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4月,章汉夫陪同周恩来总理出席在印尼举行的万隆会议十周年仪式时,在代表团住地与周总理交谈。龚普生摄
章汉夫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党的好干部和杰出的外交战士。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部有大名鼎鼎的“二章一乔”之说,其中“二章”即指章汉夫﹑章文晋。
章汉夫的夫人龚普生,曾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司长,中国驻爱尔兰首任大使;乔冠华的夫人龚澎,曾任外交部情报司﹑新闻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龚普生和龚澎是姐妹,章汉夫和乔冠华是连襟。
章汉夫同志是新中国建立外交部时三位副部长之一,他在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的领导下从事十七年的外交工作,忠实地执行了毛主席﹑周总理制定的外交路线和政策,为我国的外交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年谱》收录有关章汉夫的条目达70条之多。
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收录有关章汉夫的条目4条。
中央文献出版社已出版的《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1卷-13卷),共收录周恩来致章汉夫(或等人)的电报﹑信函﹑批语共9件。
1950年12月5日,周恩来致胡乔木﹑章汉夫信函手迹。
章汉夫江苏省武进县人,早年留学美国,1927年9月参加共产党。1928年到莫斯科中国劳动大学学习,担任共产国际东方部研究员。1931年回国后,担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长﹑代理书记﹑中央宣传部干事等职。1933年,担任江苏省委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章汉夫一直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1939年至1945年,在重庆《新华日报》社任新闻编辑部主任﹑总编辑等职。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冲破国民党的重重新闻封锁,克服种种困难,使《新华日报》成为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重要喉舌,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和重大的作用。
1941年1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周恩来得知后,立即给何应钦打电话提出严重抗议,并驱车到国民党谈判代表张冲那里当面提出质问和抗议。1月17日夜晚,周恩来亲笔写了“为江南死难者志哀”的题词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四言挽诗,准备刊登在次日的《新华日报》上。午夜过后编辑部才拿到周恩来写的手稿,而国民党的新闻检察官此时还赖在报馆坐等检查第二天出版的报纸。周恩来的题词和挽诗,在当时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新闻报道,报馆决定拒检直接见报,以强硬态度,还反动派一点颜色。为此,报馆由章汉夫、石西民与国民党检察官周旋。为了刊登周恩来的题词和挽诗。版面先发两篇同木刻题词挽诗一样大小的稿子,待检察官以为“平安无事”离开后,就换上内容大量印刷。印刷完毕后,趁着天刚蒙蒙亮,大家便分头把大量的报纸送了出去。清晨6点多钟,《新华日报》便已贴在大街小巷的阅报栏里,送到订户家中。
1945年4月6日,董必武从延安乘飞机抵达重庆;4月12日,董必武在秘书章汉夫﹑翻译陈家康的陪同下,乘飞机离渝赴美国参加在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制宪会议。下图为延安机场当时的欢送场景,前排左起:周恩来﹑陈家康﹑董必武﹑伍修权﹑章汉夫﹑朱德﹑叶剑英。
解放战争时期,章汉夫最初任中共上海工委委员﹑副书记,后被派至香港,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委员﹑香港工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前夕,曾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工作,后任天津市军管会委员﹑外事研究组组长,中共上海市委委员等职。
1949年6月,邓颖超携带毛泽东﹑周恩来亲笔信,专程前往上海接宋庆龄到北平出席政协会议,随行人员里有龚普生。邓颖超按照周恩来的授意,顺道送龚普生去上海与章汉夫完婚。邓颖超对龚普生说:“你的家长不在身边,我就作为女家的代表陪送你了。”1949年7月1日,章汉夫和龚普生在外办招待所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邓颖超代表家长做了他们的主婚人。
章汉夫和龚普生夫妇与邓颖超在上海合影
1949年7月1日,章汉夫与龚普生在上海结婚。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1949年10月任命的外交部副部长有三位:王稼祥﹑李克农﹑章汉夫。章汉夫同时兼任外交部条约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负责条约的审查﹑承认﹑废除﹑修改﹑重订和缔结事项,关于条约的法律研究解释事项,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的研究等。
1951年8月14日,巴基斯坦独立纪念日,巴基斯坦驻华代办阿默德艾礼晚间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应邀出席。应邀出席者尚有我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教育部长马叙伦﹑文化部副部长周扬等。
