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吉海:走一回真实的湘西——我们的家园

乐活   2024-11-28 20:22   湖南  


武吉海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
湖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

HPA/湘西,在人们印象中,有崇山峻岭,有少数民族。

过去推介湘西时,往往推介它的秀丽山水、神奇民俗、多彩文化。为发展旅游,湘西州的同志,将此冠名为“神秘湘西游”。

所谓“神秘湘西”,来源于苗族先祖流传下来的巫傩文化,来源于集诗、歌、乐、舞为一体的土家族梯玛神歌。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土家族毛古斯舞,苗族巴代踩烧红铧口、勇攀刀梯等巫傩绝技,与互动性强、欢乐明快的摆手舞、绺巾舞、接龙舞,可使文化寻根者一饱眼福。

苗族、土家族的语言、服饰、银饰、习俗、禁忌,各种祭祀、婚丧、节庆、技艺文化,与汉族民俗文化交融辉映,构成了湘西民间文化的别样风彩。

用经营湘西凤凰古城多年的叶文智先生话说,湘西是一块风水宝地,它值得人们留恋和品味。

先人选址建造的古镇、古村落,多依山傍水。平地开作稻田,坡地垦为旱土,溪沟用来灌溉,有水井的山坳辟为垅田。驻兵要塞、县城治所建有防卫工事,大的村寨垒石设防。乡村河流两岸筑坝,建有碾坊、筒车、木笕。寨子一般依山傍势,干栏式木房错落有致。永顺、龙山、保靖、古丈一带土家族的吊脚楼、摆手堂、风雨桥,凤凰、花垣、吉首靠腊尔山台地用土木石建造的苗族吞口屋,以及泸溪浦市、吉首乾州、凤凰沱江、花垣茶峒、永顺王村、龙山里耶等古镇大户人家修建的宅院、祠堂、会馆、寺庙、窨子屋,如今还在延续香火。


◎ 2005年,凤凰阿拉,苗寨院落


◎ 2007年,凤凰千潭村,苗族传统土木建筑


◎ 2007年,凤凰山江民居,土木石建造的吞口屋,乡村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耕文明孕育的文化底色,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伴随一生成长。先辈选择的居住环境,多数讲究顺风顺水,趋利避害。“吃饭不离老屋场”,“耕好一亩三分地”,“忠厚传家久,勤俭继世长”,遵从四季更替规律,春播秋收,不违农时,这些老一辈的教诲,影响、浸润了一代又一代人。

由于湘西曾经交通闭塞,一些传统村落的建筑样式、风水格局、手工技艺,连同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他们传承的民间习俗文化,在遭受社会变革冲击后,仍较多地保留下来。这些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遗产,蕴含着先人生存、迁徙、繁衍的智慧。

◎ 2007年,凤凰山江早岗村,苗寨拦门酒


◎ 2007年,凤凰山江早岗村,在寨子行走的苗族姑娘


◎ 2007年,凤凰苗区,舞狮子的苗族青年


◎ 2008年,凤凰禾库集镇边的稻田,村民用薄膜育秧,开启一年的春播秋种


◎ 2008年,保靖葫芦镇木芽村,村民在溪沟上铺设木架,用竹晒垫晾晒包谷,苗寨进入秋收


◎ 2008年,保靖葫芦镇木芽村,收谷子回家的父女


◎ 2008年,花垣雅酉,用戽桶打谷子


◎ 2008年,花垣雅酉,踩打谷机脱粒的村民


◎ 2008年,花垣雅酉,晒谷子的婆婆


◎ 2008年,花垣雅酉,村民用风车车谷


◎ 2008年,花垣雅酉,采摘辣椒的妇女


◎ 2008年,花垣雅酉,整理分拣烤烟


◎ 2009年,吉首寨阳,赶牛犁田


◎ 2009年,吉首寨阳,农户插秧


◎ 2009年,吉首寨阳,散户养猪,猪粪用来还田


◎ 2009年,古丈采茶人


◎ 2009年,古丈炒茶作坊,简易包装古丈毛尖


◎ 2009年,凤凰禾库,身着便装、上山劳作归来的苗族妇女


◎ 2009年,泸溪红山柑橘合作社基地,采摘椪柑的种植户


◎ 2009年,凤凰两林接亲,农用车运送嫁妆


◎ 2010年,凤凰骆驼山,水车与碾坊


◎ 2010年,凤凰木里关田山,青壮年外出打工,苗寨几多冷寂


◎ 2010年,吉首强虎村,寨子建在溪边,出门就可洗衣洗菜


◎ 2010年,吉首丹青清明歌会


◎ 2010年,保靖水田河,接亲迎客


◎ 2010年,保靖水田河,堂屋开饭


◎ 2010年,永顺芙蓉镇,在瀑布竹编店留影的时髦女郎


◎ 2011年,吉首大龙洞,身着盛装、参加聚会的苗族妇女


湘西州,在湖南省十四个市州中,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拥有中国传统村落、拥有少数民族人口,均名列前茅。


