宁新区核心区,在建造之初就已注重教育配套,相继建了长安五小、长安湖滨小学、长安绿地城小学、西京小学、长安湖居笔记小学、西京初级中学、西安湖滨中学、长安八小、长安十二小九所中小学,着力打造家门口好学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那些被护荫的孩子,开启了新的故事。一些曾经就读于长安一中的学生,后来又投身教育,回归校园,成为老师。
而故事起点的长安一中,从建校之初就一路相伴的,除了教育本身之外,就是学校不停地缝缝补补,从窑洞到大瓦房再到楼房,从尘土飞扬的土操场到煤渣跑道,再到塑胶跑道。
每一届校友,当他们回想起自己的求学经历,除了盛赞学校老师负责之外,都免不了会说一句,学校条件简陋。即便是2011年的毕业生,回想上学经历,依然免不了用艰苦来形容当时的上学条件。
有老师往年招生时遇到过这样的事,学生成绩够,家长也了解学校,但学生来看一眼之后,往往觉得学校看着条件不好,于是转投别处。
而今,长安一中将迁建到常宁新区核心区,既解决了长安一中“地不利”的困扰,让教学环境变得更好,学生们的读书环境更好;又为常宁新区着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增添助力。新建的长安一中常宁高级中学,72班规模,学位3600个;长安一中常宁初级中学48班规模,学位2400个。
时代的起伏,终要靠时代之力抚平。
在之前,学生们踏着台阶攀登,向着梦想出发。如今,一座学校,将沿着台阶登攀而上,从少陵原畔出发,前往神禾塬,开辟一片新天地。
2020年,七普人口数据显示,长安区常住人口为1090600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71983人相比,10年共增加318617人。
有人说,20多年时间,旧长安变成新长安,换了人间。
但不变的,始终是崇文重教之风。
经济发展,可以推动城市化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而教育始终是一个区域的底气所在。
故事并未在某一刻就停止,而是不断向前。如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 长安公园 | 摄影:郭文潮
2019年以来,长安区全面启动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建设41所学校和幼儿园,新增学位29645个。
之前,长安区中招将融入城六区的消息曾引发一阵热议。
人们既开心于喊了多年的“长安区与城六区中招一体化”的愿望成真,又忐忑融入后的中考,长安学生是否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但这又有何妨呢?对长安,对于常宁新区,对一所学校,对于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人们而言,无非是踏着台阶层层登攀。
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
踏着层层台阶登攀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