1951年8月15日《人民日报》第一版
左一为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
1952年9月28日-10月17日,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团长﹑蒙古人民共和国总理泽登巴尔访问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除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等到机场迎接外,还出席周恩来总理为蒙古政府代表团举行的招待会﹑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签字典礼﹑出席蒙古驻华大使贾尔卡赛汗举行的宴会及到机场送行。
1952年10月4日,周恩来总理与蒙古国总理泽登巴尔(左二)在中蒙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上签字。右一为章汉夫。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翻译队伍由当时国内的英文、法文、俄文翻译组成。尽管他们已有名气,然而出访前周总理仍派老专家对他们进行考试。其中英文考官是章汉夫,被考的是浦寿昌、浦山、段连城、李肇基。
1954年10月19日-30日,印度共和国总理尼赫鲁访问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宋庆龄,国务院副总理陈云﹑彭德怀﹑贺龙﹑乌兰夫﹑李富春﹑李先念等到机场迎接。章汉夫副部长还出席周恩来总理举行的盛大酒会和宴会﹑出席印度驻华大使赖嘉文举行的招待会﹑出席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举行的欢迎宴会﹑到机场欢送尼赫鲁总理赴东北参观访问﹑出席北京市市长彭真举行的盛大酒会和尼赫鲁总理举行的临别宴会﹑到机场欢送尼赫鲁总理赴华东﹑华南等地参观访问。
周恩来总理身后左侧者为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
1955年1月5日-11日,联合国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来华访问,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国际司司长董越千﹑交际处处长王倬如等到机场迎接。随后,章汉夫副部长还参加了周恩来总理接见哈马舍尔德﹑周总理举办的欢迎酒会和晚餐﹑举行的四次会谈﹑饯行宴会等活动。11日上午,章汉夫副部长等到机场送行。
章汉夫副部长(右一)机场迎接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
1955年4月16日下午,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出席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代表团乘飞机从仰光到达雅加达。同周恩来总理一起到达的有代表团团员陈毅﹑叶季壮﹑章汉夫,顾问廖承志﹑杨奇清﹑乔冠华﹑陈家康﹑黄华﹑达浦生,秘书长王倬如;4月17日晨,周恩来总理率领出席亚非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乘飞机从雅加达抵达万隆;4月18日-24日,亚非会议在万隆独立厅举行。
前排右起:周恩来﹑浦寿昌﹑陈毅﹑章汉夫。
万隆会议会场,左起:章汉夫﹑陈毅﹑周恩来﹑浦寿昌。
万隆会议会场,左起:章汉夫﹑陈毅﹑周恩来﹑浦寿昌。
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为国际友人签名。周总理身后站立者为章汉夫。
1955年4月26日-28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乘飞机从万隆到达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他是在出席亚非会议以后应印度尼西亚政府的邀请前往访问的。随同周恩来总理前往访问的还有陈毅,叶季壮,章汉夫,廖承志,杨奇清,乔冠华,陈家康,黄华,达浦生和王倬如。
1955年4月28日,周恩来总理在雅加达机场与沙斯特罗阿米佐约总理签署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周恩来总理与陈毅副总理之间为章汉夫副部长。
1956年9月10日下午,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接见以克·科里亚为首的锡兰政府代表团。接见的时候,在座的有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对外贸易部副部长雷任民,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陈叔亮,礼宾司副司长马振武。
前排右一为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
1960年4月13日-28日,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与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张彦﹑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罗青长﹑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司长章文晋﹑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康矛召等,陪同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印度﹑尼泊尔。
1960年4月19日,周恩来总理离开缅甸仰光前在机场会见记者。周恩来右侧为章汉夫。
1960年4月19日下午,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抵达德里,印度总理尼赫鲁前往机场迎接。前排左四起:周恩来﹑尼赫鲁﹑陈毅﹑章汉夫。
