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茧:与时代同频共振——论摄影如何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乐活   2024-12-24 14:04   湖南  

HPA/近日,由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三届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摄协面向全国征集研讨论文,经中国文联评定,最后有四篇论文入选,湖南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张茧的《与时代同频共振——论摄影如何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名列其中。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每两年召开一次,2020年至今已召开三次。本次理论研讨会旨在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重温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增强理论自觉,勇于创新创造,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文艺文联力量。




与时代同频共振

——论摄影如何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明确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文艺“为谁创作、如何创作、由谁评价”等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为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与时代同频共振,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新时代中展现新作为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必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放在首位,自觉以科学理论指导艺术创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为此,文艺工作者应当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这一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用高质量的创作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要发扬追求向上向善向美这一中国文艺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体现在创作中。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内心世界,充盈人民精神生活。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是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聚焦大局、服务大局,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走深走实、入脑入心。2023年,在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十周年之际,湖南省摄协及时启动了“我的村庄”乡村振兴摄影大展和首届中国·湖南“红色·绿色·古色”多彩潇湘摄影大赛。这两大摄影赛事,都紧扣新的文化使命、聚焦当前中心工作来确定主题。

◎ 湖南省摄影家协会聚焦大局、服务大局,主办2023“我的村庄”乡村振兴摄影大展


乡村振兴是“时代大主题”,“我的村庄”乡村振兴摄影大展,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推出了一批全方位全景式反映湖南乡村振兴的影像佳作,展现新时代新农民的崭新精神风貌和乡村振兴的喜人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考察湖南,对湖南的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都作了高度评价,强调湖南要传承红色基因,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定力,传承湖湘之地经世致用的精神。而“红色·绿色·古色”多彩潇湘摄影大赛,正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由于主题重大,两大赛事得到了全省广大摄影工作者热烈响应,踊跃参与,展现了摄影人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新气象新作为。


◎ “红色·绿色·古色”多彩潇湘摄影大赛


为全方位展示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视察长江岳阳段时作出“守护好一江碧水”重要指示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2024年初在岳阳市举办了“守护好一江碧水”专题摄影展览,摄影工作者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候鸟的欢歌”“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三张生态名片,全方位、多层次展示了当地在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长江“十年禁渔”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可见,摄影艺术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最重要的是思想,而不是形式,作品的艺术思想、艺术情怀、艺术主张才是摄影创作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广大摄影工作者在创作时一定要牢记,必须以思想的深度,提升影像的力度,为新时代壮丽宏阔的伟大实践去拍摄,为中国人民斑斓多彩的梦想赋形,创作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佳作,推动摄影与时代同频共振。


二、深入基层,扎根生活,为人民写真为百姓留影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阐述、一再强调的一个重大命题。这个重大命题揭示的是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坚守的根本政治立场,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永葆人民情怀。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多年来,湖南省摄影家协会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持续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常态化工作机制,引导广大摄影工作者在丰富多彩的人民生活中收集素材、激发灵感,用独特的镜头语言创作了一大批聚焦时代主题、高扬时代精神、艺术风格多样的精品力作。


比如“我的村庄”乡村振兴摄影大展,征稿时就明确要求聚焦现实题材,深入一线采风创作,通过根植于泥土且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的优秀摄影作品,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历程、乡村振兴战略,记录湖南农村的改革和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展览入选的作品来看,画面都非常平实亲切、鲜活热烈,充满亲和力,很好地呈现了新时代山乡巨变,真实地反映大众情感,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广大摄影工作者要厚植人民至上的真挚情怀,始终将镜头对准人民群众,讲述普通劳动者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感人故事,讴歌一线先进人物实干奋斗、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真实记录人民的时代群像,生动展示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湖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湘潭钢铁厂的熊汉泉,10多年追随拍摄身边熟悉的钢铁工人,以最平凡的视角、最平视的目光,锁定这群生活得非常真实的人。为了拍好作品,他曾经几十次爬上高高的炉顶,在脚手架上一蹲就是几个小时,头昏目眩好几次险些掉下来;他曾经冒着生命危险,站在离铁水出口仅几米远的地方抢拍铁水飞溅的镜头,衣服被烧出好几个洞,手上被烫出血泡……他创作的《炉台上的人》组照,荣获全国第21届摄影艺术展银奖,让这个群体以更率真、更朴拙、更粗野的方式活在了影像里。