◎ 2011年,吉首大龙洞瀑布


◎ 2011年,从峒河边拍摄晨雾中的吉茶高速公路矮寨特大桥,大桥横跨德夯大峡谷


◎ 2011年,吉首马颈坳,村民在溪边水井洗衣


◎ 2011年,吉首马颈坳村民做正月十五钢火烧龙准备


◎ 2011年,花垣董马库大洞冲村,苗族巴代扎祭祀上香


◎ 2011年,凤凰山江,苗族椎牛祭祖


◎ 2011年,保靖水银,取泥做砖的瓦匠


◎ 2011年,泸溪浦市茶馆,老人喝茶、小孩喝饮料


◎ 2011年,永顺老司城,走玩的小孩,老司城又名福石城,南宋五年(1135年)至清雍正二年(1724年)为永顺彭氏土司治所


◎ 2011年,永顺司城河,洗衣的妇女


◎ 2012年,花垣麻栗场,烤火过年


◎ 2012年,花垣麻栗场,摄影发烧友下乡采风


◎ 2012年,古丈默戎李家村,在田头歇脚的村民


◎ 2012年,古丈默戎李家村,在村口等待搭车的村民


◎ 2012年,泸溪达岚岩门堡,傍溪河而建的传统村落


◎ 2012年,泸溪达岚岩门堡,历时400多年的康家大院


◎ 2012年,保靖黄金村,采摘黄金茶的姑娘


◎ 2012年,保靖葫芦尖岩村,新修的五柱六掛干栏式木屋

这些年的精准扶贫,使湘西大地发生巨变。外出打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发展农村种养产业、开发乡村旅游,使一批村落脱贫致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推进,已使湘西整体步入现代工业与城市文明。

这些年,湘西州的生态环境、村落面貌,经治理、修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卫生条件,多数焕然一新。一批发展乡村旅游起步较早的村落,人居环境已今非昔比。


◎ 2013年,凤凰拉壕,农历正月里村民玩狮子拜年,拉壕为清代南方长城驻兵要塞


◎ 2013年,凤凰舒家塘,通村公路已经硬化


◎ 2013年,凤凰舒家塘村,村民在老宅开打年粑


◎ 2014年,古丈岩排溪村,原汁原味的农耕文明


◎ 2014年,古丈岩排溪村,农闲在家拉二胡的村民


◎ 2014年,古丈默戎镇龙鼻村,寨子整修后发展旅游,承接张家界的旅游客源


◎ 2014年,泸溪铁山村,建在沅水附近的寨子


◎ 2014年,龙山里耶古镇,历史街区保留了一批明清、民国建筑


◎ 2014年,龙山里耶长春村,守着老宅的婆婆

◎ 2014年,龙山咱果王家村,聚餐的村民


◎ 2014年,龙山靛房万龙村,留守老人


◎ 2014年,古丈翁草村,实实在在的中国传统村落


◎ 2014年,古丈翁草村,村民在村部坪场晒包谷


◎ 2014年,古丈红石林景区旁的张家坡村,开农家乐的妇女


◎ 2014年,保靖吕洞村,依山而建的苗寨


◎ 2014年,保靖吕洞村,做村落旅游宣传的女支书,远处为吕洞山主峰


◎ 2014年,保靖夯吉村建房上梁


◎ 2014年,花垣麻栗场,秋日的水田


◎ 2014年,花垣麻栗场,村民在收割稻谷


◎ 2014年,花垣十八洞村,在家门口的施成富、龙德成夫妇

◎ 2014年,凤凰凉灯村,”凉灯“,苗语为”夯滚“,即”老鹰住的地方


◎ 2014年,凤凰老家寨村,办喜事的村民


◎ 2014年,永顺小溪村,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度假的游客


◎ 2014年,凤凰香炉山村,快成熟的稻谷


◎ 2014年,凤凰香炉山村,村民的堂屋


◎ 2014年,古丈张家坡,用木桶背笼背包谷晒的老人


◎ 2014年,龙山苗儿滩树比村,土家族双子座冲天楼,系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4年,龙山贾市巴沙湖村,在传统村落维修老宅的木工


◎ 2015年,吉首家庭村,赶放湘西黄牛的农户


◎ 2015年,吉首家庭村,村民备柴过年


◎ 2015年,凤凰乌巢河流域,溪河两岸平地开作稻田,靠山坡地用于建房


◎ 2015年,凤凰马鞍山村,回村的婆孙


◎ 2015年,花垣雅酉高务村,村民聚会开长桌宴


◎ 2015年,凤凰吉乐村,冒大雾放羊的农户,腊尔山台地早上水雾弥漫


◎ 2016年,花垣桃子村,油茶籽丰收带来的喜悦


◎ 2016年,吉首齐心村,高山苗寨多选址在有水井的地方建造住房


◎ 2018年,凤凰柳薄,在责任田收获稻谷的夫妇


◎ 2021年,永顺列夕村,村民介绍,村里的董氏祠堂已被撤毁


◎ 2022年,吉首曙光村,清朝陕甘总督杨岳斌后人在先祖老宅前


◎ 2022年,凤凰禾库,外出浙江等地打工户回村兴建的住房

◎ 2022年,吉首榔木村,美丽乡村建设焕发生机,村干部筹划发展乡村旅游

因此,到湘西走玩的游客,也有将变化中的湘西,称之为“魅力湘西”。

在市场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职场谋生熙熙攘攘的今天,农耕文明的印记,传统村落的习俗,田园生活的风景,隐士向往的意境,在湘西仍然可以寻找踪迹。旧时的山川风物,某些遗落世间的古风神韵,来湘西可以一睹芳容。

这就是真实的湘西,外出游子魂牵梦绕的故乡,我们的家园。







武吉海:浦市赶集

武吉海:湘西“四村”民俗文化流变探察

武吉海:我赶排料乡场

武吉海:我遇土家年俗

武吉海:坪年苗鼓入梦来



来源|湖南省摄影家协会

图文|武吉海

编辑|赵娜

一审|勤快的勤

二审|刘哲







湖南省摄影家协会
做湖南最权威的原创摄影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