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财神的日子,周遭寂静得厉害,世道真是变了。以前上海,年初五0点前就开始有人抢放炮竹,预先购置鞭炮在家是件很郑重的事情。米仓小时候,家中最烦就是0点之后惊天动地的轰炸声,唯恐惊吓着小人。现在鸦怯怯一点声息也没了,这一代孩子不会知道这一年俗了。财神从来不到平民家的,瘟神不来已经上上大吉。在家闲躺,两次出去慢跑了11公里。
财神去了马斯克们的家,有钱也烧,用超过2.9亿的美元助选,和总统勾肩搭背的毫无顾忌,是的,活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分寸需要谦让的。他们发明各种奇幻,全世界跟着快乐。明年拜年,或许大家拿手机克隆自己的声音,表现才艺。连捧场的声音也是克隆的……AI的风行,加之deepseek的加入,简直是世界性的狂欢,这背后的团队们才是真正的财神。
读到老河的《克隆一个自己的声音,然后和他聊天》,我是第一次听到人机之间如此无缝对接的对话,大为惊奇。而且,对话声音的克隆对象是我朋友,完全可以以假乱真。Al技术到了这个地步,凭普通人的经验简直不能理解的。倒是,在巨大的热潮欢呼中,思考一下这个现象,对个人,对群体,对人的生存本身带来什么影响?我甚至觉得,这不是进步,而应该退一步回来。这个话题太大,谈不到要点。
我外甥女用AI软件模仿我的口气写了一篇文章,将我昨天的小文《年初四,寻食肆》改写一篇文章。三易其稿用时三分钟,问我:“你会不会信念感坍塌?” 没有坍塌,我朋友试过这些。这Al写作的套路,只是好玩,小学语文教作文的套路,而且是网上现成文章的拼接。这类文章没人会喜欢读的。以前需要些大批判稿件、年终小结、思想汇报,甚至检讨书的时代,怎么没有这么好的工具。
我想到的是,这事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年轻人复我:“好事,能让擅思考者拓宽思路,提高效率。本质上还是需要思考的,你能提问能跟他几个回合的交流,直至达到你想要的目的,过程中鼓掌碰撞激发灵感。能做到这样就有门槛,需要强大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有目的性知道自己要什么,有很深入对本行业的了解以及超越行业之外宽广的知识储备。AI只是工具,他会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那些一味只会重复劳动,不思考只执行的工具人就会被工具取代。这个不是工具的问题。刀本无罪。”
那么,人活着为了什么呢?为了让精英活得更好?
年轻人继续:“这个是社会统治阶层需要考虑的问题,剩余价值分配问题。比如无人驾驶,都在说他抢了出租车司机的饭碗。是无人驾驶技术的问题吗?如果有这样一个规定,每一个出租车司机都可以在制造研发机构有合理利润的基础上,以合理的价格,购买或者承包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如果每行每业,都能以这样的方式改造,天下虽然不大同,但也比现在更好,人类可以很少时间用来工作和更多时间享受生活,人生一世,不是为了工作生孩子带孙子,而是要沐晨风看晚星见星辰大海。”
更有说:“这些事情的发展大势都是不可逆的,只是时间问题,只能接受。个人感觉不存在好与不好,只有适应不适应。也许人类来地球之前的科技水平比现在要高得多!”
这个话题在(法)雅克•阿塔利的《未来简史》里已经讨论很多了。《未来简史》探讨人类未来,含历史、科技、哲学视角,提前沿科技影响与伦理问题,定义幸福新观念,展望永生可能性,助读者思考未来,适应变革。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人类可能会面临新的分化。人工智能可能会使许多人变得‘无用’,而生物技术可能会创造出‘神人’,即那些通过技术改造升级了自身能力的人。这些神人可能会成为新的统治阶层,而普通人类则可能失去自主权,成为被算法和数据网络控制的存在。”
这书是2015年首次出版的,当时觉得杞人忧天,不到十年啊,这些人类的何去何从问题已经来了。他说得绝对点,精英权势阶层,利用知识和财富,几乎可以达到永生程度,普通人则成了人工智能的奴隶。
我为鱼肉,等待刀俎?这是接财神的日子等来的晦暗。
(20250202,吴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