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孙云帆老师
——以热爱为舟
征服肝癌的星辰大海
山中听语·导师说 2024年第2期
DAOSHISHUO
2024年10月15日
中山医院学生会学术部成员
有幸与孙云帆老师面对面交流
DAOSHISHUO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
0
导师介绍
孙云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副研究员、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哈佛大学全球临床学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复旦大学“卓识”人才,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胆青年专家工作组秘书长,国家癌症中心肝癌早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青年科协会员。Hepatology Communications编委。
主要从事肝癌转移复发的生态系统和临床转化研究。
近5年来发表第一/通讯SCI论文包括Cell, Cancer Cell, Nature Communications, Hepatology等17篇,总他引>2000次,ESI高被引论文2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9项。
获得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四完成人)、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四完成人)和2019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四完成人)。
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全部实现产业转化。
0
1
志之所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开场,谈及每位医学生都会被问到的问题——“您为什么要学医”,孙老师回忆起小时候的无心插柳:那时,孙老师的父亲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父亲每次领着他去工作单位时,他就会一头扎进图书馆,而正是这小小的图书馆,却成为了孙老师儿时探索知识与兴趣的大门。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上对肌肉收缩原理的解释,它用挖掘机臂的活动来类比手臂肱二头肌的收缩”,提到这件事,孙老师仍目光如炬。童年时对广阔知识的接触,与他天生对人体的兴趣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他对人体的兴趣,正是在那时埋下了一颗种子。
怀着这颗种子,孙老师度过了少年时代。这颗种子让他对高中时生物学科的知识记忆犹新。最后,这颗种子落在了医学校园里,生根发芽。
“医学院里的学习……一定是压力大的”,孙老师直言。但是他却对医学知识始终保持着乐在其中的态度。他回忆起自己大一时学习数学、物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时兴趣“并没有十分浓厚”;但自从学习人体解剖学开始,他对医学知识的兴趣与热爱激起了他的学习欲望,他的成绩也自然而然地“更上一层楼”。
在局部解剖学课上,其他同学不愿意解剖的部位他来解剖;别人觉得味同嚼蜡,他却对生理和病生等课程甘之如饴……他甚至搬出英文原版的医学大部头“啃”。归根结底,还是落在兴趣二字,他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说起兴趣,孙老师有很多的心得,他直言“人生是不可以被规划的”,他认为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低年级学生学生,都要认识到在一个人成长早期,接触足够多的知识,来探索出最感兴趣的方向,要比功利的“规划”更重要。“不是说不要规划时间,规划时间还是很重要的;也不是说不要立志。而是人应该在自己精神舒适的区域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样无论你的工作多累,你自己都不会觉得累。在这种情况下,累和舒适是可以解离的”。
直至今日,他在繁重的临床和教学工作之外,还会在夜深人静时看文献、改文章,对科研进行思考,并且并不感到劳累与痛苦,反而有点享受这种宁静下思维的跳动,以及这份专属于自己做热爱的事情的时间。是兴趣让他在这条充满繁杂工作的路上,继续前行。
0
2
踏入医门的求索
——“做好自己的准备,
但永远无法准备好”
从书本上的理论到临床中的实践,这种转变是对每一位医学生的一次考验,而其中的关键是“临床思维”。
孙老师说,临床思维和本科时的学习思维不尽相同,这其中的知识可能是相通的,但是叙述方式并不同。例如,课本上讲到肝癌可能会介绍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而临床上的思维是“直接问肝癌的诊疗原则”——这其中就融合着课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课本知识像是一片片蛋糕,而临床思维需要你做一整个奶油蛋糕”。
孙老师坦言,形成临床思维并非一日之功,而需要在临床上的千锤百炼。一位青年医生真正形成临床思维,往往是要在他在承担责任的那一刻之后。在此之前,培养自己的责任心,抓住实习、轮转的机会,向带教老师虚心请教,珍惜上手的机会“勤快一些”,在临床工作之余多复习课本“温故而知新”,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自我提升方法。“总结起来”,他说,“就是胆大,敢做,也要心细”。
临床思维不只是冷冰冰的逻辑推导,更包含有温度的人文关怀。孙老师回忆起自己实习管床时,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获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以至于腹穿时病人对年轻的他说“孙医生,你在我身上就当练手吧,没事的”,仍然十分感动。
孙老师说:“做好自己的准备,但是永远无法准备好”。医学生就是在“没准备好”中日拱一卒,精进求索。
0
3
科研长路
——“要做对的东西”
在本科阶段,孙老师参加了大学生科创相关比赛。在一位研究肝癌的老教授的带领下,他养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细胞系——肝癌细胞系,从此他与肝癌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选择研究生方向时,肝肿瘤外科与神经外科是他最为感兴趣的两个科室。而当孙老师发现自己有机会进入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时,如此优秀的平台让他毫不犹豫地就决定继续投身于肝癌研究当中。
