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 | 11月11-12日五场学术报告等你来

健康   2024-11-04 10:30   广东  




讲座预告一

吉林大学陈龙教授:二维共轭框架的合成与性能探索


报告题目:二维共轭框架的合成与性能探索

报告人:陈龙(吉林大学教授)

报告时间:2024年11月11日上午9:30-10:30

报告地点:广州国际校区C3-c204

邀请人:黄哲昊教授

主办单位:前沿软物质学院

报告摘要:

  一维线性共轭聚合物,特别是含给-受体结构的线性共轭聚合物在有机光电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已有大量报道证明在一维共轭聚合物骨架中引入共轭侧基,即将传统的“一维共轭”拓展为“二维共轭”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线性高分子在有机光伏器件中的性能。基于此,我们致力于将“二维共轭”的分子结构设计思想引入到二维框架材料中,高效制备二维共轭框架材料,以进一步提高电子离域程度及相关器件性能。课题组近年来聚焦新型二维共轭框架的高效制备与功能应用,提出了“二合一”高效构筑二维共价有机框架的策略,揭示了双官能团单分子自聚的优势和机制;通过分子平面化、分子间氢键、电子给-受体等超分子相互作用发展了稳定晶态二维共轭框架的方法;开发了逐层组装制备高质量二维共轭金属有机框架薄膜的通用方法,拓展了其在有机自旋电子学及能源材料中的应用;为二维共轭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学与器件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报告人介绍:


  陈龙,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导, 2009年于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0-2012年马普高分子研究所洪堡学者, 2012-2014年任马普高分子研究所课题组组长,2014-2021年天津大学化学系教授。曾获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 CCS Chem., Acc. Chem. Res.,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 论文100余篇,他引 13,000 余次。




讲座预告二

青岛科技大学刘绍峰教授:有机催化立构和化学选择性开环聚合制备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报告题目:有机催化立构和化学选择性开环聚合制备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报告人:刘绍峰(青岛科技大学教授)

报告时间:2024年11月11日上午10:00

报告地点:广州国际校区C2-a201

邀请人:王号兵教授

主办单位:前沿软物质学院

报告人摘要:

  催化剂是化学工业的灵魂,对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更是如此。围绕高分子材料的可控合成这一科学问题,本报告将汇报系列有机磷腈催化剂,通过对其碱性及分子尺寸的调控,实现开环聚合活性、立构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的控制,合成聚乳酸全同立构复合物、聚酯-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和无规共聚物,以及双功能化脂肪族聚酯等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报告人简介:


  刘绍峰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博导。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2014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至今在青岛科技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围绕协同催化与高分子材料的可控合成开展研究,设计合成了系列双金属催化剂、二元有机协同催化剂,合成了高性能聚烯烃弹性体、可降解聚酯和CO2基聚碳酸酯等高分子材料。累计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获批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山东省杰青、山东省青年泰山等人才计划或者项目资助;获2019中国化学会高分子青年学者奖、2022年青岛市自然科学一等奖(3/5)、2023年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等。




讲座预告三

复旦大学李巧伟教授:严格周期性多组分金属有机框架


报告题目:严格周期性多组分金属有机框架

报告人:李巧伟(复旦大学教授)

报告时间:2024年11月11日上午10:30-11:30

报告地点:广州国际校区C3-c204

邀请人:黄哲昊教授

主办单位:前沿软物质学院

报告摘要:

  网格化学是指利用强化学键将分子型构造单元彼此键连得到晶态拓展型结构的化学。以金属有机框架为代表,网格化学在近三十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金属有机框架(MOF)等人工合成材料通常由种类较少的结构基元构建而成,因此其组成和结构较为简单,限制了其功能的拓展。与此相反,生物分子由多种构筑基元组成,通过多基元排列复杂性和有序性的结合,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功能。本报告将介绍本课题组在多组分金属有机框架方面的研究进展。近年来,我们发展了多种方法合成含有多种金属或多种配体的多组分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并进一步结合多孔晶体材料缺位化学,理解和控制网络结构内的基元缺位,探索材料在基于氧化还原的催化、光动力学治疗、质子传导等的潜在功能。


报告人简介:


