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A/2024年,慢慢远去。这一年,我们的镜头追随时光的脚步,记录下每一个温暖的瞬间。或许,那是孩子脸上无邪的笑容;或许,是恋人眼中闪烁的星光;又或许,是那片我们无数次经过却依然心动不已的风景。以镜头为笔,用光影描绘出生活的斑斓。每一次快门的释放,都是对这一年的深情告白。
![]()
2024年,我的摄影,与往年比,有了更多的自主时间。拍摄的时间更足,拍摄的地域更广,拍摄的方式更多,对焦的主题也更丰富。由过去基本上只拍摄长沙老街,转变到今年既拍摄老街,又拍摄风光;既在长沙拍,又到外地拍;既用相机拍,又用手机、无人机拍;既走马观花式地拍,又深入拍摄对象生活;既拍片子,又拍视频;既坚持长沙老街主题,又对焦工业等多题材……总之,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摄影作品有点“杂”。回首 2024 年摄影路,我在摄影的 “杂货铺” 里找寻热爱,品味摄影创作的滋味,感受时代社会的进步。在此,我从长沙老街、人物故事、工业遗存、航拍风光四个维度,作为自己2024 年的摄影总结。![]()
图说|2024年1月14日中午,浏阳市小河乡风雨廊桥西岸“姐妹餐厅”,40岁的周新贵正在为客人炒菜。2021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周新贵和姐姐筹措资金,在娘家开办了民宿。面对特殊时期的特殊困难,她采用“两手”经营:一是优质服务。坚持提供干净卫生、用品齐全的住宿和原料原生态、口味有特色的餐饮。二是线上推广。通过网上宣传,扩大小店知名度,吸引大批长株潭、江西等较远地方的游客。她把逆势开办的乡村民宿,迅速办成了当地网红店,在家庭奔小康的道路上,同时为小河乡“世外原乡”旅游开发作出了贡献。图说|2024年3月7日上午,大古道巷102号,71岁的李玉浩在修补皮箱。李玉浩是常德澧县人,39岁时就来到长沙谋生,摆摊修鞋和配钥匙。102号是一栋有140年历史的老屋。“这里是长沙老城区,又是平房,做修修补补的生意方便些。”李玉浩说。他一个月可以赚得4000元左右,支撑俩口子的生活基本没问题。一儿一女都在长沙开民宿。夫妻俩打算就这样做下去,不回老家了。图说|2024年9月22日,工农街154号,76岁的李爹在做出摊准备。李爹是衡山人,和妻子来长沙做水果生意已有40年。他们租的这间房,只有十几平米,租金每月300元,既是卧室,又是仓库。李爹有4辆自制木板车。“现在水果生意不好做,水果店多。普通家庭又基本上不买吃水果。”李爹坦言。说起崽女,李爹脸上有了笑容:“崽在上海安家了。”图说|湖南绸厂建于1954年。曾是省内最大丝织印染联合企业。1998年宣布破产。
图说|长沙玻璃纤维总厂仅存的一个车间,与在厂区地皮上开发的某宾馆大楼形成强烈反差。工厂建于1958年,于上世纪末改制。![]()
地点|长沙油脂厂仓库
时间|2024年3月29日
图说|长沙油脂厂始建于1936年。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是油脂厂仓库。拍摄时正在施工建设工业遗存公园。
图说|景德镇为民瓷厂1958年建厂。系景德镇十大瓷厂之一。工厂旧址正在施工改建成工业遗产文创园。图说|红旗织布厂仅存的、建于1987年的生产大楼现在已经改成了综合大楼。1966年,由几家私营织布厂合并组建的大信织布厂,更名为红旗织布厂。2008年,工厂宣布破产。
时间|2024年1月24日请发送您的2024作品,让我们一起记录“我的2024”,让这些照片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在光影的世界里,共同感受这一年跳动的脉搏。
十到十五张您的原创作品,可以是一组专题摄影,也可以是单幅作品(标明每张作品的名称、拍摄时间、地点和图片说明);1.通过【湖南省摄影家协会】投稿邮箱:1404276787@qq.com,请在电子邮件标题注明“我的2024投稿”。2.或通过湖南省摄影家协会微信公众号登录上传至“我的作品”(首次登录大概需花一分钟注册)。来源|湖南省摄影家协会
图文|刘志信