孙老师认为,医学道路上,除了兴趣外,平台也非常重要。科研需要科研工作者利用其对某一领域的深刻把握,抓住问题后再实践来完成。问题在于,学生自己很难做到对一个科研领域熟练地把握。但是,以他的导师樊嘉院士为代表的中山医院导师往往临床经验丰富,对一个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也如数家珍;导师们往往将其敏锐的对临床问题的嗅觉,与科研前沿相结合起来,再交由研究生来完成工作,这样的科研“事半功倍”。在这其中,“从临床问题到实验室,再从实验室的成果哺育临床”这样的闭环就在导师和学生的良性循环下完成,医学也在这一流程中螺旋上升。除此之外,好的平台也蕴含着“立志”的氛围。中山医院不同的会厅以老教授名字命名、并铸半身铜像,除了供后辈瞻仰纪念,也是激励每一位在这里工作与学习的人。
来到中山医院后,孙老师作为骨干成员参与研发了预测和动态监测CTC(循环肿瘤细胞)的新技术与仪器,打破了“卡脖子”的进口设备技术垄断,建立了基于CTC检测的肝癌转移复发预警新方案。孙老师回忆起,当时国内CTC检测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几乎是空白,想要做CTC的研究也只能从外国人手中进口仪器;但外国人自恃技术垄断,不愿意与中国团队合作。这时,是他的老师樊嘉院士拍板说“不行我们就自己做”。在目睹临床病人的病苦,接受大医名家的耳濡目染,历经外国人的技术封锁后,孙老师从自己的兴趣中萌发出了另一个支撑点——使命感。说到这,他满腔热忱,“我们一代一代科研工作者,经济条件好起来了,应当是越来越多做‘对’的东西”、“人的一生沧海一粟,结束时在回望一生的时候,要给后人留下精神遗产”。
然而,从临床到实验室,再到创新转化的过程,谈何容易。如今的他,是国家优青获得者、哈佛大学全球临床学者,是中山医院的青年新星;但他坦言在自己于《细胞(Cell)》杂志发文之前的许多年,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成果。“回过头来看,当时是有压力的”。在坐冷板凳的日子中,他为了转化项目的课题,时常要在晚上去合作公司做实验;一次,他在凌晨两三点才结束实验,在打车回家时,司机用上海话问他“朋友,怎么玩到这个时间才回家”,他也只能苦笑着摇摇头。个中滋味,又与谁言?他举了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卡塔琳·卡里科(Katalin Kariko)的例子,卡塔琳过去始终致力于使用mRNA对抗疾病,寻求科研资金时频遭拒绝,在坚持 30 年后,在新冠疫情的机遇下才最终得到认可。对科研的热爱,加上使命感的重担,才让这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冷板凳,闪闪发光。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产品,困难不仅在实验室的日复一日,也在科研与产业思维的不同。孙老师说科研强调“新、奇、特”,而产业化强调“稳定、可控、性价比”,二者的出发点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产业化需要考虑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更强调最终的落地。孙老师认为,解决困难的良药在于产业人员和科研人员要相互借鉴,换位思考,创新思维,不要固步自封,相互磨合,才能最终让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回望他自己的科研长路,孙老师总结了科研需要的思维:开放世界思维。从小学到本科阶段学习的书本知识大多都是记忆性的,是区分对错的;而科研更像项目管理,是探索一个“彻头彻尾的开放世界”。做科研需要刨根问底,要有批判性思维、交互性思维。不同的同学也许有不同的擅长思维模式,但最好是能够自己锻炼、兼顾这不同的思维模式。
孙老师说,樊院士时常向他们提起“医生科学家”这个概念,并鞭策他的学生向这个方向努力,“因为樊老师他自己就是这样的医生科学家”。成为医生很容易,成为好医生很难,成为医生科学家更难。手术可以救治眼前的病人,临床科研做好了可能惠及的是成千上万的病人,这是孙老师心中的信念。
0
4
人生的平衡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医、教、研是教学型研究型医院工作的三大组成部分。繁忙的工作中,孙老师也道出平衡医教研、工作与生活的不容易。对于科研,博士阶段的基础很重要,有了前期基础,“好的科研就会形成惯性”,在后续的临床工作中可以形成一系列成果。在这其中,热爱仍然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支持他走下去的,除了他自己的热忱和兴趣,还有夫妻的相濡以沫。说到自己的家庭,孙老师说十分感谢自己的夫人,一位青年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想要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确实很难,有了夫人对自己工作的全力支持,自己才能有如今的发展。
0
5
导师说
——导师视角看学生
孙老师认为,评价一名学生,大的方面来讲,一是要看学生的天赋悟性如何,二是要看这位学生有没有自我驱动力。而具体而言,兴趣热爱、逻辑思维、肯吃苦……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如果天赋悟性和自驱力二选其一,我宁可选择没有天赋悟性而有自驱力的学生”,孙老师着重强调,研究工作需要足够的自驱力来使得自己能够一直坚持下来,如果单纯靠老师的“赶鸭上架”或“逼迫”,那就“不灵”了。此外,结合他自己的“冷板凳”经历,他也并不认为能够单纯从“成果”来判定一位同学是否优秀。“不过,人都是有局限性的,有时候眼缘也很重要”,孙老师笑着说道。
对于本科医学生科研,孙云帆老师认为人的认知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我自己也比三年前的自己有了更多的科研认识”,所以,他的建议是本科生处于起点阶段更应夯实基础,同时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吊吊胃口”。同时,他还推荐本科生多阅读文献,特别是CNS 等重要期刊的文献,广泛涉猎,培养思维与兴趣。他也推荐同学们利用学校交流或者留学基金委的项目机会出国访学,拓宽国际视野,去借鉴国外的科研和教学氛围。“他们很活跃”,孙老师说。
“欢迎你们都来肝研所!”孙老师最后说道。
后
记
孙老师温文尔雅,平时不多言语的他在专访中倾囊相授,向同学们表达了他一路走来的核心观念——“兴趣”和“热爱”的引领作用;也传递着汤钊猷院士、樊嘉院士、周俭院长以及肝外科全体优秀导师的价值观——以成为医生科学家为目标,为人类灭除病苦。
对病患和工作有责任心,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以获得病患的信任;在临床工作之外,以科研成果推动医学进步,进而惠及更多的病人。这就是“一切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的真实写照。
撰稿|李庚稷、肖彦博、沈睿彬
采访|迪达尔·木合牙提、沈睿彬、
李庚稷、肖彦博、张瀚尹
排版|杨皓康、王滢瑄
审核|中山医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