  李巧伟,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04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2006年在密歇根大学获化学硕士学位,2010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化学博士学位。2010年开始在复旦大学工作任化学系副研究员,2016年底升任教授。现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金属有机框架、超分子化学、及新能源材料。在Nat. Rev. Mater.、J. Am. Chem. Soc.、Sci. Bull.等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15年)、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2017年)等奖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支持(2019年)。





讲座预告四

北京大学余志祥教授:成环反应的发展、应用、机理研究


报告题目:成环反应的发展、应用、机理研究

报告人:余志祥(北京大学教授)

报告时间:2024年11月12日上午10:30

报告地点:五山校区科技园2号楼324报告厅

邀请人:蒋星教授

主办单位:前沿软物质学院

报告摘要:

  许多活性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具有复杂的环系结构。如何高效构建这些环系结构往往成为合成这些分子的最大挑战之一。争对这一科学问题,余志祥课题组在过去二十年里发展了系列新型成环反应,为化学家合成环系分子骨架提供新的合成工具。另外,课题组的一些成环反应还可用于合成自然界还没有发现(或不存在)的一些新型结构,可用于拓展药物发现的空间。在发展成环反应的同时,余志祥课题组还利用计算化学为主要手段对这些反应的机理进行研究。这种“反应发展和机理研究互动”是近年来有机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式,也是余志祥课题组的科研特色之一。在本次报告中,报告人将主要介绍课题组的[5+2+1]、[4+2+1]和[4+1]成环反应的发展和一些应用,并对一些反应的机理研究进行简单介绍。在报告的最后,报告人将介绍课题组最近发现的常温常压下芳环的氢化反应。


报告人简介:


  余志祥教授于武汉大学(1987-1991)、北京大学(1994-1997)和香港科技大学(1997-2001)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随后他于2001-2004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2004年, 他加入北京大学化学学院,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理论和合成有机化学研究课题组组长(Principle Investigator)。他于200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晋升为教授。2015年他获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余志祥教授在有机化学和计算化学领域开展科研工作,在成环反应的发展和应用、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研究这两个方向上做出了许多创新工作;在发展反应模型和理论上,授提出了质子迁移模型、内型/外型氧化环金属化反应模式、分子亲核性/亲电性与分子前线轨道能量相关理论;通过理论计算发现了第一例在实验上存在的金属杂克莱森重排反应。这些科研工作推动了反应机理研究和物理有机化学的发展。




讲座预告五

天津大学高廷阁教授:液晶在光学微腔中的相关研究


报告题目:液晶在光学微腔中的相关研究

报 告 人:高廷阁(天津大学教授)

报告时间:2024年11月12日下午14:00

报告地点:五山校区科技园2号楼324报告厅

邀请人:Satoshi Aya教授

主办单位:前沿软物质学院

报告摘要:

  液晶在显示器件和光相位调控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报告将会讨论向列相液晶分子在光学微腔中的相关研究。在光学微腔的介绍之后,我们将会和大家展示液晶分子在光学微腔中导致的新奇Rashba-Dresselhaus光学模式,这种能带和两维电子气体中特殊自旋轨道耦合导致的模式类似,可以产生自旋依赖的光学现象。我们在液晶微腔中引入钙钛矿半导体材料,实现了半导体激子和光学模式的强耦合以及激发的准粒子:激子极化激元的产生。通过在微腔中引入缺陷,我们使用电学方法调控了液晶微腔激子极化激元涡旋拓扑荷从1到2、-2和-1的转变。更进一步我们在特殊的电压下,构造了激子极化激元Rashba-Dresselhaus能带,实现了无磁场的自旋霍尔效应以及自旋轨道耦合的激子极化激元涡旋对。我们的工作将会为研究液晶在光和物质相互作用中自旋轨道耦合导致的非平庸光学现象提供新的思路。


报告人简介:


  高廷阁,天津大学物理系教授,入选国家海外青年人才,长期从事微腔激子极化激元(exciton polariton)相关领域的研究。在Nature, Nature Physic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hysical Review B等著名杂志上一共发表论文35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1), Physical Review Letters(3), Physical Review B等杂志上发表论文7篇,作为通讯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hysical Review B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3篇。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图文:前沿软物质学院

编辑:余锦婷

初审:黄哲昊、王号兵、蒋星、谢晓晨

复审:康德飞

终审:王林格



前沿软物质学院

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



华南理工软物质
公众号致力于发布前沿软物质学院和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动态资讯,面向社会展示两院核心文化及科研成果,服务两院师生,对接院企合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