1960年4月27日,周恩来、陈毅在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陪同下,游览风景胜地博克拉。右一为章汉夫。
1960年5月5日-14日,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与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元帅,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张彦,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罗青长等,陪同周恩来总理访问柬埔寨﹑越南。
1960年9月12日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会见了几内亚共和国总统﹑几内亚民主党总书记塞古·杜尔及几内亚共和国政府代表团的随行人员。会见时在座的有: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总书记邓小平,政治局委员彭真﹑陈毅,对外贸易部部长叶季壮,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代主任张致祥,中国驻几内亚大使柯华等。
1962年9月23日上午,周恩来总理会见老挝爱国战线党主席﹑老挝临时民族团结政府副首相苏发努冯亲王,同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会见以后,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设午宴招待苏发努冯亲王和夫人。会见和宴会时在座的,有副总理陈毅和夫人﹑罗瑞卿和夫人,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和夫人,中共中央委员伍修权等。
后排右一为章汉夫副部长
1963年4月22日,周恩来总理前往宾馆,回访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部长执行会议主席阿里·萨布里,并且同他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会谈。随同周总理回访并参加会谈的,有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中国驻阿联大使陈家康,外交部西亚非洲司司长王雨田,第一亚洲司副司长张彤。
右侧下起:周恩来﹑冀朝铸﹑章汉夫。
1965年4月16日-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和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赴雅加达参加万隆会议十周年庆祝活动,并访问印度尼西亚﹑缅甸。
随同人员包括: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和乔冠华,国务院副秘书长罗青长,全国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张茜,外交部顾问章文晋,外交部国际司司长龚普生。
1965年4月在亚非会议10周年纪念活动结束后,周恩来总理去巴厘岛参观,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1965年6月2日-8日,周恩来总理访问巴基斯坦﹑坦桑尼亚。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国务院副秘书长罗青长和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柯华陪同。
1965年6月2日,周恩来总理同阿尤布·汗总统在拉瓦尔品第举行会谈,左一是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
1965年6月4日,周恩来总理抵达达累斯萨拉姆,受到坦桑尼亚总统尼累尔的欢迎。前左起:周恩来﹑罗青长﹑章汉夫﹑尼雷尔﹑冀朝铸。
1968年3月,章汉夫被关进秦城监狱。
1972年1月1日,章汉夫含冤病逝于秦城监狱。
1979年9月18日下午, 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隆重举行。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方毅﹑邓颖超﹑胡耀邦﹑耿飚﹑徐向前﹑彭真﹑张鼎丞﹑史良﹑姬鹏飞﹑刘澜涛等送了花圈。李先念﹑王震﹑韦国清﹑方毅﹑邓颖超﹑胡耀邦﹑耿飚﹑陈慕华﹑薄一波﹑姚依林﹑姬鹏飞﹑宋任穷﹑朱蕴山﹑康克清﹑季方﹑荣毅仁﹑王昆仑﹑江华等参加了追悼会。追悼会由国务院副总理姬鹏飞主持,外交部部长黄华致悼词。悼词高度评价“章汉夫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几十年如一日,为党﹑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他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
出版有:上海杂志公司刊行《大时代丛书之七-后方民众怎么干》(章汉夫著)﹑《世界知识出版社《章汉夫传》﹑江苏人民出版社《章汉夫文集》(《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会编)。
耿飚同志在《回忆新中国杰出的外交家章汉夫同志》一文中写道:
周恩来总理任外交部长时曾经提出,作为一名外交战士,应该具备“立场坚定,执行政策,熟悉业务,遵守纪律”四项要求。我深深感到,章汉夫同志是一位真正身体力行地做到总理四项要求的外交战士。在当前我国外交工作有巨大开展,外交战线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大好形势下,回忆章汉夫同志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重大贡献,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和工作作风,对于提高外交战线广大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