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抗日救亡运动
来源:《青春航迹 共青团知识简明教程》
主编:李明龙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① 青年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国民党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对日本的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一再退让妥协。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明确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9月21日,共青团中央紧接着发表《为满洲事件告全国青年书》,动员全国青年罢工、罢课、罢市,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反对国民党破坏民众运动。在党和团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的青年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北平、上海、南京、武汉等很多地方的青年学生,纷纷举行集会游行,发表通电,进行抗日宣传,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出兵抗日。9月下旬,在党组织和团组织的领导下,全国各地的学生纷纷派出代表,前往南京,向蒋介石请愿,南京一时成为全国学生抗日斗争的中心。
南京、上海学生群集南京国民党政府门前要求对日宣战。
为了抗议国民政府采取的“不抵抗”政策,12月17日,北平、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地的学生三万余人举行联合示威游行,要求政府抗日。游行队伍走到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附近的珍珠桥时遭到军警镇压,当场有30余名学生被打死,100多名学生被打伤。当晚,国民党政府又派出大批军警搜捕学生,并武装遣送学生返回原地。这就是骇人听闻的“珍珠桥事件”。“珍珠桥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各地民众强烈抗议国民政府的暴行,掀起反对国民党统治、反对内战、要求抗日的高潮。1932年1月10日,上海近万人集会追悼珍珠桥死难烈士,并举行了轰动全市的抬棺大游行。“珍珠桥事件”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的高潮,它引发了全国各界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
在东北沦陷区,党组织领导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共青团积极响应,发动团员青年参加和支援抗日部队、抗日义勇军,走向抗日的战场。少年连、少年营、少年铁血队、少年先锋队等抗日组织相继诞生并迅速发展。当时的北平中国大学学生白乙化,经校方同意,保留学籍回到家乡东北抗日。1932年5月,白乙化在家乡组建“平东洋抗日义勇军”,任司令,率领部队转战辽西、热北、锦西,连战连捷。由于他好穿白衣,指挥作战灵活机动,人称“小白龙”。之后,他率领不足200人却有72名大学生的抗日先锋队与八路军359旅会师,冀热察抗日根据地负责人萧克接到八路军359旅旅长王震的一封信:“我这里有200多名平津流亡青年学生……有不少是共产党员。他们年轻,有文化知识,领会党的政策快,会做群众工作,为首的叫白乙化。”萧克阅后立即回复:“欢迎白乙化率‘抗日先锋队’来平西!”
抗日英雄白乙化
② 一二·九运动
掀起救亡运动高潮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不久后,就妄图侵占华北。国民党当局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断妥协,却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不断进行“围剿”。1933年5月31日,国民党当局与日本签订《塘洁协定》,实际上承认了日本对东北三省、热河的占领,同时,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人地区,为日军进一步侵占华北敞开了大门。1935年夏国民党当局又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把包括北平、天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日本。
在这民族危亡、华北告急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要求,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了《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不久公开发表,主张停止内战,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对日作战。《八一宣言》的发表和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消息,给青年学生以极大的鼓舞。11月18日,中共北平临时市委成立了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并在联合会设立了党的组织,领导青年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
《八一宣言》
11月25日,日本扶植汉奸殷汝耕在河北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国民党当局屈从日本要求的“华北自治”政策,计划在北平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企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日本侵占华北的行动,使华北地区的青年学生感到愤怒和切肤之痛。清华大学青年学生党员蒋南翔在其起草的《告全国民众书》中,悲愤地喊出了爱国学生共同的心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当国民党当局将于12月9日在北平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实现所谓华北特殊化的消息传来,北平学联决定在这一天举行学生抗日救国请愿游行,以此反对华北自治。
1935年12月9日,在党的领导下,北平各大中学校的爱国学生6000余人涌上街头,奔向新华门,向国民党军委会北平分会的何应钦请愿。在新华门前,青年学生合理合法的请愿诉求没有得到回应,董毓华、宋黎等北平学联的几位负责人当机立断,决定将请愿行动改为示威游行。愤怒的青年学生振臂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对华北自治”“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华北特殊化”,游行队伍遭遇军警木棍、鞭子、水龙、大刀的攻击,百余人受伤,30多人被捕,但他们仍冒着刺骨的水柱,挽臂而行。鉴于宣传战极为成功,董毓华下令收兵,一二·九示威活动宣告胜利结束。在北京青年学生的影响下,天津、太原、杭州、上海、武汉、成都、重庆、广州等地也先后爆发了学生爱国运动,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爱国运动。
清华大学女学生陆璀(持话筒者)向被阻于西直门外的燕京、清华等校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学生进行抗日宣传。
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推动了全国救亡运动的高涨,鼓舞了全国人民的信心,更加坚定了全国人民共同抗战的决心,增强了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念。1939年12月9日,延安各界在中央大礼堂举行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大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讲话,即《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高度评价了一二·九运动。毛泽东认为一二·九运动与五四运动有着同样伟大的意义,“一二九运动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帮助了一二九运动,同时,一二九运动也帮助了红军,这两件事的结合,就帮助了全民抗战的发动,帮助了中华民族,增进了全民族的利益”。
团|聚|青|年
微信ID:ypi-tjqn
新浪微博:@团聚扬工青年
编 辑:汤 聪
校 对:庄万利
审 核:仇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