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4》结束之前,节目组就一直传言他们还会再做一档综艺节目,叫《下一战歌手》。当时以为只是一个传说,没想到他真的在做。
如大家预期的那样,的确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节目。
乘上,《下一战歌手》从《歌手2024》的记者发布会开始讲起的。
记者让那英推荐新歌手,那英说:“这不都来过了吗?不就我没来过吗?好像就我没来过,其他的都来过,8届都来过。所以我希望年轻的一代鼓足了勇气,只要你爱音乐,必须来这个魔幻的舞台,它会让你成长,他会让你变成特别不一样的你。”
在新一期节目完成后,她口无遮拦地复盘了《歌手》夺冠的心路历程:
“当然Faouzia在我心目当中,那天我们没上台之前,我就觉得Faouzia肯定是冠军,我所以我那天我拿了冠,我也是语无伦次的,因为我没有想要去拿冠军,我就想着Faouzia冠军,然后那大姐叫什么(莫莫)第二,我就给自己盘算的特别好,往上就再也没有人骂我了。我想着后来拿了第一,我就天打五雷轰的我跟你讲,吓死我了!今天终于让我说出来了。”
有了那英的加盟,当我们看到《歌手》的后续,的确可以给《下一战歌手》开个好头。
启下,就是为《歌手2025》选拔人才。
什么样的歌手可以参加呢?
第一期阵容里,除了戴荃、斯丹曼簇、李玖哲,白举纲、李佩玲都是2020年参加过《歌手·当打之年》的奇袭歌手,艾热也去2019年歌手出现过,但他们都没能进入在线阵容。
所以,节目人才的标准之一,成为过“《歌手》的在线歌手”。
这样的意义,无异于当年的《我要上春晚》。通过一些选拔节目,把春晚作为一个目标舞台,从实践效果来看,对春晚的品牌是利大于弊的。同样,《下一战歌手》的意义,就是让《歌手》舞台变得神圣而备受期待。
它有一定的缺点,比如无形之中按照是否成为过“《歌手》的在线歌手”作为一个标杆,把歌手分成了两个等级。
这样的等级划分,又在规则里是适配的。
虽然有竞技成分,但它并不是主打歌手的竞赛,而是想到了一个全新的比赛概念,叫“对标”。
也就是说,把一个人作为标杆,其他想上歌手来匹配,看达到了标杆歌手的能力和标准的百分之多少。
例如那英演唱完毕,挑战的新歌手,需要为表现和那英作对比。100%代表和那英的标准一样,最高的比例可以投到120%。
除此之外,那英本人还有5%的加权投票。
相比传统的通过票数定输赢,“对标”的百分比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也使得游戏规则十分垂类。
这个节目也让我们看清了直播现场,直播不修音并不是真正让一档节目收获关键的关注度的充分必要条件。
《我是歌手》《歌手》10多年的经营,大牌歌手参与竞技淘汰的赛制,以及强大的话题营销……一系列综合要素的堆叠,才成就了《歌手2024》的现象级火爆。
《歌手2024》对这个行业的影响还在持续进行当中,但是直播全开麦真的是唯一变量吗?真的适合适配所有节目吗?
《下一战歌手》正在实践中,有待进一步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