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这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体”和“用”。体用关系在中国哲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体”,既指本体,也指内在要求;“用”既指方法,也指效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文化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它规定并影响着其他几种文化形式的存在与发展。
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它又分为世俗形态的精神文化与理论形态的精神文化。世俗形态的精神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的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行为方式以及交往规则等,理论形态的精神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的人们对特定社会关系反映后而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精神文化,包括科学与意识形态等。世俗形态的精神文化具有普遍性、广泛群众性与相对稳定性,而理论形态的精神文化则是由少数专业精神生产者创造的文化,不具有世俗形态的精神文化那样的广泛性与群众性,但它处于文化结构的上层,对于世俗形态等其他文化具有重要的导向与定位作用。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尽管历史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文化发展必须尊重和依附于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但文化发展并不因此丧失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即文化也有自身发展的独特规律。
这一独特规律至少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文化以有机体的形式反映并作用于客观规律;其二,文化以反映特定社会发展性质的意识形态作用于已有文化有机体的方式推动文化发展;其三,随着新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建立与发展,大的文化有机体的建设必须以意识形态作用于传统文化有机体的方式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
习近平总书记以一个政治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判断力,科学把握了文化发展的独特规律,尤其是深刻论述了大文化发展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那么,文化基础理论与文化实践理论是怎样相结合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对近代以来中国文化上的一些争论,尤其是关于体用问题进行解读。
近代以来,关于中国社会与文化发展问题持续存在着“古今中西之争”,有主张“中体西用”的,也有主张“西体中用”的,当然还存在“中国文化本位论”与“全盘西化”等种种不同说法。事实上,这些争论与思想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这些争论与思想有两个明显的问题:其一,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有自身的“体”与“用”,若“体”“用”择其一端,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其二,社会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与助力,但文化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代替社会问题的解决,毕竟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并制约着文化发展规律,而不是文化发展规律规定并制约着社会发展规律。
实际上,文化中的“体”并不是任何一种文化形式中的“体”,而是世界之“体”,任何一种文化形式只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一世界之“体”的认识与理解。因此,文化之“体”的鲜明特征在于客观性。文化之“体”的客观性并不像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是静态的,而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因而,在把握文化之“体”时就需要有科学理论指导。我们要清楚,文化之“体”不是由文化决定的,而是由文化之外的客观世界之“体”决定的。如果一种文化准确把握了客观世界之“体”,这种文化就有生命力;如果一种文化把握不到客观世界之“体”,这种文化就没有生命力。
这里要区分两个概念——文化的民族立场与民族文化本位论,二者是有重要区别的。坚守文化的民族立场以文化客观之“体”为前提,以特定的民族文化充实这一文化客观之“体”。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客观之“体”是客观世界的规律,所有文化只有接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才能形成有力的文化。但以此为前提,并不否定我们可以对客观之“体”同时作出文化上的解读,比如,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非常重视道德。坚持自由、民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些都是符合客观之“体”的。但同时,我们可以从中华文化的立场对自由、民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进行符合文化立场的解读。民族文化本位论则以特定民族文化之“体”为“体”,将其他所有文化只当成“用”。也就是他的文化当成唯一正确的文化,将其他文化只当作部分对其有用的文化加以利用。这是典型的狭隘的民族立场。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上述问题都有涉及与论述,并科学阐明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两个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系列创新性观点与创新性论述。我们讲到,要坚持文化客观之“体”,而文化客观之体既是客观的又是变化的,因此我们必须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这一科学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要坚持文化立场,也就是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文化思想既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又是指导我国未来文化建设、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因为把握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建设的基本规律,系统确立当代中国的文化实践,由此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系统把握包括大文化在内的文化基础理论的同时,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要坚持和发展怎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了系统理论与精密部署。下面,我主要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物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精神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物质为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与根本力量,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与可能发展的程度,而精神则在这个基础上决定着一个社会可能发展的深度、高度与广度。精神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自然首先表现在精神文化领域,直接表现为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但它同时也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以及制度等与人相关的所有领域。
为什么今天我们要从大文化的角度思考问题?因为从大文化角度思考问题,凡是与人相关的一切都打上了文化烙印。比如,经济建设严格起来讲是物质建设,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我们要把握经济规律才能推动经济的正常发展,而把握经济规律自然就需要经济思想,而经济思想又属于文化。同样地,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建设过程,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我们也需要把握社会规律,而要把握社会规律同样需要社会思想,这也属于文化。
精神力量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社会建设的所有与人相关的“空间”层面,同时也表现在社会发展的“时间”层面,即精神力量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历了很多磨难。在这些磨难前,是什么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历史有一个答案,是中国共产党救了中国,是社会主义救了中国,这自然是科学真理。但是我们要问另外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是怎么产生的,是怎么迎来马克思主义的?从鸦片战争爆发到马克思主义产生,中国的奋斗历程是什么?我们看到,是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才迎来了马克思主义。那么,这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是什么?恰恰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那么,中华民族这种愈挫愈勇的精神力量是怎样形成的?恰恰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塑造的。如果说正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的精神力量创造了中华文明的辉煌,那么今天我们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同样需要这些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唯物史观始终认为物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但从不否定精神在历史当中同样也有作用。
