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教育的那一批人,他们的孩子抑郁了

文摘   2024-11-24 05:38   浙江  
来源:女子无才便留德(ID: wucai6de)
作者:无才姐



暑假回国的时候,听闻母校一名学霸考入清华不久就抑郁休学了。


这孩子可不是一般的学霸,他是某一年的省理科状元,即使在我们这个全省top10的重点高中,也是传奇般的存在。


闺蜜在隔壁市担任高中教师,聊到这个话题时幽幽地说,这还算好的。


她们那儿有个孩子,考上清华不久就。。。


自杀了。


她说,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越是优秀的孩子越容易出问题,学霸抑郁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


  配图:短片《茉莉的最后一天》



我仔细想了想,这事说起来是很奇怪的。


照理说,实力是一个人自信的来源,越是优秀的人,内核应该越稳定,越经得起风浪才对。


而且,学霸都是老师的宠儿,在学校里也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遭受霸凌的概率都比普通孩子小得多。


更重要的是,在如今这个时代,一个孩子成为学霸并非偶然,背后的家庭无论在经济条件还是学历水平方面大多不俗,父母都是很懂教育的。


你以为的专制、野蛮、暴力,在很多学霸家庭是不存在的。


学习过很多育儿知识,倾注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家庭氛围温和开明,孩子一直都优秀懂事,怎么突然就抑郁了呢?


  配图:电视剧《小别离》



上一个引起全网关注、给无数网友留下了不解之谜的,是张一得之死


这个优秀得360度无死角,看起来阳光活力的大男孩在考入北美名校后,突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把无尽的伤痛留给了倾注毕生精力奋力托举他的老父亲张岳。


当人们试图去分析张岳在育儿过程中的过失时,却无力地发现,这位老父亲对教育的认知比普通人高得多得多,所谓的专横和压迫是不存在的。


所以当时不少育儿博主哀叹,无论父母多么完美,孩子该抑郁还是会抑郁。


张一得毕业典礼与张岳


真是这样的吗?


张一得已经无法给我们答案,但是最近我在另一个孩子身上找到了答案。


前不久,谷雨星球上有个叫Yucheng的学霸,自述了患上抑郁症以及疗愈的过程,令我们有机会第一次从孩子的视角去认识这件事



高中生Yucheng的自述

(全文较长,滑动阅读)


这个男孩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别人家孩子”,听父母的话,不用花太大力气就能保持年级第一,中考考入了上海“四校”之一,是当之无愧的顶级学霸。


可仅仅一年后,他就在身边人无比震惊的目光中,从这个别人挤破头都要进的名校休学回家了。


是竞争太激烈适应不了吗?


不,当时他的成绩是全班第二,学习并未让他感觉特别吃力。


是家里逼得太紧,父母太在意成绩吗?


他却说,

毋庸置疑,跟大多数中国家长比起来,我的妈妈就是我心中全天下最好的妈妈了。


她很聪明,一直能帮助我的学业,偶尔才会补课;


她好像并不在意成绩,永远不会在我考试不好的时候骂我;


她思想开明,我们俩到初中都无话不谈;


就连我玩游戏玩到头晕,和妈妈哭诉,她也笑着安慰我,说我这么小就有罪恶感是件好事,只要想改,就一定能改得掉。


而当身边人都说我很聪明时,父母会告诫我不能骄傲,聪明没有用,要更加努力。


她能把期许中的一个理想模型,用我能理解并信服的方式告诉我,并带动着我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看到这里,我猜很多家长都要自叹不如了。


这个妈妈要智商有智商,要情商有情商,情绪稳定,思想开明,在教育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一眼望去,堪称完美。


  配图:电视剧《我们都要好好的》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答案就在谜面上。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孩子的自我评价。


他说,

我从小就是‘乖孩子’,或者换句话说,一个极易被塑形的孩子。


大人说的话,我只要一次便牢牢记在心里,并以此量规评判自己与世界:别人说哪个学校好,我就去考;别人说那个比赛好,我就去参加;别人说考第一很好,我就努力考第一。


脑海里这些‘大人的声音’,让我成了比同龄人都自律的孩子。


在某种意义上,妈妈的教育非常成功,通过不懈的努力,把孩子塑造成了自己“期许中一个理想的模型”


塑形很成功,孩子非常听话,非常自律


可是,看到这里,你是不是隐隐觉得哪里不对了?


一个极易被塑形的人,会不会已经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配图:电影《抓娃娃》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孩子对亲子关系的评价,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她并没有做到将我的人生与她的人生进行课题分离,没有肯定我存在本身的价值,与我之间形成的是靠着表扬维系纵向关系


多么矛盾的评价啊!


