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 5.19
田野讲学:博物馆里的河流故事
带上“寻访任务书”与古旧地图
寻访成都博物馆里的河流故事
【写在前面的一段话】夏日来临,清流学社田野讲学活动继续。2024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我们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田野讲学的第三场活动—“访古:博物馆里的河流故事”,一起找寻成都考古遗址、历代文物与河流之间的密切关系。
活动链接
以下为参加本次活动的部分大小朋友们的笔记,让我们一起重温“博物馆里的河流故事”。
by 华桦
博物馆里寻故事
by Mary
2024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为了密切配合这个特殊的日子以及认真贯彻上述指导思想,成都清流学社的白云苍狗和小龙女两位老师精心策划并组织我们在5月19日开展了田野讲学的第三场活动——《访古:博物馆里的河流故事》。
当天活动的负责人和主讲人都是华桦老师,她是《成都河流故事》一书的主编,因为这几年多次参加清流学社专家们组织的活动,我和华桦老师由陌生到认识再到熟悉,去年在麓湖寻麓书馆听课时还幸运地获得了有她亲笔签名的《成都河流故事》。
上午九点我们准时出发,在精神矍铄的华桦老师带领下,徒步走到活动的第一站——露天考古遗址公园:成都东华门遗址博物馆、摩诃池公园遗址,两者在同一片区域。
这里有必要做一个说明:上面四张照片是去年七月下旬我在City walk过程中拍下的,那时新建的摩诃池公园和成都东华门遗址刚开放不久,我简单地打了个卡便继续我的城市漫步。图片中的摩诃池湿地公园并非我们本次活动所到的摩诃池公园遗址,两者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公园的规模都大相径庭。当时我有这么一小段文字记录:乘坐地铁一号线到骡马市地铁口出来,走到人民路体育中心旁边的东华门遗址公园和摩诃池公园,面积很小,但在城市中心有这么两小片绿道和湿地感觉还是挺好的,尤其是摩诃池公园,上午没有太阳暴晒之时,坐在湖边看风景颇为享受。
5月19日的活动,这两处对于我而言算是旧地重游,但又有新的收获,以前是自己看看简单的说明,似乎什么都没有掌握,这次在老师的率领之下,通过听讲解、分析,感觉耳目一新,古人的生活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因为有突然冒出来的两个保安的干预,问我们来旅游为啥不事先报备,还要求我们只能看,不能讲,大家也不便在此久留,华桦老师简要讲解之后,我们就离开了,奔赴活动的第二站——成都博物馆。
成都博物馆为陈列式博物馆,是我们此次活动的重头戏,也是非常有趣的、于我有一定压力的环节。主讲老师为我们设计了长达两页的任务问题,要求我们在博物馆里面寻找答案,并且一一填写在题单上。
前面八个问题的答案需在2号展馆中寻访,后面七个问题则要去到4号馆里才可以获得。我们在馆里停留的时间规定是一个半小时,这个对于我来说有点难,主要是年纪大了,反应不敏捷,而且博物馆里光线太暗,好些图看不清楚,再加上看展的人太多,我的答题速度很慢,有时候还得在网上寻求帮助,到规定的出馆时间了,我尚有根据地面“两江抱城”图示寻找并标注河流、地名和桥名的任务没能完成。
石犀是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据说是李冰治水时的镇水神兽。
这是华桦老师自己做的记录,我们每个人人手一份。
这两页就是我们按照要求应该完成的作业,并且要展示在清流学社的活动群里。我的不小心损坏了,在此借用的是华桦老师的范本。
这本书是去年华桦老师赠送与我的,已经读完了一遍,还有必要读两遍,甚至更多。成都自身就是一个流动的博物馆,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也有着无限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和探究的东西。借用名人的一句话:不废江河万古流。
再看看部分大小朋友的“博物馆寻宝任务单”笔记成果吧👍
余虹霖、彭秋菊:
呜呼:
甘木:
无言:
立群:
华苏:
恐龙:
最后,来几张现场合影😄
活动预告
2024年6月
田野讲学第四、五期
骑行:锦江水文化遗产考
游赏:诗歌锦江 成都美学
欢迎关注参与
清流学社一个田野里共学体,旨在链接清流智库专家学者与社会公众,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思辨为切入,结合“研究与传播”,建立体系化的自然人文科普知识课程,带你壮游自然山河,认知博物风云,探索文化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