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媒玩后台评论区,常有一类针对《歌手》的吐槽:都是“剧本”。
新一期播出后,观众更是列举了两个证据。
一是网上出现了彩排意外的信号流出,尚雯婕就和亚亚坐在一起。这和直播比赛一致。
二是尚雯婕挑战失败后,那英对尚雯婕说了一句“只请了一天假啊”。
尚雯婕也可爱回复:对。
如何看这两件事?
放置在“剧本论”的语境下,这似乎都能作为“证据”。
但如果抛开这个观点,你会发现那不过是一次常规的流程预演,和那英的一句“高情商”安慰。尚雯婕也顺着这句话,高情商回答“对”。
《歌手2024》的直播到底有没有“剧本”?
今天媒玩就来聊聊《歌手》的“剧本论”。
说综艺节目有“剧本”,这种表述本身就是又复古又新鲜的话题。
说它复古,是因为从综艺节目诞生之初,就一直有观众觉得综艺都是假的,都是“剧本”。
在选秀节目最泛滥的时代,的确有一些低质量内容是作秀,每个人有自己要说的话,在台上进行冲击式的表达。
后来,各类游戏综艺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剧本行业的紧密结合。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成为节目内容,更多幕后的“剧”,变成了台前的“剧情”,也让综艺和剧的关系更加模糊。诸如撕名牌等经典玩法,也被网友怀疑是否是剧情。
所以观众对一档爆火的竞技节目有“剧本”怀疑,其实是无可厚非的,这样的事情是有历史渊源的。
但说“剧本论”新鲜,是因为在《我是歌手》到《歌手》这个节目这么多年来,很新鲜。
当它过去还是全景式录播综艺的时候,只在节目出现“编剧”职业时,有一段时间讨论“剧本”,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对比赛结果又怀疑。
而当它变成一个纯现场直播了,却有人说他有剧本了。
问题出在哪呢?
我认为,关键在于一部分观众对综艺节目里的“剧本”概念和影视行业的“剧本”概念,并不相同。
剧本,往往是对影视作品而言的,它一般指的是台词和舞台调度,都有严格的设计,由演员进行演出来。
任何一档综艺节目,也需要这样的调度,只是被称为“脚本”或“台本”,这是一档节目流畅运作的必然因素。《歌手》甚至还有专门的的“编剧”角色,更多是针对艺人参加节目的故事进行设计。
像第一期的时候,我们就从在歌手的直播里面听到了,何炅对那英拿到第三名之后说的——期待看到那英的成长线。
也听到过何炅在汪苏泷的一次成功演唱之后,回顾了他从“难听”到“进步了”到“好听”的成长故事线。
这些,都属于综艺编剧的范畴。
《歌手2024》是直播,直播更需要对流程的严格把握,一些曾经不被观众看到的细节,也被放大了。一些曾经不用设计的环节,比如像每一位歌手演唱完毕的点评,过去是不用设计的,只需要乐评人自发点评。但为了直播的流畅,《歌手2024》都会安排具体的歌手进行点评。
节目甚至会揭秘,导演现场提醒那英不要在看节目的时候唠嗑。
说到底,这就是综艺节目里正常的台本。这不仅不应该反对,反而应该更加支持,是让节目更好看的基本方法。
我们真正要反对的综艺“剧本”,其实是对节目结果的弄虚作假,比如谁晋级,谁淘汰。但目前来看,《歌手》的竞演本身还并不存在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