 熊汉泉组照《炉台上的人》之一


只有扎根人民的生活,艺术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湖南摄影家欧阳星凯,数十年来以主要精力关注社会的热点话题,常年深入底层生活,拍摄社会的变迁,留有10万余幅底片。他拍摄的《人民路》系列作品历时一年多才完成,用镜头对准长沙市人民路上的一栋改造的农民工临时居所,400户农民工居住在每人4平方米的空间里。摄影师不是简单地浮光掠影式拍摄,而是与农民工交朋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作品以一张张真实生动的画面,去揭示最底层的普通劳动者的真实的人性,从一个社会的小断面,反映了国家建设过程中的诸多事项,触动了读者的心灵,让观者对于社会转型期劳动人民的奋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 欧阳星凯《人民路》系列作品之一


因此,摄影工作者必须真正来到群众中,置身生活中,增强“受众意识”,在与人民同呼共吸,与人民共情共鸣中激发创作灵感,用他们愿意看的、看得懂的形式去创作表达,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2023年9月,在“精准扶贫”理念十周年之际,中国摄协领导带队,组织摄影小分队深入湘西十八洞村,走进田间地头、村户农家,探寻中国“精准扶贫”首倡地脱贫致富的“密码”。在随后的展览上,这些作品既融合了观察时代的深度与人文关怀的温度,又兼备了真实性的抓取和艺术性的表达,做到了思想上的震撼力、视觉上的冲击力和艺术上的感染力的“三合一”。


◎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协主席李舸在湘西十八洞村拍摄创作


◎ 李舸作品《十八洞苗秀图》


近年来,湖南省摄协专门开展了知名摄影家驻村计划、湖南摄影文艺志愿分队进基层等主题创作摄影活动。一位驻村创作的摄影家深有感受地说:“走进村庄、沉浸式地倾听和记录,保持诚实的创作态度,遵从内心感受去表达。一旦真正扎下去了,深潜进去,做足功夫,必定会有自己饱满扎实的收获与呈现。”


三、以文载道,以文化人,努力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文明如潮,弦歌浩荡。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广大文艺工作者应以时代精神对接传统,涵养深厚的文化情怀,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传承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以生动的艺术实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湖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屈贾之文到濂溪之学、船山之说,湖湘文脉弦歌不绝,孕育和造就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生动气象。湖湘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一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湖南摄影界如何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如何更好地赓续湖湘文脉,传承湖湘文化?


首先,摄影工作者要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座上,努力做好“第二个结合”,以文载道,以文化人,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到作品当中。


湖南厚重的红色基因、悠久的历史文化、美好的山川风物,是摄影人创作优秀作品的灵感和激情所在。2021年,湖南省摄协带领湖南摄影人,以对党的深厚感情,用镜头定格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伟大时代,记录和展示三湘大地的历史巨变,以“多彩潇湘”为主题,创作了《大美潇湘红色文化影像长卷》《生态潇湘绿色文化影像长卷》《人文潇湘古色文化影像长卷》3条总长度达300米的影像长卷,这种形式为世界首创,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在湘西凤凰,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国凤凰民俗摄影双年展,为研究湘西地域文化、经济、历史、建筑、民俗留下了较为完整的图像资料。