如果说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那么在当今社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就更加突显了。
第一,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化在当今世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从经济方面看,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渐渐纳入商品生产的轨道,因为消费方式是和行为方式有关的,而行为方式又是和文化有关的,因此不仅出现了文化产业,还使众多实体商品赋入了文化价值,从而形成了重要的文化经济现象。也就是说,从当今世界发展的角度看,文化是可以带来经济发展的。从政治方面看,今天的文化对政治发展也表现得很具体。
第二,从当代中国发展来看,文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增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将越来越突显。
历史上之所以能够形成特定的民族,是因为其有独特的文化追求、文化价值和文化取向,一旦一个民族失去了这些,那么民族的统一性就丧失了。
文化既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支撑,又是维系民族关系的重要纽带。民族是靠文化支撑与维系的,民族文化既能提供民族发展的强大民族精神,也能提供民族发展的强大民族智慧。民族文化的建设也是有规律的。民族文化的建设自然会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精神与文化观念,但这些精神与观念都不是凭空存在的,而是依附与表现在人们日常行为和相关世界的方方面面的。
在大文化建设中,观念文化是核心,而观念文化离开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很难生根发芽的。换句话说,要维护一个民族的文化,既要从精神文化上加以巩固、传承、弘扬,又要从制度、行为、物质等方面对跟它配套的文化观念、文化价值、文化方式加以维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先必须从理论基础层面弄清大文化建设和发展同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前面我们提出了两个概念——意识形态建设与大文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的一部分,而大文化建设是关于社会的总体建设,因此意识形态建设往往不能涵盖社会大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但它却是大文化建设的灵魂。特定民族的大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尽管意识形态只是这个大文化中的一部分,但它却是这个大文化的灵魂,统帅并规定着大文化的性质及其发展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与发展的文化不是别的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的意识形态性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要求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推动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文明,是相对于野蛮的概念,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状态与进步过程。唯物史观认为,文明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决定的,物质文明是文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但文化也在文明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人的所有实践领域都跟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即使生产方式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等文化因素的助力,因此文化对文明所有领域和整体发展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文明是文化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及其外化的结果。
文化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历史发展规律并不是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即使已发现的历史规律也需要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社会发展与具体建设样态也不可能有现成的可以照搬照抄的答案。也就是说,生产方式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趋势,这个趋势告诉人们应该建立与其吻合的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但具体怎样建还需要文化的智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对历史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切都需要人们发挥精神智慧与精神力量,不断探索和发现,乃至发明和创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什么同样的生产方式、社会形态,有的民族发展得好、影响深远,有的民族发展曲折、影响较弱?实际上,这与其是否能够创造辉煌的文化密切相关。
我们进一步提出一个观念,文明形成与奠定于生产方式,丰富与完善于文化,成熟与定型于制度。只有以制度形态表现出的文明样态才有长期性与稳定性,而系统制度形态表现出的文明形式就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完整的文明形态建设需要涉及一个社会所有方面的建设内容,既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度性文明,又要包括人的文明、生活方式的文明以及习惯文明。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深刻总结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与强调“第二个结合”的意义及价值所在,进一步证明我们必须把以社会制度为核心的文明和以大文化所体现的传统文明合理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辟和创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文化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坚持并做好“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
对于如何做好“第二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一系列新思想,并作出周密部署,比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的同时,需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形成的,也需要在不断改革中变化发展。要应对这一变化与发展,就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对于怎样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也作了深刻解读。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对于如何在守正创新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文化思想有着系统部署,并提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文化建设很重要,但文化建设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文化真正的“用”,也就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只有达到这个“用”,才真正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之“体”。
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了“七个着力”: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当今世界是紧密相连的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要在这个紧密相连的世界中取得成功发展,就必须进行文明交流互鉴。文明交流互鉴,一方面要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与先进思想,另一方面要将自身的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向世人展现,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推动全球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文明的魅力在于多姿多彩,人类进步的要义在于互学互鉴”,“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种社会建设,要取得全方位的发展,必须开放包容。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秉持开放包容,“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胸怀,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作者:杨生平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宣讲家网
鼓励一下
赞完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