明明前面还说妈妈思想开明,现在却说她没有做好课题分离,言下之意,妈妈对他的“塑形”,已经严重干涉到了他的人生;


明明前面还说妈妈教子有方,现在却说她“没有肯定我存在本身的价值”,亲子关系实质上是一种“靠着表扬维系的纵向关系”


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这个聪明的青春期孩子,其实早就参透了这些所谓教子有方的话术背后的目的性操控性


妈妈表扬他,并不是因为真的欣赏他这个人,而是要改造他


为什么要改造他?正是因为他不行,还没有达到妈妈的期望。


表扬的背后不是肯定,而是否定啊朋友们!


就以前面的叙述为例,妈妈先是表扬他小小年纪有罪恶感是好事,后面话锋一转就是要他改掉缺点,先扬后抑,再以信任来施压,不打不骂,但是塑得一手好形。


正因为如此,孩子对这段母子关系的定义是“纵向关系”。


何为纵向关系?领导和下属,老师和学生,甲方和乙方。


亲子关系中会包括一定程度的纵向关系,因为家长对孩子有引导和教育的义务,但亲子关系和所有的亲密关系一样,它的基础必须是横向关系,是相亲相爱,亲密无间。


纵向关系,它不亲密。


所以,当一个孩子把和妈妈的关系定义成“靠着表扬维系的纵向关系”时,是非常令人伤心的,它宣告这段亲密关系从根基上失败了。


  配图:电影《抓娃娃》



孩子不止一次地写道,妈妈怎么表扬他懂事、相信他能处理好自己的问题。


有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父母训斥我弟弟时总是会搬出我来做榜样。当我躲在房间里偷偷看手机的时候,母亲会说:‘你看看你哥哥,现在还在房间里认真学习’。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老板动不动就夸你工作努力,哪怕你上班摸鱼,他也在同事面前大夸特夸,说“你们看看XXX,现在还在加班加点”,你会怎么想?


如果你的同事动不动就夸你能力强爱助人,然后把一大堆工作塞给你去做,你又会怎么想?


你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他们对你有所图,这是一种隐蔽的职场pua茶里茶气的。


但是当一个妈妈对孩子这么做时,孩子不敢这么想,因为他们默认“父母都是为了我好”“父母这么相信我,我不能辜负他们”


所以他被困住了。


无法攻击一个“完美的妈妈”,于是他开始攻击自己。


  配图:电影《抓娃娃》



我从不认为,有的孩子就活该抑郁,他的抑郁完全是自身造成的。


Yucheng经历了陷入抑郁而后又慢慢治愈的过程,恰恰说明,他走了一段弯路,什么地方曾经出错了。


换句话说,他的抑郁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如何避免?


一个孩子越上进,越自律,越懂事,越是不要随便去表扬他!


Yucheng在他的文字中提到最多的就是,他非常自律,从小就远比同龄人自律,而大人夸他夸得最多的,也是自律。


如果你知道自律背后的心理机制,就会明白,反复表扬一个孩子自律是件多么残忍的事。


因为自律的背后,是恐惧


曾经有个知名的健身教练说过,每天撸铁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有谁真的喜欢痛苦吗?没有!


真正支持一个人天天咬着牙撸铁的,不是什么对力的追求,对美的向往,而是对发胖的恐惧,对衰老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


即便后来健身成了习惯,秀身材成了乐趣,也无法改变初始动力是恐惧这一事实。


所以,当一个孩子表现出超出常人的自律时,你要看到他内心的恐惧。


他怕老师批评,怕成绩下滑,怕对手嘲笑,怕父母失望。


  配图:电影《风雨哈佛路》



不要说在卷生卷死的国内当学霸,哪怕是在佛系教育的德国当学渣,孩子也有孩子的恐惧。


过去的一年,我的感受尤为深刻。


德国学校不公布成绩也不排名,但是每学年结束都会给全班第一名一点奖励。


大麦七年级、小米六年级结束的时候,她们的校长突发奇想,要把5到10年级所有班级的第一名组织到一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学术旅行”。


大麦从小勤奋自律,成绩一向很好,毫无悬念地加入了这个第一名俱乐部;小米从小吊儿郎当,成绩平平但运气奇好,在同行衬托下竟然也躺成了第一名。


旅行回来后,两个人都像打了鸡血,宣布以后不仅要总分第一,还要所有功课都拿第一。



但是很快问题就来了。


首先,大麦八年级多了物理化学两门主课,学习压力陡增,又因为第一轮大考失利,心态一下就崩了


我清楚地记得拿到最后一门化学成绩时,她仰面躺在地上痛哭流涕,不停地问“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考得这么差啊”。。。


上一次她躺在地上哭,还是五岁的时候。


然后,我发现习惯性摆烂的小米开始焦虑了


她常常比大麦学得还晚,早上把闹铃调早一小时起来背书,像变了个人似的。


每次考试她都特别紧张,说完了完了,这学期拿不到第一名了。


有一次上学忘了带作业,竟然带着哭腔打电话求我帮她送去学校,她怕老师会骂


简直不敢相信,这还是曾经那个油盐不进、随时躺平的学渣吗?



