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最新文章揭示弃耕农田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潜在作用

百科   2024-11-12 09:00   德国  


文章信息


文章题目:The potential role of abandoned cropland for food security in China

发表期刊: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

影响因子:11.2

第一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所

在线日期:2024-11-07


研究背景


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尤其在政治冲突、气候变化和疫情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全球粮食短缺问题不断加剧。实现“零饥饿”已成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粮食安全不仅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经济进步。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中国,尽管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议题,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公顷,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对粮食生产形成巨大压力。扩展耕地成为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包括开垦新的耕地和重新利用废弃耕地。相比之下,再耕废弃农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但现有关于弃耕农田再利用潜力的研究较为有限,尤其是在中国地区缺乏对其再耕适宜性的系统性评估。弃耕农田的适宜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土地的肥力、降水条件、经济可行性等,而这些因素的评估有助于科学规划弃耕农田再利用,提升中国粮食生产的潜力。

本研究聚焦中国弃耕农田的再耕潜力,通过优化的机器学习方法评估弃耕农田的适宜性,并模拟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以期为决策者提供科学数据支持,从而制定合理的种植策略和粮食储备政策,以减缓中国的粮食安全压力。此外,研究还填补了关于废弃农田再利用潜力评估的知识空白,有助于其他国家在农业土地利用和粮食安全方面提供借鉴。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了三个主要步骤:(1)基于1990年至2022年的土地覆盖时间序列数据,识别并绘制中国废弃耕地的空间分布图;(2)利用机器学习模型评估废弃耕地的再耕适宜性,通过历史再耕实例作为训练样本,并优化模型参数;(3)模拟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的粮食生产潜力,以评估废弃耕地在不同情景下对粮食安全的潜在贡献。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2022年中国弃耕耕地总面积达到了3120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49%。利用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发现,其中82.54%的弃耕耕地具有再耕潜力,特别集中在东北地区的中部以及黄河上游的区域。这些区域的气候条件较为适宜,且经济条件相对不发达,劳动力外流问题导致了土地的废弃。弃耕耕地的再耕适宜性评估结果展示了较高的准确性,模型的AUC值达到0.875 ± 0.002,较全球类似研究的AUC值高出10.76%。

在当前种植模式下(S1情景),弃耕耕地每年可生产约1.62亿吨粮食,其中马铃薯、玉米和水稻产量位居前列,提供的总能量约为2×10¹⁴千卡,能够养活约1.79亿人一年。进一步优化作物种植模式,通过产量最大化和能量最大化策略,弃耕耕地的生产潜力显著提高。在产量最大化情景下(S2),弃耕耕地的平均产量提高了24.95%,提供的能量增加了21.30%;在能量最大化情景下(S3),废弃耕地的能量供应增加了43.14%。这种种植模式的调整尤其能提高东北和黄河上游地区的粮食产量。

本研究提出,中国的弃耕耕地在不同种植情景下具有巨大的粮食生产潜力,通过合理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措施,可以有效推动弃耕耕地的再耕利用,缓解中国的粮食安全压力。此外,研究结果为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弃耕耕地再利用提供了参考,也为未来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提升粮食自给率奠定了基础

图1.本研究的总体流程。


图2.1990—2022年中国弃耕耕地时空动态。


图3.中国弃耕农田复耕适宜性建模。


图4.三种情景下的县级 YR 值。YR定义为一个栅格内作物的产量与中国该作物最高可实现产量之比。


图5.三种情景下的县级能源供应。


农业遥感与作物模型
农业遥感与作物模型致力于推动科技在农业中的创新应用。通过分享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先进的遥感技术方法、作物模型应用案例和政策动态,帮助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从业者了解前沿技术,为农业管理、生产决策和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