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导学 || 《无衣》教案

文化   2024-11-02 06:39   安徽  

读懂重章叠句  领悟家国情怀

《无衣》出自《诗经·国风·秦风》,其不同于《诗经》所列战争题材篇——笔触虽未直接描写战场的激烈、惨烈、壮烈,却毫不逊色于“直接描写”;它充分利用重章叠句的“变与不变”,将秦国军民在“王于兴师”中万众一心保家卫国、同仇敌忾奋勇上阵的壮志豪情表达得惟妙惟肖。为让学生读懂文本“似简不简、似重不重”的语言特色,体悟其中展现的家国情怀,设计围绕“朗读读诗意、品读读诗情、联读读诗心”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在读出诗意、诗情、诗心中思考“我应怎样‘表白祖国、崇尚勇士’,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教学目标】

1.了解《无衣》的创作背景,掌握“重章叠句”的知识;

2.通过朗读、品读、联读等方式,赏析诗句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变与不变”中,将万众一心的爱国豪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地艺术手法;

3.从《无衣》引申至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及“新冠”战疫等,激发刻苦学习致敬英雄、报效祖国之情,树立为祖国流血流汗、献力献智之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20 年全国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有一句诗刷屏媒体——【屏显各类新闻】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全国人民与战疫勇士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之时,成了最动人、最激奋的战斗宣言与战斗口号;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情深意厚,动人心魄,折射出大中华大团结大无畏的大气势。

下面让我们在朗读、品读、联读《无衣》全文中,加深理解,汲取养料,思考怎样为接棒中华民族一脉传承的“勇士”风范、家国情怀献智献力。

二、文本解读

(一)朗读诗作,感受特点

【屏显】文学常识

《无衣》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在《诗经》大量的战争题材作品中,《秦风·无衣》以“似简不简、似重不重”的独特艺术方式表达出昂扬向上、壮怀激烈的高亢境界受到“高评”。        

先请同学自由朗读《无衣》,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交流初读感受。(学生交流,老师播放音频。)

【屏显】《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接着,请同学跟着音频齐诵《无衣》,并交流诗中红色字体读音的特点。(学生交流)

【预设】两字一拍的发音,短促急迫;上扬的声调,带出昂扬的气势。(字音的发声可用拖音吗?)不可,因为这是“战前集结号”,不是抒情歌咏。        

【屏显】产生背景

《无衣》产生于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 771 年),因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大部分国土沦陷,与周王室休戚相关的秦国亦危在旦夕。秦国军民在“王于兴师”的“战前集结号”中,一呼百应,展现出崇高的家国情怀和英雄气概。

(师)面对同伴没有衣服的情况,战士说——

(生)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师)面对秦王兴师号令,战士说——

(生)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同学们在代战士回答时,是否注意到诗作语言与结构的特点?(学生交流)      

【屏显】重章叠句

《无衣》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重章,指整篇中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词。

叠句,指在不同诗章里叠用相同的诗句。常用于表现强烈感情,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

重章叠句的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体,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

(二)品读诗作,体悟情感

《无衣》用几乎没有变化、实是仅变换几个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了表现动作进程及情感变化之效。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无衣》的变换之词,品读表现方式产生的影响力、震撼力与感染力。

请同学划出变换之词,参考注释,选择一组解读所蕴情感。        

【预设】        

【屏显】第一组

与子同袍

与子同泽

与子同裳

【解读】袍:长袍,即今之斗篷;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裳:下衣,此指战裙。

“袍、泽、裳”的变化,是指从外袍到内衣、从上身到下身,大家皆可共享。这种看似具体细化的表述,实是对三个不变的“与子同”的升华, 意在表达肝胆相照不分彼此、同患 难共生死。

全诗三章均以“岂曰无衣”开头,以“同袍、同泽、同裳”作答,让战士在倍受感动中激发更加超强的斗志。因为,此衣实是指“战衣”,是护身护命之衣!

【屏显兵器图】第二组      

修我戈矛 

修我矛戟      

修我甲兵      

【解读】“戈矛、矛戟、甲兵”三个词描写了从手拿的武器到身穿的防护,表明武装在完备、防御在完善。这是从侧面衬托来者不善且力量强大,所以更要万众一心、勇猛应战,方能克敌制胜。       

【屏显】第三组

与子同仇!

与子偕作!

与子偕行!

【解读】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既是指向共同之敌,也包含仇恨的情绪。第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意为“起 (行动)”,意指“将与你同时行动,作好准备”。第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表明将奔赴前线了。从情绪的酝酿到高涨到爆发乃至要操戈而起,这既是行动的深化,更是情感的深化,从中不仅体现对并肩战友如同手足的深情,也是对脚下土地、对祖国的深情而“听从王命”,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

《无衣》中每一个字词都用得极其精确独到且不能替换。所以,变化的字词不能替换,不变的字词也不能替换。请选择一组讨论不能替换的理由。(学生交流)

【屏显】 

1.“修”能否改为“作(制造)”“买(购买)”?

2.“岂曰无衣?”可以换成“我有衣服,与子同袍”吗?

【预设】

1.不能!换则意变, 因“修”意为“修理”(旧的),而“作(制造)、买(购买)”的应 是(新)武器。秦国当时面临烽烟四起,战事难有停歇。从“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可见,战士们或刚从此战下场,又要赴彼战场;一个“修”字恰如其分地呈现了在紧迫的战事中边修边战、边战边修、不敢懈怠、不敢马虎的严阵以待。

2.不能!“岂曰无衣”意是“不要讲‘无衣’‘不会打仗’”之类的客观困难,也不要被“无衣”之类所困,要无条件服从保家卫国的王命!如换成“我有衣服”,首先与《无衣》题目不符,且与事实不符,因大战小战接二连三,秦军在“修戈矛、修矛戟、修甲兵”中亦折射出不可能个个有完整的战衣;最关键的是《无衣》就是要以发问者(或也无衣)与被问者的对话,展现即使“无衣”、即使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奋勇应战;就是要以“岂曰无衣”到“与子同X”的反复叠唱达到以情动人感人,更好地展现同生死共存亡的悲壮豪情。

【屏显】      

《无衣》之意为何不完全在“衣”?

【预设】

因为这是借衣喻意。类似“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如仅“就衣论衣”则会以偏概全、但概不了全。《无衣》之意,一是以“无衣”反衬“衣”的重要性——军衣统一整齐,既展现军貌军威,又便于识别与指挥等,还有保护要害部位的作用;二是以“无衣”衬出彼此不分同心同德、并肩御敌;有衣共享,即使无衣(无装备)、赤手空拳也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可以说《无衣》将“衣”的象征意义得到了全面展现、尽情发挥与极度升华。         

【小结】

朱熹《诗集传》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从《无衣》诗中,我们已经窥到“全豹”。在重章叠句的反复咏叹中,《无衣》的诗意、诗情、诗心不断震撼着我们;“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的吼声成就了千古流芳的战歌。

草堂导学  ||  学案:逻辑的力量·3论证



春风草堂
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心声——原创文学作品,优秀作品赏析,语文学习方法,文坛重要动态,学生优秀习作,枞阳方言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