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有很多粉丝留言说萌姐你一年读300本书,到底如何做到的?今天就来聊聊如何快速阅读。
首先我自己对“快速”这两个字是比较反感的,为什么?为我会觉得有些急于求成,凡事快意味着不稳,反而更愿意去习得“慢的力量”。
你看像谷爱凌、全红婵,她们之所以那么厉害,绝对不是靠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可以达到的,背后付出了多少重复式的艰辛,是没办法想象的。
如果你关注我,你就能发现我真的是每一天都在努力重复去做事情,但是也在努力重复中创造价值。
其实我读书很快,就类似于自己做企业,是因为每天都做,我每一天都会用3~5个小时来阅读,至今10年时间。我们来算笔账:
就以每天阅读3~5小时,如果说一天阅读3小时,全年365天就拿1000小时来计算,那么我一年阅读1000小时,10年自然是1万小时来阅读,如果我在企业当中去做决策、团队管理,其中空闲时间我也是可以应用好的。
那么你看其实每一天我的综合时间就是阅读时间,所以对我来讲,我的大部分的时间差不多得有1000~1500小时来进行阅读,自然这种阅读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因为这符合1万小时定律。
著名的格拉德威尔先生作为一名心理学者,以及像埃里克森教授去写《刻意练习》,都用的是重复力量,只有重复才能让你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到底该如何去做,我觉得有以下几步。
第一步就是要以量为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他的辩证法当中,其中强调了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的飞跃。
如果说你想在速度上寻求一个快速增长,我认为是需要遵循量的积累,这也永远都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我自己的一个小的心得体会,我觉得这个体会也是能够帮助你快速阅读的。
我读中文的速度很快,但是刚开始我读英文的速度很慢。我被哈佛商学院录取后,发现学习任务很重,我们的学习任务是每一天读3~5篇,每篇由20~25页组成的商业调查报告。
这种商业研究其实是非常难读的,里边有大量的经济学术语、统计学术语,如果在这个领域当中让我读中文是没问题的,但是我读英文真的是很崩溃。
后来我就想,同学们英文很好,那是他们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也就是母语进行交流的,自然读英文的速度就很快了,那英语对我来讲是第二语言,要和他们去PK其实真的很难。
所以我想了个办法,我找了个老师,他是个加拿大人,不会讲一句汉语,所以我跟他进行刻意练习,尤其是我们一起去读商业文献,我和老师去PK,看读一页书谁用的时间最少。
最早我读一页英文的商业报道,可能需要用3分钟,现在我一分半钟就读完了,你看这就是一个飞跃,我这一分半的成果都是建立在刚才我说的埃里克森教授写的《刻意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读书会第一期也讲过这本书,就是告诉大家如何在专注这一点上进行训练。
过去如果没有关注过阅读速度这件事,现在开始去关注,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你看一下你一页纸到底多长时间读完,慢慢去缩短速度,在这个方面去做刻意练习,我是多久从三分钟到现在的一分半的?其实我用了三个月的刻意练习,如果完成单点突破,我相信你的速度是能提升的。
第三点,怎么才能读得很快?
我们如果经常读中国哲学,比如说儒道释这三家,对中国传统哲学都非常了解的话,比如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 那么其中你就会发现这跟中国哲学历史密切相关。
但是如果没有任何中国哲学基础,去读一本中国哲学的书,就会觉得很枯燥很难读,为什么?因为我们大脑其实都是一个数据库,类似于一个corpus,一个语料库,就像个图书馆一样。如果过去在相同的这个领域当中积累越深厚,就意味着在读同类书籍的时候,阅读速度自然就会越快。
所以你像我在阅读中国哲学的时候,刚开始修炼速度自然很慢,当我读的越来越多,自然速度也越来越快,这是跟自己的积累量密切相关的。
就像我之前读《黄帝内经》,19年的时候读过,20年也读过,读的都不是很顺畅。可是到后来慢慢的我开始再读的时候,以中国哲学作为历史基础的时候,再了解《黄帝内经》以及相关的历史,在作者的思维当中,其实跟读者就能发生一种交互式互动,我认为它就密切相关。
我能跟作者能发生一种在思想上的交流互动,这其实是跟一个人的认知积累密切相关的。
以上就是我在阅读速度上的心得和经验,希望对你阅读会有所帮助。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青创Youth Starup」公众号
免费领取价值万元的个人成长&创业秘笈
⬇️⬇️⬇️
每日壁纸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作家张萌
和千万读者一起,做自己人生的CEO
👇
▲点击上方“作家张萌”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