我的第一反应,是心疼


心疼到总是忍不住去抱抱她们,告诉她们不必考第一。


做我的孩子,真的不必考第一。


我带她们出去玩,去吃好吃的,告诉她们世界上不止学习这一件事,如果不快乐,所有的成功都没有意义。


  配图: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如果你仔细读过Yucheng的文字,会发现这个从小自律的孩子,最后栽在了电子产品上,最终将他吞噬的,是失去自控力而产生的无穷无尽的罪恶感


迷恋手机这个问题,当时在大麦和小米身上都曾经出现过。


八年级上半学期,原来很少玩手游的大麦玩进了班里积分前三,连男生都对她刮目相看。而小米对电子产品的抵抗力更弱,更容易一刷就刷得停不下来。


对此,我表示理解和接


青春期的孩子面临那么多的问题,那么多的困惑,内心有那么多的压力需要宣泄,他们的出口在哪里?


大人可以跑出去散心,可以吃垃圾食品,可以骂老公骂孩子出气,孩子可以吗?


如果只是玩玩手机,有那么罪大恶极吗?


作为大人,我们压力大的时候不玩手机?


当一个孩子因为迷恋手机而自责哭诉的时候,你真的看不到他的痛苦,看不到他的压力吗?


他那可怜的罪恶感,值得表扬吗?


大麦和小米一直都有屏幕时间限制,可以每天玩一小时手机,超时需要父母打开延时才能继续玩。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我对她们有求必应,最多提醒她们玩一会儿要休息一会儿,保护好眼睛。


没有直接取消屏幕时间,是为了保留一种提醒,当她们一次又一次向我开口时,会自己意识到,已经玩了几个小时。


有时候我们也会讨论,游戏玩多了会有强烈的空虚感,如果耽误了正事会让自己更焦虑,如何才能让自己玩得尽心,又不耽误别的。



事实证明,当她们各自平复了心情,找回了学习节奏和状态的时候,手机也玩得越来越少了。


这学期开学到现在,她们俩除了偶尔刷刷视频,游戏竟然一次都没碰过。


至于学习,那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罢了。


人的自驱力有很多种,由恐惧驱动的自律并不是最好的一种。


不要忘了,学习本身是有乐趣的,一个人是有可能爱上学习的。


就像打开一本精彩的小说,你根本不需要“自律”,就可以一口气读完它。


凡是需要用到“自律”这个词的,都是那些令人痛苦而又不得不做的事啊!


  配图:记录片《身份的焦虑》



如果一个孩子非常自律,他值得为自己骄傲,因为他做到了抵制诱惑,压抑欲望,克服痛苦,延迟满足。


但是,这不是父母值得骄傲的事,更不是我们用来要挟孩子,把他们架在火上烤的武器。


很多父母学习育儿知识,学来学去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学会的是用各种话术声东击西、欲擒故纵,把孩子操纵于股掌之间,塑造出一个“理想的孩子”


但是,养育孩子不是制造机器。


每一个活生生的人,都会有弱点,有惰性,他们有恐惧的自由,也有摆烂的自由,他有可能热爱学习,也可以不热爱学习,去热爱点别的。


说到底,那是他们的人生,方向盘在他们自己手里。


当你看到一个孩子特别听话的时候,一定要引起警惕。


没有人天生就对大人言听计从。


每个孩子两岁就迎来了人生第一个叛逆期,一天要说几十个“不要”。


更不用说被形容为“踩着成年人的尸体完成成长”的青春期。


只有犯过错,孩子才会懂得什么是正确,只有赢过大人,孩子才会走向真正的独立。


如果父母一直正确,一直在赢,无论表面上多么温和开明,结果都只会是悲剧,他们的孩子一边迎合着父母,一边杀死那个不听话的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那么懂教育,教出的孩子却抑郁了,而有些人看似什么都不懂,甚至偶尔打打骂骂,孩子却皮实得很。


因为孩子并不需要完美的父母,他们需要的是真实的父母,真实的爱


  配图:电影《如父如子》



真实的爱不是技术,而是本能


用技术养孩子,看到的永远只有孩子身上的缺点,可以改造的部分;


而用为人父母的本能去养孩子,你才能看得见孩子的痛苦和困境,才会有心疼和不忍,才会放下那些贪婪的教育目标,去欣赏孩子慢慢长成他们自己喜欢的样子


每个人的一生啊,都在挣扎着飞得更高更远。


而父母,是那个唯一关心他们飞得累不累的人。


如果父母都不关心,他们就真的毫无退路了。



本文转载自“女子无才便留德”,作者“无才姐”。公众号以中德文化差异为背景,以家庭教育为基本主题,探讨生活多层面、深层次的问题。无才姐,才华有限而热情无限。资深留德华,淡定俩娃妈。用有趣的灵魂,抵御育儿路上的鸡飞狗跳;透过公共议题,发出冷静、逻辑、高效的声音;穿越众生喧哗,守护温暖与爱。

余杭科学
遇到余杭科学,一下子爱上了科学,怨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