◎ “多彩潇湘”影像长卷观展现场


其次,摄影工作者还必须关注传统文化,立足中华文化大视角审视湖湘文化,从一些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发掘素材,创作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精品力作,提升湖湘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湖南摄影人关注文化热点也关注冷门“绝学”、非遗绝技和当代落寞的传承人,努力讲好湖湘文化的新时代故事。比如湖南民俗摄影家刘启后,40多年来长期执着地关注湖南隆回大山深处的花瑶族群体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以及他们与环境的关系,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了花瑶民俗的丰富内容和独特风情,展示了花瑶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成功地把花瑶文化推向了联合国,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古老神秘而多彩的花瑶民族文化。湖南青年摄影家李锋,10多年来扎根本土,寻访湖湘大地的传统乡土文化和手艺人,坚持记录身边随着时代发展即将消失的东西,迄今为止拍摄了200多个非遗项目和70多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 40多年来,刘启后一直关注花瑶


◎ 湖南摄影师李锋多年坚持拍摄乡村非遗文化


总之,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广大摄影工作者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富矿”,注重结合新时代发展,从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推出更多蕴含浓郁传统味道、体现时代之美、奋斗之美、幸福之美的优秀摄影作品,激扬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讴歌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


四、拥抱新理念新方法,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就要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


摄影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艺术,更要坚持守正创新,激发自身创作活力。近年来,湖南省摄协不断引入新的创作理念、创作方法,不断提高湖南摄影的原创能力,努力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摄影作品。


比如,随着手机普及,当下已经进入“全民影像”时代。为了激发全民创作热情,“我的村庄”乡村振兴摄影大展专门设立了手机摄影单元,打造全民共创的影像计划。鼓励热爱用影像讲故事的人拿起手机,特别是农村的青年人,拍摄他们眼中的湖南村庄,通过一个个有温度、接地气的手机摄影作品和短视频,将村庄、村民、村事一一道来,折射湖南村庄十年巨变,全景式留存了乡村振兴史诗中最温暖动人的画面,传递深厚动人的乡土情、家国情。特别是在展览方式上,充分运用新技术、视频化、交互式等新元素新手段,很好地实现了年轻态传播。


◎ “我的村庄”乡村振兴摄影大展专门设立了手机摄影单元


又比如,近几年AI技术在影像领域得到推广应用,AI成像逐步进入大众视野。“我的村庄”乡村振兴摄影大展,就设置了AI影像特别竞赛单元,这在湖南摄影征稿中还是首次。从这一版块入选展览的几十幅作品来看,作者充分运用了AI技术,在包含摄影元素的基础上大胆创意,画面精美,充满了想象力,展现了憧憬中最美好的村庄模样。


另外,湖南省摄协还通过组织拍摄全省10个具有代表性村庄的VR全景影像作品,创建“我的村庄”湖南乡村振兴VR全景影像智慧地图,打造“永不落幕”的线上展览,以文化+科技的方式,通过线上“云游”和线下沉浸式体验,让人身临其境地在山水间探秘千年湖湘文化,感受湖南乡村振兴的脉动。目前正计划集结本次创作展览的优秀作品,编辑出版VR创新画册,为湖南乡村振兴提供鲜活的影像范本。


◎ “我的村庄”乡村振兴影像大展VR线上展厅


步入新时代,摄影工作者应当做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创新表达者,既要巩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坚守文脉之正,又要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把多类型跨门类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集成起来,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创新语言、叙事、旋律、图像,让作品充盈着中华文化独特气韵,淬炼出非同寻常的文化质地。同时还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激发和放大摄影宣传的效应,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把生动的中国故事传遍五湖四海、温润千家万户。


摄影,是记录历史、书写时代、传播思想的重要手段。伟大的新时代,为摄影工作者提供了不竭的创作源泉。广大摄影工作者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用心用情用功记录伟大时代,用影像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让摄影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


(本文作者系湖南日报高级编辑)







张茧:摄影助推丽水“出圈”的启示——这座山城,何以被世界“看见”?

【图说】张茧:关注新时代大主题,展示新气象新作为

【我的2024】征稿:定格这一刻的记忆

2024年中国老百姓摄影大赛“网络人气作品”投票正式启动

第三届锦绣中华(金鼎奖)全国风光摄影大赛征稿



来源|湖南省摄影家协会

文字|张茧

编辑|赵娜

一审|勤快的勤

二审|刘哲




湖南省摄影家协会
做湖南最权威的原创摄影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