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土安农
广阔农村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其中涌现出一批敢拼、敢闯、敢奉献的新农人,他们以奋斗姿态扎根土地,用心耕耘乡村新“丰”景。在乐安镇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一位 95 后的“新农人”,从小跟着父母在田间地头长大,怀揣着现代农业梦想,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智慧农业插上了翅膀。系列报道《乐土安农》本期聚焦《陈振:“新农人” 耕耘农村新“丰”景》。
湖南锦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
陈振从小接触农田、大棚,并经常观察父亲进行种子繁育,对农业有着切实理解和浓厚情怀。当他从大学毕业后,内心对农业的热爱始终如一地涌动着,面对父亲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目睹传统农业的艰辛与不易,陈振的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用科技改变农业。经过一番思考,他毅然决定放弃城市软件开发工作,回乡投身农业领域,于2021年成立湖南锦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500余亩,建立水稻、大豆、玉米、西瓜、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从此踏上现代化农业创业的征途。
“农业人才缺口较大,从事农业的大部分也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主要依靠传统经验进行种植,机械化程度相对不高。相比传统农人,除了更年轻外,我认为我的优势是敢于尝试新鲜事物。”陈振说道。
陈振察看西瓜长势情况
走进湖南锦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西瓜田里,翠绿葱茏的瓜蔓爬满地垄,肥嘟嘟圆滚滚的西瓜掩映其间,格外引人注目。陈振正带着前来采购的客商在瓜田里察看西瓜长势情况,商讨采购事宜。这里产出的西瓜堪称“瓜中精品”,沙瓤金黄、口感甘甜、汁水充沛,通过引进新品种,使用宽膜覆盖技术,西瓜品质更高,产量更丰。
香甜可口的新品种西瓜
据陈振介绍,在西瓜地里铺盖降解膜,有增温护根、除草保湿、调节光照、防鸟等作用,铺设温度计可以实时监控温度变化,同时可以通过手机App全面了解西瓜地的气温变化,种出来的西瓜香甜可口,较之市面上一般5、6斤的西瓜,基地的西瓜能长到10多斤。
陈振操控收割机进行水稻收割
在经营公司的日子里,陈振发现劳动力成本高是农业效益低的一大痛点,紧随“科技农业”的发展趋势,决定“机器换人”。他敢想敢干,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无人机、收割机、旋耕机等农业机器设备,现在,公司从育种、播种、插秧到收割、烘干已经实现全流程机械化。
“万事开头难,头一年,我只有想法和冲劲,经验、技术积累浅,机械化程度不高,种植水稻时遇到过很多困难。幸运的是,安化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大,因为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我们才能有底气和勇气去尝试做得更好。”陈振说。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片
为实现基地持续发展,陈振听从专家的建议,摒弃传统种植方式,转而采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这种新型种植方式不仅优化了大豆玉米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还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这样的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大豆玉米产量质的飞跃。陈振的尝试,不仅提升了大豆玉米的品质,更为当地农户树立起科技兴农的典范。
复合种植玉米丰收
“这个模式就是在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增加一季大豆种植,不仅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还节省了很多人工,可以带动周边群众每户增收达三千元以上。”陈振说。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陈振敏锐地捕捉到了短视频的巨大潜力。他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力量,创新性地开展线上直播,邀请专家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解答农户的疑问,这种“基地指导+线上互动”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农户的种植技能,还极大地拓宽了产品的销售渠道。
陈振察看水稻生长情况
“依据发展趋势,'新农人'的账号都做得比较好,我们也希望往这方面发展,并带货引流 。”陈振说道。
陈振和他的农业产业,是年轻“新农人”群体崛起的一个缩影。他们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只要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乡村同样可以成为实现梦想的沃土。
全媒体记者 黄群 蒋倩文
推荐阅读
运营管理:安化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AnhuaTV@163.com
编辑:邓巧俏 / 一审:蒋蕾
二审:何永忠 / 三审:李志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