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0日我们夫妇来到左权县盘城岭煤矿“落户”,真是白驹过隙,除了疫情放开前后回上海半年多外,在盘城岭经历了凉夏暖冬,转眼二年,心中总有一潭暖暖的温泉在荡漾着,温暖着我们。要说感想——“温暖在盘城岭”,这六个字应该是最朴实、最真切的内心表达了吧。
我们夫妇家在上海,近十四年了,年年都来左权当志愿者,何情所系?年年要来?说来是一种情感,而更是一种传承先辈太行革命精神的责任感,在驱使着我们年复一年的奔波在这块以左权将军英名命名的红色热土上。
父亲是地下党转入红军。抗战时期的1942年5月,时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一营教导员的父亲在辽县(现左权县)带队坚守十字岭山头阵地掩护总部突围时,接受了左权将军生前向部队指挥员下达的最后一道战斗指令:“现在山下还有很多人没有出来,你们一定要坚守到最后一个人出来……”《十字岭上见将军》便是父亲对将军怀念所写的回忆文章。
将军的家国情怀,前辈们的浴血奋战,老区人民的不屈精神,感染激励着我们,从2011年策划捐立十字岭左权将军铜像起,我们夫妇踏上了到左权传承抗战革命精神的志愿者之路。
从此,在左权县为各学校学生们讲抗战革命故事,为一些机关部门宣讲左权人民抗战精神;为上海单位和企业牵线搭桥捐助左权困难学校;为各乡镇捐图书和服装;挖掘考察论证抗战史料……不觉间,除开头几年外,来来往往在县武装部住了九年之久。后来,开始了为各乡镇抗战史料展的工作,这工作采访、下乡,频繁进进出出,为不影响部队作息,故准备另换住地,方便工作。后来县有关领导告知,经联系将安排我们到盘城岭煤矿,说是不远。
“不远”?对我们上海人来说,山区人说不远,一定是挺远了,况且是煤矿,从末走近过煤矿的我们,想象中那可是在大深山之中的,毕竟我们还知道有“望山跑死马”这句名言啊。说没有担心,还真有些担心,以后与各部门工作中需要的联系,山里山外路途遥远的话怎么办呢?县领导好像也预料到我们的担心,专门派了车,拉我们到盘城岭煤矿门口实地“侦察”了一下。
哈哈,不看不知道,一看笑掉牙,煤矿竟然在居民小区里,距离县政府与武装部差不多。难怪说左权地下都是煤,煤矿就在居民区也就见怪不怪了,反正我们是大开眼界了。
武装部送我们的车刚到盘城岭煤矿办公大楼前停下,矿领导和几位同志就热情的把我们迎进了客房,房内用品一应俱全。为我们编撰工作方便,连纸笔橡皮都备齐了。
更使我们感动的是,多年来深知左权的夏季凉爽宜人,不光家庭就连办公场所都几乎未见电风扇,但矿上怕我们热着了,居然专门新买了一台电风扇给我们备用,上网的路由器也是专门加上的。哈哈,门上要是加个“囍”字,简直就是“新房”了。
生活习惯吗?有困难吗?我们经常得到这样亲切的问侯。工作上,降董事长还不断的交待,你们工作需要用车就不要客气,我们给你们保障。生活中,一次我因连续晚上工作的较晚,引发了过去犯过几次的美尼儿氏症,头晕了几天。谁知却惊动了矿里降董和刘书记,还报告了县宣传部,可想而知又被特别关照。
乡镇抗战史的编撰十分艰难,八十多年前的烽火硝烟,已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渐行渐远。资料有限,采访困难,核对更难。所以,每一个乡镇经过艰辛的收集编撰,大框架完成后,我们总是希望找行家帮看看,当“观众”预展一下,把把关,听听意见。找谁?当然“近水楼台先得月”,降兆栋董事长、刘永红副书记、办公室赵于民主任就成了我的“观众”目标。哪曾想,我原来担心,他们会为给我“留面子”而走走过场,没想到,他们却毫不客气地“严审”起来,“挑刺”手不软,找错不留情,基至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他们说,这是历史史实,我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啊!有了他们的“初审”指正,和其他朋友们的帮助,我们的编撰稿到县专家组通稿时,基本上都是一通而过了。
每每回想起矿上帮助史料内容进行“会审”的情景,他们严谨认真的态度,我就在想,这其实是与他们这个企业文化分不开的,之所以这么认识,也就是从我们在矿上看到的点滴感受到的。
做为一名在党50年的党员,矿上因地制宜布置的党建宣传栏、廉政宣传阵地和安全警示的宣传也吸引着我,特别是,我还有幸被矿党总支邀请,做为编外党员多次参加了他们组织的全体党员到八路军总部等各处进行的左权红色主题党日活动。以及聆听了在建党103周年时他们专程邀请左权将军外孙沙峰同志,到矿上讲述“左权家书”背后将军家国情怀的故事。
这些宣传阵地和党日活动,正是体现了他们对红色革命精神的信仰,对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的自觉吧。一个有着这样情怀和精神的单位,他们的审稿怎么能不严谨不严肃呢!
转眼即将完成最后一个乡镇“拐儿镇抗战史料展”的编撰。哇,细细算来,我们夫妇做了左权县7个乡镇抗战史料展的编撰工作,除了第一个羊角乡外,其他的芹泉镇、石匣乡、寒王乡、辽阳镇(包括城区)、拐儿镇这6个乡镇的抗战史料展,竟然都是在盘城岭煤矿全方位保障的状态下完成的。
要说全方位可不是虚的,矿行政办公室接到领导“指示”交待,王书记编撰工作中需要电脑操作、资料打印你们都要随时给予帮助,办公室的小程、小王给我们解决了不少电脑操作中的困难;食堂工作人员也十分的关心我们,每当工作忙时我们忘了准时去饭堂,就会收到他们“该喂脑袋了”的提示;当我们走出矿区,经常有矿上同志开车经过时,会热情的招呼我们,要去哪里,送你们去吧;就连我们有约外出,在矿门口等车时,不论酷暑寒冬,门卫的同志们都会热情的招呼“进来避避热,进来暖暖身”,是啊!在盘城岭温暖处处伴随着我们。
在这温暖中,我们为老区左权县各乡镇编撰抗战史料展的愿望,在县委宣传部的领导和各部门及朋友们的支持下,在盘城岭煤矿的助力下就要圆梦了!感谢盘城岭煤矿的领导和同志们!你们的温暖将永远激励我们夫妇传承革命精神的前行步伐。
红军后代:王 欣、邵思英夫妇
2024年10月于盘城岭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